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祈佑刚想退朝,见得万启明站了出来,强忍下哈欠,问道:“万启明,你有何事要奏?”
万启明双手高举着一本奏章递给传礼太监:“陛下,炼钢新坊之址已选定,陛下若准奏,明年二三月便可开工。”
赵祈佑闻言来了兴趣,这炼钢新坊从去年冬说到今年冬,总算有个眉目了。
鹤留湾护卫用的那种精钢横刀,他是见识过的,做为帝王,他很清楚有一把好的兵器在手,是何等的重要。
但赵祈佑接过奏章一看,马上就笑不出来了,眉头拧成了麻花:
“一百三十万两?!建个炼钢新坊而已,要用金子造么?!”
万启明见赵祈佑不悦,连忙又转头看姜远。
却见姜远又朝他呶嘴,万启明无奈,只得硬着头皮道:“陛下,单建那炼钢新坊,只需四五十万两即可。
但选址之处是在昭宁公主的封地上,那里要建成我大周第一个工业园,居住此处的百姓都要迁走建设新村…同时,还要建其他的厂房,铺设道路,开挖沟渠,民夫工钱…”
赵祈佑又看了看奏章,差点将奏章摔万启明脸上,开口就要一百三十万两,真当他这个皇帝晚上没事专挖银矿么。
一众百官听得还要朝廷为迁走的百姓建新村,还要给民夫工钱,顿时炸开了锅。
而且,那什么劳什子工业园是什么玩意,他们根本没听过。
更重要的是,那块封地说是昭宁公主的,其实就是姜远的。
拿朝廷的钱,去办丰邑侯的事,想得到美!
户部张兴第一个跳了出来:“陛下,万万不可!那什么工业园闻所未闻!
即便要建,为何要朝廷出钱安置百姓,还建新村,这钱不是大风刮来的啊!”
姜远暗叹,刚才张兴还与他一起对付荀封芮,现在听得让他掏钱了,翻脸就不认人了。
西门楚也道:“陛下,老臣虽不知那工业园有何用,但凡大兴土木之事,朝廷都可强征傜役,修城池、修皇陵莫不是如此,如何还要给民夫工钱!”
赵祈佑目光炯炯看向万启明:“万启明,你要得太多了,朕给不了!你只需建成炼钢新坊便可!”
万启明擦了擦额头的汗,他本就不善言辞,现在这么多人反对,紧张得不得了,就要退下。
姜远见万启明撑不起来,也不迟疑:“陛下,您给的起!”
一众百官见得姜远又跳了出来,心下恍然,刚才还在想万启明一个小侍郎,何以敢开这么大的口,原来是姜远在后作祟。
赵祈佑见得姜远出班,愣了愣,问道:“丰邑侯,何出此言!”
刚才吃了大亏的荀封芮见得又是姜远,暗咬了咬牙,也出班道:“丰邑侯,你倒是狮子大开口,与万启明勾结在一处,言称建什么工业园,莫不是想为自己谋私利吧!”
御史台阮棋芳与侯君浩也出列道:“陛下,此次要这么多银钱,当要慎重。”
姜远也不理众人的反对,朗声道:“陛下,我鹤留湾与工部的砖厂与水泥窑,您与众位大人也是知道的。
其所产红砖与水泥,如今已应用到了许多地方,效果显着!”
姜远又面向一众百官:“众位同僚,你们口口声声的说不知工业园为何物,你们难道真不知么?”
荀封芮道:“我等只听你与万启明言说,当然不知!”
姜远笑呵呵的道:“那本侯就当尔等不知吧!那本侯就说上一说。
我鹤留湾与工部建的红砖厂与水泥窑,就是工业的代表!
其所生产的红砖与水泥,在这金殿之中的同僚谁家没用过?
你们修坟头,铺庭院,就是修个茅房,都去工部拉砖拉水泥,还不给钱的那种,我没说错吧?”
姜远目光扫过,一众百官却皆面带不屑,用工部一些水泥、红砖怎么了,又不是用你家的。
姜远轻笑一声:“你们用的那些,都是工业的产物。
所谓的工业园,就是将所有的砖厂水泥窑搬到指定的地方,统一规划管理。
当然,工业园中不仅于砖厂、水泥窑,其他只要超过一百工匠的作坊,都要搬过去,这么说可懂?”
西门楚也笑道:“丰邑侯这么说,老夫便懂了。
不过,以老夫觉得,作坊想开在哪就开在哪嘛,只要不违大周律,我等又何必干涉,为何非要将工坊聚集在一起呢?”
姜远点点头:“西门老大人说的在理。
不过,若将工坊聚在一起,会更方便管理,也更方便收取赋税。
同时,也能方便开作坊的商贾,比如织坊与染坊都在工业园,织好的布不用出工业园,就能立即送进染坊,节省了时间与运输成本。
而且,工坊聚集在一起后,商贾为方便,也会不断的往这里聚集,慢慢的供销就会集中,形成像流水一样的生产模式。”
姜远本还想说供销一体,形成产业链,提高竞争力与创新力。
但这些说出来,只怕鸡同鸭讲,也只捡了他们能听得懂的说。
反正今日也没想马上要到钱,只不过先拿出来议上一议罢了。
工部尚书伍泽突然站了出来:“陛下,微臣觉得丰邑侯所说在理,将工坊集中,商贾们要采购何物,就不需东市买马,西市买鞍,的确会减少货物运输成本。
且,统一管理作坊,也可以减少偷漏赋税。”
赵祈佑的手指敲在桌面上:“这倒是有几分道理,不过,建厂房迁移百姓,为何要朕出钱?”
姜远躬身道:“陛下,其实并不是亏本买卖,眼前虽要花点钱,但以后都会还回来的!”
荀封芮立即哼道:“丰邑侯,你说得倒好听,建那什么新村花出去的钱,百姓拿什么来还,从何处还?”
张兴也斜着眼睛看向姜远:“丰邑侯,你是不是想当然了?钱花没了就没了,这不是亏本买卖又是什么?”
姜远正色道: “诸位只看到眼前的利益,钱这东西是用来花的,不是藏在库房中长霉的,只有先花出去,才能带来更多的钱!”
荀封芮冷哼一声:“一派胡言!谬论!陛下,万勿听信谗言!”
赵祈佑也道:“丰邑侯,你如此这般说,实是…”
他本想也说荒谬,但又怕说得太重伤到姜远。
姜远却不以为然,正色道:“陛下,并非微臣胡言!且听臣言!”
荀封芮还想讽刺几句,却见赵祈佑一抬手:“好,你且说来听听。”
姜远道:“不管是迁移百姓建新村,还是大建厂房,这些都是前期的必要投入。
只要工业园一成,商贾入驻,势必就会增加这一带百姓的收入,商贾也会得利。
百姓可进工坊干活,这样一来,他们的收入就会增加,遇到灾年也不再需朝廷赈灾。
百姓都进了工坊干活,能得温饱,治安就会极速好起来,不会因为吃不饱饭而生乱。”
姜远这般一说,顿时让众多百官感觉不妙,如果百姓都进了工坊,谁来帮他们种地?
说来说去,这不是要损害他们的利益么?
这姜远该诛!
众多官员议论纷纷,看向姜远的目光就不善了。
姜远却浑若未觉,继续说道:“百姓们在工坊里挣了钱,就会舍得花,继而就会购买商贾生产的货物。
商贾挣得多了,交得赋税不也多了么?
再者,商贾手中有了更多的钱,他们就会扩大生产,招更多的百姓,如此循环,朝庭能收到的赋税只会越来越多。
如今虽已与各国开通商路,但买得起的只是一小部分人,只有百姓们都买得起,大周的商业才会真正繁荣,大周才会富强!”
赵祈佑边听边点头,他虽年轻,但听姜远这么一说,也觉有道理。
也正因为他年轻,思维没那么刻板,才听得进姜远说这么多。
不仅是赵祈佑,就连张兴也频频点头,他是户部尚书,常年想的是如何改善民生,自然比一般人懂得多。
张兴点着头,忽然觉得不对,姜远这番花言巧语,最终掏钱的是户部,便连忙正了神色,摆出一幅石像脸来。
此时终于有官员忍不住了,出班道:“陛下,此不妥啊!若是百姓都去工坊干活了,粮食谁来种!百姓即便手里再有钱,没粮吃,岂不要天下大乱!”
一众官员见有人出头,也连忙附和,谁的家中还没点田地了,最少的都有几千亩良田。
即便姜远家中,不也有良田七八万亩么。
众人皆恨姜远吃人饭不干人事,他家的田就不要人种么?为何要砸自己的锅?
姜远见得百官纷纷反对,现在就不是花多少钱建工业园的事了,而是这东西根本就不应该存在。
姜远暗叹自己大意了,考虑有欠周到,前面那些话说得早了。
难怪姜守业说,变法者多没有善终,此时姜远这才体会到什么是压力,什么是一厢情愿。
但话到此处,姜远万不会认怂:“众位同僚,尔等不就是怕没人给你们种田么!
我鹤留湾也有良田数万亩,我的田荒了么?”
一众百官纷纷腹诽:谁他特么的能跟你比,你那收租等于没收!百姓当然愿意种!咱可没你那么大方!
荀封芮更是喝道:“丰邑侯,我看你这是包藏祸心,想将大周祸害的烽烟四起!”
姜远也不示弱:“荀大人,你不要张嘴就来!我大周百姓困苦,你不想着怎么解决,却阻挠于本侯,我看你才是包藏祸心!”
姜远又指着一众百官道:“哼!按我大周律所定,七品官所有田地不过五十亩,一品大员也不过千亩!本侯没说错吧?!”
姜远又朝赵祈佑拱手道:“陛下,微臣谏议,清查大周田亩,超过者罚没,微臣愿做清查官,请尉迟老将军领兵助阵!”
姜远也是豁出去了,他没得好,那大家都别想好。
一众百官顿时哑口无言,若赵祈佑同意这事,姜远是真敢下狠手,没听他说要让尉迟愚领兵助阵么。
尉迟愚在江南杀人杀到现在都没回,对门阀勋贵是一点没手软。
姜远或许不敢对所有人下手,但小家族他还不敢么。
西门楚连忙出来打圆场:“丰邑侯勿怒,这不是说工业园的事么,怎的说到别的事上去了?”
伍泽看了一眼姜远,轻摇了摇头,示意他不可与众官为敌,随后对赵祈佑道:
“陛下,一众同僚担忧也不无道理,粮食乃国之根本。
但丰邑侯也是为大周着想,以臣看,不如这般,凡去工坊做工的百姓,每户若是四人之家,只可去一人,余者耕种,以此类推。”
伍泽这话一出,顿时引得一众朝官点头赞同,如此一来,家中的田地有人种,也没必要与姜远不死不休。
大家都是体面人,互相给个台阶下才好,非必要谁想你死我活。
话题便又回到工业园本身之上,赵祈佑也松了口气,若是姜远执意清查田亩,怕是他这个帝王也保不住他。
大周勋贵门阀众多,得罪这么一群人,赵祈佑也不敢。
赵祈佑缓声道:“伍爱卿此言甚妙,大周的田地不能无人耕种,但工坊也不可或缺,还是商议一下工业园花钱之事。”
姜远也松了口气,幸好伍泽帮他解了围,否则定要被围攻。
伍禹铭的孙子也不是泛泛之辈,姜远默默记下伍泽的这份情。
姜远平复了一下心情,奏道:“陛下,工业乃强国之道,要想领先他国必要发展工业。
今日花小钱,往后定会数倍百倍的还回来,要想成为万国之中心,工业必不可少。”
赵祈佑捻着下巴上并不存在的胡须,心里却是犹豫不决,这一个工业园就要一百多万两白银,这实在太多了,换谁都会肉疼。
张兴眼巴巴的看着赵祈佑,不停的祈祷赵祈佑可千万别答应。
一众百官见赵祈佑神色不定,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意思,正又要出班劝谏驳回姜远的要求。
却不料姜远又道:“陛下,您无需现在做决断,两日之后,微臣在登基大典上给陛上送上一份礼物。
到得大典之后,您若有得空闲,可与一众百官到得鹤留湾走一走,到时大伙都会知晓何为工业,也会知晓工业的重要性!”
赵祈佑闻言抬起头来看向姜远:“你要送朕一个礼物?是何物?”
姜远躬了身:“陛下到时一观便知,先容微臣卖个小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