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首里城的旧址上,夯土的号子声震彻云霄。数百名琉球工匠挥着唐式夯具,将湿润的红土一层层砸实,汗水顺着黝黑的脊背滑落,在阳光下闪着光。阿麻和利站在高处,看着图纸上的城墙轮廓渐渐成形,手里的竹鞭轻轻敲击着掌心——按大唐工部的规制,这座新城要高三丈、宽两丈,设东南西北四门,城外还要挖两丈深的护城河,完全是长安县城的缩小版。

“县丞,登州送来的青砖到了!”尚巴志骑着快马奔来,铠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他如今已是琉球县的都护副使,负责监工建城,马鞍旁还挂着一把刚从大唐换来的横刀。

阿麻和利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十艘货船正停靠在那霸港,船夫们正将青砖卸下来,码成整齐的方块。这些青砖都是按大唐的标准烧制的,每块长一尺、宽五寸,敲上去声音清脆,比琉球本地的石头耐用十倍。

“告诉弟兄们,加把劲!”阿麻和利对着工地上的工匠们喊道,“等城墙砌好了,每人赏两尺布、十斤米!”

工匠们爆发出一阵欢呼。他们中有山南的渔民,有山北的猎户,还有被解救的海盗俘虏,以前谁也没想过能参与“建城”这样的大事。唐吏教他们用“糯米灰浆”砌砖,说这样的城墙“刀劈不开,水浸不烂”;还教他们夯土时要“三夯两踩”,连每一层土的厚度都有讲究。

建城的钱,三成来自大唐国库拨款,三成是琉球上缴的税赋返还,还有四成是百姓们自愿捐的——山南村的渔民捐了三个月的鱼获,山北村的猎户送来整张的虎皮,连学宫的孩子们都把过年时得的糖块换成了铜钱,塞进募捐的陶罐里。

“李县令说了,”阿麻和利对身边的老工匠说,“这城不只是用来防海盗的,是让咱们琉球人知道,咱们也是大唐的百姓,住的城和长安一个样。”

老工匠点点头,摸着刚砌好的砖墙,眼里满是敬畏:“以前只在唐商的画里见过长安,没想到咱们也能住上这样的城。你看这墙角的弧度,多规整!”

半年后,城墙主体完工。四座城门立了起来,东门刻着“迎旭”,西门刻着“望海”,南门刻着“纳福”,北门刻着“拱辰”,都是登州刺史亲笔题写的。城门楼上还按大唐规制,挂了铜铃,风吹过时,铃声能传到十里外的渔村。

接下来是城内布局。按长安的“坊市制”,新城被划分为八个坊:官署坊(县衙、都护府)、学宫坊、市坊(商铺)、民坊(百姓住宅)……最中央的位置,留出来建城隍庙和社稷坛——这是大唐的规矩,“城隍护城,社稷安邦”,李县令特意从长安请来道士,主持奠基仪式。

阿麻福从长安乡试回来后,也加入了建城的队伍。他虽然没考中举人,却带回了长安的《营造法式》,上面详细记载着房屋的建造标准。他指导工匠们用“抬梁式”搭建县衙的梁柱,说这样“既结实又气派”;还教他们在屋檐下刻“斗拱”,说“这是大唐的样式,看着就威严”。

“爹,你看这城隍庙的匾额,”阿麻福指着刚挂上去的“护国佑民”四个字,眼里闪着光,“等神像塑好了,咱们就能和长安百姓一样,逢年过节来祭拜,祈求风调雨顺。”

阿麻和利摸着匾额上的字,忽然想起五年前,琉球人只知祭拜山神、海神,哪懂什么“城隍”?如今,他们不仅认了大唐的神,还觉得“城隍比山神灵验”——因为唐吏说,城隍管着一城的安宁,就像大唐管着海东的太平。

新城落成那天,是琉球最热闹的日子。百姓们穿上新做的唐式衣裳,提着灯笼,从四门涌入城内。舞龙队在朱雀大街(仿长安朱雀大街)上表演,唐吏和琉球官员并肩巡视,学宫的孩子们捧着《三字经》,在城隍庙前朗诵。

最隆重的仪式,是在城门口立碑。石碑高三丈,宽一丈,正面刻着“琉球县”三个大字,笔力浑厚,是李承乾亲笔题写;背面刻着“大唐登州辖地”,旁边还刻着建城的年月和工匠的名字。

阿麻和利作为琉球县丞,亲手为石碑培土。他跪在碑前,对着长安的方向磕了三个头,声音传遍了整个广场:“我阿麻和利在此立誓,此城一日在,琉球便一日是大唐的土地;我等子孙,世世代代做大唐的百姓,永不背叛!”

“永不背叛!”广场上的百姓们齐声高喊,声音震得城门楼上的铜铃叮当作响。

李县令站在县衙的台阶上,看着这一幕,对身边的登州使者笑道:“大人你看,建一座城,比派十队兵卒还有用。以前百姓说‘我是琉球人’,现在说‘我是大唐琉球县人’,这就是心的变化。”

使者点头:“李大人说得是。陛下看到奏报,定会龙颜大悦。这新城不仅是座城,更是大唐在海东的根,扎得越深,海疆就越稳。”

消息传到长安,李承乾正在翻看新城的图纸。见城内的坊市布局、官署位置都与长安县城一致,甚至连水井的数量都按“每坊两眼”的标准设置,不由得对裴炎笑道:“琉球人用心了。这城建得好,既守住了土地,也收住了人心。”

他提笔在奏报上批了一行字:“赐琉球县‘海东模范’匾额,赏阿麻和利黄金五十两,阿麻福进国子监深造。”

匾额送到琉球时,阿麻和利把它挂在了县衙的正堂。百姓们听说这是天子亲笔题写的,纷纷来围观,说“咱们琉球县,连长安都知道了”。阿麻福则收拾好行囊,再次赴长安——这次,他要在国子监好好学习,将来回来“教更多人建大唐的城”。

新城的日子,在平静与繁华中一天天过。市坊里,唐商和琉球商人讨价还价;民坊里,孩子们在唐式的院落里嬉戏;城隍庙前,香火旺得很,百姓们说“自从建了城,台风都少了”。

阿麻和利时常带着孙子,在朱雀大街上散步。他指着斗拱告诉孙子:“这是大唐的样式。”指着城隍庙告诉孙子:“这是大唐的神。”指着城门的石碑告诉孙子:“咱们是大唐的人。”

孙子似懂非懂地点头,忽然指着远处驶来的大唐楼船,奶声奶气地喊:“爷爷,大唐的船!”

阿麻和利望着楼船,眼里满是笑意。他知道,这座新城就像一座桥,一头连着琉球的土地,一头连着大唐的心脏。桥上走的,不只是官员和商人,还有文化,有认同,有一代又一代人对“大唐”的归属感。

海风拂过新城的城墙,吹动着“琉球县”的石碑,也吹动着百姓们晾晒的唐式衣裳。这座按大唐规制建起的城,就像一颗钉子,牢牢钉在了海东的土地上,无声地宣告着:这里,是大唐的疆土;这里的人,是大唐的子民。而这,或许就是建城的终极意义——用砖石水泥,筑起比盟约更坚固的归属感。

趣趣阁推荐阅读: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玄武裂天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逍遥小憨婿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大乾憨婿大唐秦公子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奋斗在沙俄唐朝好地主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贞观俗人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从李元芳开始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明:家妻上将军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赘婿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朕真的不务正业大文豪公子凶猛丛林战神隋唐大猛士不明不清最强之军火商人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大召荣耀曹操的痞军师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逍遥暴君隋末绝品兵王篮坛大流氓武炼巅峰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吃货唐朝锦衣黑明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历史杂烩穿越后AI逼我搞文明升级只手覆明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从流民到燕云王重生之从流民一路当皇帝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红楼莽夫:开局退婚,暴打亲爹这个藩镇过于凶猛红妆断案:我与状元大人的探案日看故事悟人生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赘婿掌心娇九域雄皇开局迎娶双胞胎大明第一CEO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明:开局造反,杀高起潜救卢象升特种兵王变扶苏:始皇帝懵了大明基建录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大明巨匠烟雨龙魂路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