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歌这半年可不光学习,还抽空创作了一部催泪励志奋斗的电影剧本《小鱼》。
故事发生在九十年代初的海岛,小鱼的妈妈是被父亲拐骗到海岛的女人,生下她之后,跑了。
父亲为了追回她,离家后却再也没有回来,留爷爷奶奶和小鱼相依为命。
不出一年,爷爷出海捕鱼遭遇海难,奶奶带着还不到三岁的小鱼从此艰难度日。
她们种地、捡拾海鲜、给渔民打零工,日子过得比黄连还苦。
可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在小鱼五岁的时候,奶奶因劳累过度,永远的离开了她。
小鱼从五岁到六岁,独自在渔村经历了人世间少有的险恶无耻。
看似良善之人,原来内心龌龊,逼得她不得不偷躲到船上,跟着人流混进了城市。
冰天雪地里,她被一个靠捡拾垃圾为生的中年跛脚男人收留,从开始的戒备、抗拒到被男人用爱感化。
她努力学习,不畏贫穷,吃苦耐劳,一路逆袭开挂,开公司、当老板,终成养父的骄傲。
小时候她站在养父肩头看世界,长大了她开房车带着养父走遍全国。
末尾的反转是——另组家庭的亲爹亲妈突然联合起来上寻亲节目认亲,小鱼看他们哭的声泪俱下,只觉讽刺。
无情拒绝的同时,不忘痛骂亲爹:“像你这种不忠不孝、忘恩负义、无耻下流之人,就不该有后代!”
故事本身看似不起眼,很小众,但那种涓涓细流的亲情,一旦沉浸其中,就会泪洒结局。
这剧本她前后修改了三遍,才有信心发给南恩雅寻求意见。
南恩雅看了之后被感动的稀里哗啦,
“妈,这是我第一次静下心来看一部剧本,你写的很煽情,仿佛身临其中。
小鱼虽然是不幸的,因为她的父母抛弃了她,还被岛上的人面兽心欺辱,童年的阴影更是成了她一生的芥蒂。
可她又是幸运的,爷爷奶奶没有扔下她不管,尽他们所能的养活了她。
最让人感动的就是养父的人设,这是个心怀大义的良善之人,虽身体残疾,却顶天立地为小鱼撑起了一片天。
小鱼也是个知恩图报的好孩子,有钱之后就带着身有残疾的养父游玩全世界。
让那些不看好他们,甚至用龌龊思想看待他们的人,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自惭形秽。”
在南恩雅看来,近几年不管是内地还是韩国发展迅速,人都稍显浮躁。
这个剧本若是能拍出来,让繁忙的人静下心里细细品读人性,也不失为一股清流。
所以她第一时间就打印出来交给金秀妍看,看完之后,她不吝啬的夸赞。
“能在研究生阶段就写出这么考验人性的剧本,着实不简单。
尤其文中提到很多女性在小时候都遭遇过不同形式的猥亵,就单单这一个,就能引起共鸣。
还有小鱼的这个成长过程,也堪称教科书式的逆袭,从摆地摊到身家上亿,本处在事业巅峰期,却因为父亲的一场大病,果断关掉公司,带着父亲全国自驾游玩陪伴,这样的魄力,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金秀妍看了几遍之后,就让南恩雅将清歌请回家。
不过那会儿她在国内过年,就没联系,现在刚落地韩国,电话就来了。
清歌买好礼物,一脸郑重的拜访金秀妍时,非常紧张,但金女士对她却有一种爱屋及乌的熟稔。
“好了,你和恩雅是好朋友,在自己家,就不要那么拘束,我找你来,是觉得你这个本子可以更好。
故事本身没有大的毛病,就是剧本写的有些繁琐了些,需要再磨合,将情节情绪值拉满,人性也更扭曲现实一些。
矛盾冲突越大,反转越多,这部剧才有看点,只要你能改到我满意为止,我就可以帮你拉投资。”
金秀妍的意思很明白,情节方面其实可以不用太保守。
韩国电影电视剧向来以敢想敢拍敢过审出圈,因为真实,让人物饱满锋利,才能调动观众的胃口。
清歌被这么一点拨,也很开心,尤其她研究生阶段若是有一部作品能够出圈,或者拍成电影,那就意味着她能够轻松毕业。
金秀妍将她制作过的卖座电影电视剧剧本分出十几套给她研读。
“这些电影电视剧你可能看过,但剧本不一定看过,这些你拿回去好好读一读,不要着急修改,先看看人家的节奏、情节把控和调动,怎么勾的观众耐着性子往下看,这个本事你若是学到了,那这个剧本指定就能修的没问题。”
等清歌离开南家,金秀妍忍不住夸南恩雅:
“看人的眼光不错嘛,这个小姑娘的确很有潜力!
只要她有本事将剧本研磨到我一眼心动,我就签下她!”
金秀妍作为国内金牌制作人,所创办的经纪公司,与国内三家电视台以及多家娱乐公司都有合作。
她旗下的签约编剧、经纪人、pd可谓百花齐放,在韩娱横行的当下,已经呈现出残酷的竞争模式。
能得金秀妍如此评价,南恩雅也由衷的为亲妈感到高兴,毕竟前世的妈妈只有创作的机会,却没有将作品出版亦或者搬上荧屏的机会。
这一世她经过四年本科四年研究生的淬炼,一定能闯出与前世截然不同的天地。
回到公寓后,清歌反复播放金秀妍和她的对话录音,因为生怕自己错过重要谈话,所以偷偷录了音,也正因为有了录音,她才能反复推敲自己剧本存在的大问题。
创作就是这样,灵感来了挡都挡不住。
在她将金秀妍给她的剧本全部研读过两到三遍之后,找到了突破口,立即开始给自己的人物做小传,分阶段性大纲。
南恩雅已经归校,清歌自己给金秀妍女士打了电话,等这个剧本再送到她手上时,她的微表情显露了对宋清歌的欣赏。
“很好,你的开篇由原来的祖孙情,切入到更为直接的拐卖妇女、强迫生子、难逃渔村,言明了母亲的无奈和绝望。
之后融入稍许的祖孙情做润滑,但很快又因他们老两口的相继离世,凸显女主的凄惨。
在观众以为这就已经是底线时,小鱼又被披着羊皮的村民趁机侮辱猥亵,再次触发舆论热点。
她逃跑到城里和狗抢夺食物,被养父带回家后的戒备和抗拒,已经说明她对异性产生心理阴影。
善良的养父感化后送她读书,逐渐长大,经历叛逆期的任性,虚荣,又融入霸凌的元素,使得父女俩底层生活更加不易。
剧本的高潮在于父亲以为自己得了绝症,要和霸凌者同归于尽,被小鱼发现后,父女俩抱头痛哭绝望和无奈。
父爱唤醒了她,让她意识到贫穷落后就要承受侮辱挨打,社会阶层需要她拼命逆转,学习未必能跨越阶层,但不学习她可能连门槛都摸不到。
奋斗是她的起点,吃苦耐劳是她的加成,功成名就不是结局。
亲生父母同时出现拼命示好相认,更彰显出人性的贪婪和欺骗。
而她拒绝相认并关掉辛苦打拼的事业,带着父亲自驾游全国,则体现出她非同一般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