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用于其它研究的设备,也都被拉到了作业区,堆满了仙纪萱周围。
同时,为仙纪萱准备的超凡种子融合平台,不是超低温超导,没用维生舱,而是选择操作最机械,却更为稳妥的“背负机电接触式脊椎源能融合装置”。
其具体外观是一种类似核磁共振、ct成像一样的设备,只不过体积更大,受术者需要穿开背病号服,反躺在设备移动床上,然后被轨道送入设备内部。
设备舱内上方会降下一堆机械操作臂,以及最关键的,一条合金纳米仿真脊椎。
这根脊椎不是用来替换受术者自己生物脊椎的,要是能替换脊椎,那人人都有大龙了。
其功能是完全贴合上受术者脊柱,然后其上如针灸般的神经电位针刺入受术者脊柱,完成神经电位接触,然后以“渗析吸收”的模式,慢慢引导受术者吸收超凡种子。
超能力本质上是律法源能对主现实空间的干涉与交互作用。而律法影响现实的方式,大类上分为三种,主动影响、被动影响、人为接触。
“主动影响”又分为波动跟降临,能直接改造三千世界,大规模创造出了魔法、超能力、诡异等等。
律法“被动影响”方式,具体来说又分为“涟漪渗透”跟“回响”,蓝星人目前开发出了利用涟漪渗透方式融合超凡种子的方法,而这个方法又分为被戏称为“内服外敷”的两条路线。
“内服”就是由相关产业链,把超凡材料做成药丸,让人吞下去后,通过内源辐射的原理,由内而外的完成融合。优点是施术快,没有场地限制,吃下药丸就完事了,无声无息,受术者没有任何感觉,不影响生活工作,润物细无声。缺点是过程缓慢,可能受到各种影响,甚至吃根冰淇淋都有机率会让超能力发生异变,充满不确定性。
这个方法一般是用在低级超能力上面,毕竟低级药丸分子结构简单,简单就不容易出问题,而且就算发生异变,都是低级的了,也不可能更差。
“外敷”就要用到维生舱,将受术者泡在超凡种子源能溶液中,完成由外而内的改造,场面看上去很有邪恶生化人实验的味道……在民间也被戏称为“腌入味”。
这两种方法,当初克里斯蒂娜给仙纪萱简单提起过,因为第一集团有这方面的主业务,涟漪渗透法是拉低超能力者门槛的核心方法,走下沉市场,让普通人也能享受到超能力带来的生活便利,让外卖员、建筑工等等,也能负担得起速度、体力方面的超能力提升,更加快速简单的完成送单。
“回响”的话还没有相应的人造设施,是一种自发的宇宙自然现象,律法对环境回响是相当剧烈的,不像是“涟漪渗透”缓慢无声,某个人要是不小心碰上回响了,要么直接完蛋,要么直接获得某种好处,这种事件在民间被戏称为“奇遇”。
而如果是碰到自然界中涟漪渗透的情况话,不始终待在那个特异点中几百上万年,人根本不会有任何变化,而最大的可能是,你路过了涟漪渗透点都不会有任何感觉……“天材地宝”一般就是涟漪渗透产生的。
最后人为接触律法的方式,分为共鸣跟渗析吸收,使用共鸣方法的设备,最近才获得技术突破,属于新兴路线,渗析吸收则是最古老的超凡种子融合思路,如今其科技已经迭代到了第16代设备,也就是“背负机电接触式脊椎源能融合装置”,整个产业链已经相当成熟。
而项天孝在爱德马嘉里兹镇召唤出来的就是渗析吸收设备,但只能算是第1代,就算有万界交易所的黑科技加持,最多也就是第3代的水平。
“背负机电接触式脊椎源能融合装置”中的“背负”,意思是指受术者背后手术位这个姿势,“机电”代表的是第16代设备的核心新技术,涉及到人工智能、智能机械臂、神经电位等,再后面的关键词,就都是对这台设备的技术路线的描述……
反正民间对这种凡是在后背上做操作的技术,都一律戏称为“开背”或者“装虾线”。
现在由于仙纪萱的“虾线”更长,所以现在她用的这台设备,是完全重新设计组装改造的,很多零部件,比如那根仿真脊椎都是特别定制的,可以说这一台融合装置就是仙纪萱专用的,是在准备超凡种子“不合理主宰”的同时,由杜鸣煜带队紧急攻关开发建造出来的,现在也是老教授亲自到场上手完成的第一轮检查。
本来一般的“虾线设备”,在检查完人跟设备之后,就可以直接开始融合了,但现在仙纪萱虽然人已经被送入了设备中,但房间中一堆监控仪器,从她的心肺状态,到环境重力、星球磁场全都监控了起来,不遗漏一丝人、机器、环境的源能波动数据,完成三重冗余检查。
杜鸣煜有些紧张,自言自语道:“要是在基地里就好了,还有超凡设备能加几道保险……”
克里斯蒂娜能感觉出,现在这个场面,就像是在准备动一场纳米级的手术,要把滚油跟开水平稳安静融合到一起,不激起一丝爆炸一样,所有人都紧张无比,要是没个人开口下令开始,怕是这群人能检查一整天……叹口气,转身向身后4排操作台前的30多名研究助手们道:
“准备到什么步骤了,我这边看所有检查项目都完成了,还在等什么?”
被盯上的倒霉研究员,看向周围同伴,只能报告自己负责的项目:“……我监控的超凡种子核心,数据平稳……”
克里斯蒂娜也不是真想要问什么,只是起个话头,她问完就转向项目的主负责人杜鸣煜,道:“那我们让开始吧,再等下去,我们冰仙子状态可能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