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大茂的结婚对象叫于莉,她有个妹妹叫于海棠,就是那个被潘阿敏在脸上画了两个十字的于海棠。
两人本没有交集,是经过媒婆介绍认识的。
自从刘正对许大茂说,让他找个媳妇,好好过日子,他是真放在心上了。看着牛大胆,高平安,李小胖他们夫唱妇随的,他也羡慕,他也想有个知冷知热的人,有一个完整的家。
原本,许大茂心里琢磨着,要找个漂亮的,年龄小的,城里的姑娘。他也陆续相了不少亲,见过几个姑娘,可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
那些看上他的姑娘,长相实在是一言难尽;而他看上的姑娘,又嫌弃他带着个孩子。一次次的相亲,就像一场场无疾而终的梦,用媒婆的话说,兴许是缘分未到。
要说漂亮姑娘,四九城郊区农村那确实不少,一个个水灵灵的,都盼着能嫁到城里来。要是搁以前,许大茂说不定真会跑到乡下去,找个漂亮年轻的姑娘结婚。可如今不一样了,他今年已经34岁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他的想法更加趋于理性。
就像傻柱那样的,都不愿意找个乡下的,为什么? 因为乡下姑娘没有工作,无法获得城市户口,子女自然也无法随母落户在城里。别看现在已经到了1972年,可这生活水平,说实话,跟五六十年代相比,也没见强多少。
再说了,现在的许大茂仍然在厂里打扫卫生,没有灰色收入,他的心气也就没有那么高的。
都说钱是男人胆。没钱的许大茂,只能被迫降低条件。
要说许大茂降低相亲要求,谁最高兴?当然是媒婆了,这意味着她很快就能说成一对。
这年头,离婚的,死了老公的,大有人在, 年龄也不是很大,大都处于二三十岁这个阶段,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而且敢离婚的,长得都不差。长得不好的,大都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死了老公,被迫单身。
最重要的一点,她们的要求并不是太高,有房有工作,人只要不是残疾一般都没问题。不像后世新千年以后,二婚的要价比头婚的还狠,条件比头婚还多。
经过媒人的介绍,许大茂一眼就相中了于莉。哪怕于莉带个女孩,许大茂也不嫌弃,毕竟他还带个男孩呢。像他们这种情况也很多,男女双方带的都有孩子,结婚后再生一两个,生活过的也挺美。
后世的时尚话:二婚更懂生活,其实更加符合八十年代以前的那几代人。
但是,当许大茂听说于莉是于海棠姐姐的时候,他面子上还有些过意不去。媒婆就说了,于莉和于海棠虽然是亲姐妹,现在两人也没什么来往,再说了,于海棠自从被毁容以后,就申请支援三线去了,这辈子回不回来还不好说。
经过媒人这么一说,许大茂也就不在犹豫,点头同意了。
许大茂同意了,于莉也没意见,她在娘家早就不受待见了,兄弟和兄弟媳妇每天看她娘俩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
两人也交往了有段时间了,自然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许大茂说时间就定在六月份,对于一个着急娶,一个着急嫁的人,时间已经够晚的了。奈何于莉的父母,想着让他们多接触,多了解一段时间。免得像上一个一样,知人知面不知心。经过几番商讨,最终定在了六月份。
许大茂说的尽兴,喝的更尽兴。
刘正笑了,说六月份好啊! 这样他也能参加婚礼。真要到七月份那个时候,刘正又该去港岛了。
听刘正这么一说,许大茂更加高兴了,认为他和于莉这辈子就应该是两口子,这就是正缘,不然怎么就这么巧,把结婚时间定在了刘正在四九城的这段日子里。
不是说刘正不在他许大茂就不结婚了,而是这结婚所需的食材肉类,可全得仰仗刘正。
人一高兴,就容易上头。
此刻的许大茂,早已被喜悦冲昏了头脑,只见他又满满倒上一杯酒,端着酒杯,大着舌头说道:“小正,来,咱哥俩走一个。”
牛大胆,高平安,李小胖三人乐了。心说:你许大茂找谁碰杯不行,非要找刘正。
看看今天晚上刘正身边那四个挂件,他那杯子里是果汁,压根就不是酒,这玩意谁和他多碰杯,谁倒的快。
此时的许大茂,本就已经喝了不少,这会劲头一上来,根本停不下来。牛大胆三人见状,刚想上前劝阻,却见许大茂已经将酒杯重重地和刘正的杯子碰在了一起,果汁与酒液相互碰撞,溅出些许。
一饮而尽后,许大茂还砸吧砸吧嘴说道:“这酒不错,越喝越甜了。”
牛大胆三人想劝又劝不住。他们无奈地摇了摇头,只能看着许大茂一杯接一杯地喝着。
几杯下肚,许大茂的眼神逐渐迷离,身子开始摇摇晃晃,最后“砰 的一声,光荣地趴在了桌子上,嘴里还嘟囔着一些含糊不清的话语。
许大茂喝倒了,牛大胆三人也早就喝得尽兴了,这场热闹的酒场便就此散了。
牛大胆把许大茂扛回了家,又贴心地倒了一杯水,轻轻放在他的床头柜上,这才转身离开。
这边,张红霞本想着今晚留下来帮着带带孩子,好把时间留给刘正和何雨水。毕竟两人已经两个月没见了,好不容易回来了,怎么着也得好好温存一番。
结果四个小家伙不愿意了,吵着闹着要和刘正一起睡。没办法,牛大胆和张红霞两人回家了。
李小胖一家见状,也和众人道别回家了。
高平安和畅晓丽抱着才四个月大的高胜利,也缓缓起身。他们现在住在刘正家前面,也就是后院的东厢房那里,四月份装修好后就直接搬过去了。
众人一一散去,热闹的小院逐渐恢复了平静。也不算平静,刘正身上的四个小挂件,精神越发好了,依然是叽叽喳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