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孚对着外面喊道。
“用本王车驾送胡将军回去休息,接下来的事,本王派兵来办!”
一夜之间整个陈留传遍马上要开展大战的消息。
在梁兵到处张贴布告之下,此事传于整个城中,引得百姓一片慌乱。
街头巷尾充斥着汉军要攻来、屠城的消息。
一时之间陈留百姓议论纷纷。
“是不是真的,汉军真的要打来了,还要屠城!”
另一白发花甲老人有些怀疑的说道。
“这不太可能吧!”
“这汉军不就是当年刘豫州的部队吗,他当年处处以仁德视人,我老汉活了六十余年,未听说过他手下的军队有屠城抢民的先例啊!”
“是啊,我也不太信,当年魏太祖倒是没少屠徐州,这事都知道。”
“这汉军屠城……!”
“怎么没可能!”
这人还未说完,从不远处走来一个身背行李的大汉,走到众人近前。
那些百姓看到此人五大三粗,本能的心中一紧。
刚才说话的那老汉看着眼前这人一身莽气,问道。
“你这大汉,是外乡来的!”
那大汉随即放下背上的行李向一边一坐,接着拿出水囊就咕咚咕咚喝起来。
几息之后放下水囊这才慢慢看着那老汉说道。
“好眼力,我是虎牢关人,刚从虎牢关逃出来,听到你们所说之事这才忍不住出言打断。”
“你们这些人命不久矣,还在此有心情闲谈,快去逃命吧!”
一个中年人看着这外乡大汉不服气的说道。
“你是何人,来此做什么,何故要咒我等!”
“呵呵呵呵!”
那大汉一抹嘴角水渍,似在挖苦众人一般轻蔑的笑起。
“就你们这些愚民,都已身处险境还浑然不知,死期将近也!”
说着这大汉就背起自己的行囊接着就要走。
刚才说话那老汉说道。
“后生,把话说清楚,我们怎么就死期将近。”
那大汉刚要迈开的步子又停住,转身对着众人说道。
“虎牢关正在打仗你们都知道,之前我也如你们一般相信汉军从不屠城,相信刘备、诸葛亮之军是仁义之师,所以我带着虎牢关的家人在汉军攻关之时未有逃离。”
“想着汉军一旦入城必会善待百姓,可我是万万没有想到……!”
那人说着说着,一个七尺大汉竟然落起泪来。
“万万没有想到汉军入城不光抢掠百姓,还到处烧杀奸淫妇女,可怜我一家七口带着两个女儿都遭了汉军乱兵的毒手,三天三夜啊,汉军三天三夜不封刀,虎牢关就如地狱尸山血海一般。”
“只有我一人装死混在运尸车中才逃出城来,我怎么就那么傻听了别人的话傻傻等在家中,等着汉军来抢、来杀。”
“天杀的汉军!”
那人临走之前还仰天大呼一声。
随即对着那些议论的百姓说道。
“劝你们一句,汉军已经攻下虎牢关正在向着陈留城而来,现在还以跑,要不然就来不及了!”
说着那大汉背着行李就大步快行向着东城而去,似是真的要出城逃命。
留下一众百姓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不知如何办才好。
“方伯,这人说的是真的吗!”
那老人看着那快速离去的大汉说道。
“之前我不止一次听说过这汉军军纪是最好的,虽然刘豫州已故去,可听说那诸葛孔明治军有方,大可能不会发生屠城烧杀抢掠之事啊!”
“难道汉军已经开始没落、军纪败坏!”
其实他们这些人中多多少少都听过一些乡间和来往商队的传闻。
陈留守在通向司隶的要冲之上,连接着通向关中的商路。
许多商队经此进入司隶,再去向关中将手中丝绸、茶叶等货物发卖给关中的丝绸商、茶商。
久而久之,他们这些居住在陈留城中的人也能听到其他地方听不到的一些官府之外的消息。
他们对于汉地的一些事也是心中向往。
可经刚才那大汉一说,众人一时又陷入犹豫之中。
一旁的一个年轻人对着那老者说道。
“方伯,你知道的那些都是以前的事,这都过去多少年了。”
“保不齐汉军也会变!”
“我之前帮人驾车送货去过虎牢关,那大汉一听就是司隶口音,真就是虎牢关人,他总犯不着跑上几百里来此处故意消遣我们吧!”
年轻人一说,其他人也是议论纷纷、多有频频点头之人。
“是啊,这种事可是关系到我们全家人的性命,宁可错信不可不信!”
“要不行咱们走吧,哪怕是先去东面或乡下避避,等打完仗之后再回来也好啊!”
“是啊,这可赌不起啊,毕竟是人命关天!”
正在众人议论之时,一个差官带着几个兵丁一边击锣一边大声喊道。
“大战在即,要出城者可自行离开。”
“天黑封城,封城之后留在城内百姓青壮全部上城助战守城。”
“大战大即……!”
随着这官差一声声的大喊,声音传遍数条街道。
这一下众人再也忍不住。
“走吧,官府都已说了,在城内最后也是被抓丁,我家中还有妻儿要养,我可不想死在城头之上。”
“先带着家当出去躲躲再说!”
说着就有人大步离开急急走回家中收拾行李、吃食!
而有一人带头,又听那大汉和官府两向一说,大队的百姓开始收拾行李纷纷出城避难。
而此时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这一幕正在陈留城中各处上演。
刚才那个大汉在穿过两条街道之地,又将同样的话与不同的百姓说了一遍。
在接连往复几次之后,这大汉在眼角一扫,看到没有人注意他时,一个纵身快步就冲入了一个街角之处。
这人将身上的行李一放,对着一个身着甲胄之人就是一拱手。
“郑校尉,您交待的事小的已经办好,现在大部分人都在收拾家当出城逃难,他们还想着先出城去避一避,等没事之后再回来!”
那被喊作郑校尉之人看着街上到处是带着行李家当向城门捅去的百姓,嘴角得意的露出一抹轻蔑的微笑。
“他们长得命苦,想得倒是很美!”
“一群牵着不走打着听话的贱民,跟本校尉斗!”
“现在城外开始了,你与其他人留下盯着城内,我带兵出城收粮。”
“记住,不光是粮食,把他们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部给我留下;弟兄们,我们发财的机会到了,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