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人家现在学者分析的不错呀,《左传》上没有写,只有《管子》中写了,韩非子那个真就不能看,谁信韩非子呢?)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以为韩非子挂了一个所谓的集法家集大成者的名头,就以为他真牛逼吗?韩非子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一个失败者,他根本就没有得到当时主流的认可,他写的东西,可信度几乎为零!)
(而且《吕氏春秋》其实大家也知道,这就是一个改史狂魔,为了论证自己的执政地位,他疯狂地修改史书,所以《吕氏春秋》只能作为参考,当然如果他写的是当时的社会情形,比如说写的是大秦的,咱们还可以采信一下。)
(但我觉得这些并不足以推齐桓公吃人参果这件事情。)
(兄弟你这么说是要拿出证据的!)
(有没有可能博主有证据呢?或者说现代学者人家已经有了证据?)
弹幕区中,争论不休。
一些人还是比较相信人类的下限,相信学者的质疑!
但一些人也觉得并不是所有的学者都认为是假的,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是真的呀!
所以他们反而觉得齐桓公这件事情更可信!
…………
可信个头啊!
【历史大揭秘】这个博主都快气疯了。
他本来以为只要自己抛出现代学者的观点就可以碾压一切。
谁知道还有很多人不买他的账。
就在他疯狂发牢骚的时候,直播中他的粉丝们有一些就直接开口了。
“话说博主你真的这么笃信现代学者做的事情吗?”
“那现代学者说周文王使用人祭的说法你信吗?”
“现代学者认为周文王的屁股完全坐在奴隶主阶层,他发布的有亡荒阅,就是帮助奴隶主抓捕奴隶,”
“现代学者普遍认为,商纣王时期在进行深刻的社会改革,他在支持奴隶逃亡,他在任用奴隶当官吏,他在朝政中经常听取女人的意见和建议,这就是礼贤下士,畅所欲言,”
“现代学者认为商纣王的子嗣很少,而周文王可能会有孩子,真正荒·淫的人并不是商纣。”
“现代学者还认为,周公旦时期按照考古来说,他的人祭数量是比商纣王时期要多得多,而且西周之后的人祭现象是从曲线疯狂增长的。”
“夏商周三代中,整个历史时期,人祭数量最少的时期其实就是商纣王时期。”
“而巅峰时期就是商朝的武丁时期,以及周朝的一段时间!”
“这是考古考证出来的。”
“那么博主,你认为这些是真的吗?”
历史大揭秘,博主差点要气疯了,你是猴子派来的卧底吗?
咱们不是都说了吗?一切对商纣王,秦始皇和汉武帝等人有利的证据,我们要坚持的认为是真的!
所有对于他们有利的证据我们都要认为是虚假的!
基于这种原理,那么周文王和周武王,以及周公旦身上所有不利的考古证据和历史史料,都认为是假的!
咱们这个粉丝的基本素养你是没看见吗?
咱们是讲事实的人吗?
咱们讲事实的话,你就不用在我的直播间里瞎溜达。
所以【历史大揭秘博主】立刻发动了超级技能,先来一个大禁言套餐,然后再把他叉出直播间。
瞬间,整个直播间的画风就一致了。
大家一致的认为这件事情是假的,儒家评选的圣贤怎么可能这么没有下限呢?
世界终于和谐了。
很好,就是这样的。
…………
大隋,
杨勇高兴地向自己的母亲独孤迦罗炫耀,就像是个抓了一条大鲤鱼回来喊娘亲的孩子一样。
“母亲你看见没?”
“后世的学者提出了这么多疑问,每一个疑问都可以证明,管仲给齐桓公栽赃的这件事情。”
“看来儿子还是很有天赋的。”
“虽然儿子曾经被儒家人蒙蔽过,但儿子也不完全相信儒家人写的东西。”
“至少儿子就不相信齐桓公会这么干!”
“这次儿子是站在了儒家的对立面。”
杨勇为了能够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那也是拼了!
他现在想通了,要想获得太子之位,就先不要想着能不能得到儒家的支持,
首先要得到父母的支持才行啊!毕竟现在的皇帝,人家叫做隋文帝而不叫儒家。
如果连父母都反对他,就算儒家支持他,他也上不了位,
毕竟他父母手中那可是握着两大世家门阀的力量。
弘农杨氏和独孤氏,那可不是吃素的。
独孤迦罗现在心很累,好消息是:好大儿终于愿意讨好她这个母亲了,成了自己的贴心小棉袄。
坏消息是,这个儿子有点儿蠢,是真的蠢,关键是独孤迦罗还有一个很不好的癖好,那就是厌蠢!
她就不清楚自己生了个什么玩意,感觉有种想把他丢掉的那种嫌弃。
但独孤迦罗从心里疯狂地给自己暗示,唉,这是亲生的,这是亲生的,这是亲生的!
最后暗示完了,独孤伽罗才用非常勉强的语气说:
“勇儿,在下最终结论的时候,你是不是得看一看正方双方的观点再说?”
“你都没看见杨广这小子一句话都没说吗?”
“这么着急的表态,很可能就会成为出头鸟!”
这算是独孤伽罗在跟儿子闹翻之后,第一次真心诚意的想要教导他的儿子。
做事不是这么干的,
你这么干只会成为别人的靶子。
杨勇直接就愣住了,是啊,他还没有听另一方的观点呢,怎么就这么快的下结论呢?
但他此刻已经下了结论,那能怎么办呢?
就像是已经上了贼船的人,已经是在最高点买到了黄金的人,他们只能在心里祈祷,让黄金的价钱涨得更高一点。
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亏钱!
但这样的疯狂,它又能持续多久呢?
杨勇心里没底,正因为没底,所以更加的狂热。
……………………
南宋,
终于看到有人为齐桓公发声,作为儒家的圣人,他怎么可能不跟进呢?
朱熹捻着胡须摇头晃脑地开始点评:
“我觉得这一次,后世这些所谓的学者还是很有道德的!”
“《左传》没有写这件事情,《春秋》也没有写这件事情,只有管仲在小声的逼逼。”
“管仲一个法家之徒,这么栽赃陷害咱们儒家评选出来的霸主,这是不道德的。”
“这也可以看出管仲是属于法家学派。”
“同时咱们也能看出,左丘明都没有写这件事情,这么大的事情,管仲知道天下人都知道,左丘明却没有写,就说明左丘明认为这件事情是假的。”
“出于对学术审慎的原则,他是不愿意把假的东西写上去的。”
朱熹的儿媳妇都无语了,你竟然还要用左丘明的人品为历史背书?
关键是左丘明的人品,他能信吗?
于是朱熹的儿媳妇就把这种观点也发到弹幕中,要让博主好好看一看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
陈勇看到了这些争论,也看到了不同的意见,甚至有人还补充了一些内容。
这才是他研究历史中最有意思的地方,也是一个古人如何在波诡云谲的现实问题中,找到解决办法。
如果说学习历史,学习一门知识,你不能够解决现实问题,那完全就是纸上谈兵。
【那咱们就来看一看,相信齐桓公干过这件事情的学者,是怎么来反驳反方的观点。】
【首先看第一个观点,就是所谓的《左传》没有写,所以他们认为这件事情是假的!】
【其实这种观点是最好反驳的,为什么呢?】
【因为用史官的人品去为历史的正确与否,真实与否去背书,这显然是非常不专业的行为。】
【我就问一下这些史官,有几个人是有真人品的?】
【历史上能够为自己写的东西背书的,可能满打满算也就两三个。】
【比较着名的就是因为血而弑君被杀的那些人。】
【还有一个就是司马迁,但司马迁也被很多人质疑。】
【连史圣司马迁都被人质疑,你左丘明写的东西还能背书吗?】
【就光他自己胡编乱造出商纣王那么多的罪,还搞出了妲己和梅西两个人,就这种学术态度啊,那跟司马光都能够站在一起了,他有什么资格为学术背书呢?】
【这就是有点想当然了,古人,谁都不可能为学术背书的,人品是人品,学术是学术,这是两回事。】
【谈完了这个问题之后,咱们再来谈另一个问题,一些学者认为《左传》没有写齐桓公食用人参果这件事!】
【那么《左传》真没有写吗?】
【其实《左传》写了!】
【左丘明是真的把这件事写进《左传》了,但他写的是比较隐晦的,用的不是直笔,而是曲笔!】
【在《左传》中,他是有这么一段描述的,对于易牙的升迁过程,左丘明特别强调了他献珍馐美味于齐桓公,所以得到了齐桓公的重用。】
【当看到《左传》中这一句话之后,其实他就可以跟《管子》中的内容进行相互印证了!】
【这就是相信齐桓公真的用过人参果的学者们,提出的论证,】
【他们说,如果易牙向齐桓公献的不是人参果,那他凭什么会得到齐桓公的重用呢?】
【难道就因为他会做饭吗?】
【历史上会做饭的人很多,齐桓公时期会做饭的厨子那没有几百也有几十了,绝对都是整个齐国手艺最好的人。】
【那么他们为什么都没有得到齐桓公的重用呢?】
【得到重用的只有易牙呢?】
【所以从《左传》这里,咱们就可以看出一件事情,一个人饭做的好,跟他能够得到重用,这是完全不对称的!】
【因为历史上,饭菜做得好的,被当时的君主或者皇帝当作宠信的心腹的事情,只此一例!】
【而且这个厨子,他不是说是因为饭做得好,所以当了御厨总管,成了整个齐国餐饮文化代言人,而是他饭做得好,他竟然当官了,而且还是那种手握大权的官。】
【升官之后,他不做饭了,也就是他抛弃了自己晋升的最大技能!】
【而且,抛弃了这个技能之后,他手里的权力却越来越大。】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易牙当的官,手中拥有的权力,跟做饭是没有半毛钱关系的。】
【这就完全超出了一个君王对于厨子,对于厨艺的偏爱。】
【要知道如果说一个君王喜欢一个厨子的厨艺,那最应该让他们干什么,那最应该让他去做饭。】
【但齐桓公对一个厨子的喜爱和信重,却恰恰是不让他去做饭,而让他去帮自己管理朝政。】
【那么请问齐桓公认为这个厨子的什么才能是他最为倚重的呢?】
【是因为他做饭做得好吗?】
【那当然不是了】
【而是因为这个厨子做了一件违背人伦道德的事情,而这一件事情就是为了满足齐桓公的口腹之欲,】
【这才让齐桓公觉得这个人对自己那是绝对的忠诚,所以才把自己手中的权力交给这个人去行使。】
【所以《左传》里面用曲笔所写的内容,跟管仲日记里面的内容是一模一样的!】
【他们都说易牙这个人使用了不正当的手段,获得了齐桓公的信任。】
【管子是把不正当的手段描述的很细致,而左丘明则是说,献珍馐于齐桓公,】
【而这个不正当的手段,两人其实都说了,是非常违背当时的人伦道德的。】
【所以所谓的孤立不正,所谓的《左传》没有写,在这些学者的眼中那就是不存在的。】
【《左传》不但写了,而且左丘明也承认了,管仲日记中说的这些事情。】
【他只不过是以另一种笔法去告诉你,这个小人易牙,他的上位是通过了极端的手段,至于多的他就不敢写了。】
【那么你认为,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呢?】
【第一:《左传》没有写,所以这件事情是假的!】
【第二:《左传》没有直接写,但是间接写了,他还和管仲《管子》中表述的故事相互吻合,所以这件事情是真的,这个疑点是不能够成立的。】
........
pS:
今天有点不太舒服,只能写一章了。
少更新了一章,字数在这个月会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