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嬛儿,不要怕!”
“就算我不在了,你也不要怕,勇敢地活下去,好好地活下去。”
甄嬛哭着摇头,“我不怕你死,也不怕独自活着,可是我怕……我怕我记不起你的模样,我怕回忆不起我们之间的点点滴滴,允礼,不要离开我好不好?”
“我不想再经历失去你的痛苦,不想再眼睁睁地看着你倒在我怀里,不想看着你在我的脑中的记忆里一点点消散却无能为力。”
“允礼,你要走,就带我一起走,带我一起好不好?”
“傻瓜!”允礼颤巍巍地伸手,轻轻为甄嬛擦拭着眼角的泪珠,“能与你成为一世夫妻,我此生无憾,与在相守的这许多年,是我两世最幸福的时光。”
“我舍不得,舍不得离开你,可是嬛儿……我的嬛儿,对不起,我此生只能陪你到这儿,接下来的路要你一个人走了!”
“不,我不要!”甄嬛哭着摇头,紧紧握着允礼的手贴在自己的脸颊上,无比眷恋的蹭了蹭他的手心。
“允礼,没有你的日子,我一刻也承受不了,我们说好了要一辈子在一起的,少一刻都不行。”
允礼眼眶湿润,紧紧将甄嬛拥入怀中,眼中满是心疼,他怎会不知,留下来的才是最痛苦的,若是有可能,他宁愿走在甄嬛后面,宁愿自己承受所有的痛苦。
他抱着甄嬛,用下巴轻轻摩挲着她的头发,眼中满是眷恋与不舍,“嬛儿,即便我离世,我的魂魄也会永远留在你身边的。”
“喜怒哀乐、聚散离合、生老病死皆是人生百态、无始无终,嬛儿,答应我,勇敢的活下去,珍惜你活着的每一日,去做你想做的事。”
甄嬛伏在他怀中泣不成声。
允礼喘息着说道:“嬛儿,答……答应我。”
甄嬛哭着点点头,“好,我答应你,不过你也要答应我,下辈子早点儿找到我,我们生生世世都要做夫妻,好不好?”
允礼含泪抱紧了甄嬛,眼中满是苦涩,他几次张口都未能吐出一个“好”字,因为他知道,自己只有这一世,再也没有下辈子了。
他看着埋头在自己怀中的甄嬛,心疼与不舍瞬间充斥着整个胸膛,他艰难地点了点头,甄嬛开心地笑了。
两人就这样静静地倚靠在合欢树下,甄嬛笑着回忆着两人经历的点点滴滴,不停地为允礼讲述着,直到允礼的手从她肩膀滑落,她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痛,抱着允礼无助地哭了起来。
温实初和沈眉庄听到动静后,匆匆赶到隔壁,此时满树的合欢花簌簌落下,允礼身子无力地瘫在椅子上,甄嬛缩在他的怀中低声呜咽着。
哭声痛苦又绝望。
允礼出殡那日,弘曕和月儿,灵犀和纪明远都匆匆赶了回来,他们跪在允礼的棺木前撕心裂肺的痛哭着。
而甄嬛神情麻木地倚靠在棺木旁,将脸颊紧紧贴在棺木上,她想离允礼更近一些,可传来的只是刺骨的冰凉,正如她此刻的心情。
沈眉庄和流朱红着眼陪在甄嬛身边,轻轻宽慰着她,甄嬛唇齿紧抿,始终未发出半分声响,唯有泪水如断了线的珍珠般簌簌滑落,在苍白的脸颊上蜿蜒成没有尽头的溪流,将满心的悲戚都浸在这无声的潮水里。
允礼下葬那日,甄嬛捧了一大束野花,笑着放在允礼的墓碑前,几日未开口说话,声音早已变得嘶哑难听,仿佛枯枝磨砺过嗓子一般。
“允礼,我来给你送花了!”
只这一句话,灵犀顿时哭成泪人,她和月儿这些日子一直陪着甄嬛身边,哪怕睡觉也守在她身边,唯恐她再做什么傻事。
如今见她肯开口说话,心中的担忧与恐慌总算是消散了。
允礼的葬礼结束后,弘曕担忧甄嬛一个人留在这里会陷入悲伤中走不出,便提议带她去杭州居住。
甄嬛看着孩子们担忧的眼神,并未开口拒绝,她将小禄子留了下来,他早些年身子遭了不少罪,如今早已是缠绵病榻,将他留下来温实初也能为他看病。
她随着弘曕回到了杭州,重新走了一遍她与允礼待过的地方,在一次游西湖时,还意外碰到了微服私访的弘历,他身边跟着已经成为皇后的青樱和令贵妃。
他看到自己时眼中满是震惊,随后屏退所有人将自己接到他的船上,即便他如今是皇帝,依旧对着甄嬛行礼问安。
“皇额娘,儿子给您请安了!”
“不敢当,老妇人如今只是一个平民百姓,哪里当得起皇上的一声额娘?”甄嬛亲手将他扶起。
“儿子始终记着额娘的好,若不是额娘,儿子怕是到不了今日,对了,十七叔怎么没有与额娘在一起?”
甄嬛眼中闪过一丝感伤,“他先我一步走了。”
弘历闻言心中满是叹息,对于这个十七叔,他起初怀恨在心,可后来渐渐地却真心佩服他,他能舍弃唾手可得的皇位只要与一人相守,换作世间任何一个男子恐怕都做不到。
就在他还在叹息时,甄嬛一脸平和地问道:“你与如懿相处的如何?宫中的太妃们过得可还好?”
弘历闻言眉头轻轻蹙在一起,提起如懿这个皇后,他着实不知该如何开口,他一脸无奈地摆了摆手。
“儿臣宫里的事不提也罢,端贵太妃已于三年前去世,安太嫔伤心过度,这些年身子也愈发不好了,欣太嫔与淳太嫔因胧月和亲一事,也是日日忧心。”
甄嬛听着心中不免为她们感到担忧,虽已经是太妃、太嫔,可只要身处皇宫,便事事不由己。
弘历看着甄嬛略带忧愁的面容,虽然她头发已经花白,脸上也有了岁月的痕迹,可依旧遮不住她的绝世容光。。
“额娘虽年长儿子七岁,可如今看起来倒比儿子还要年轻许多,看来这些年额娘在宫外定然过得很舒心自在吧?”
甄嬛略显浑浊的眼眸微微亮起,笑着微微颔首,“的确是胜过宫中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