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姜齐将进军吐蕃的旨意交到种冽手中时,这位成功接管川蜀兵权的将领,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
雪域高原不仅地势险要,更涉及复杂的民族与宗教问题,绝非单纯的军事进攻所能解决。
种冽第一时间召集麾下将领与川蜀部族首领,在雅州的军帐内展开议事,最终敲定了“以川军为主力,部族仆从军为辅助,西北骑兵策应”的多方向协同进军战略。
川军作为主力,承担着从川蜀西北部翻越邛崃山、大雪山,直抵吐蕃东部重镇康定的核心任务。
这一路线虽地形复杂,却能直接切断吐蕃与大理残余势力的联系,同时依托川蜀的后勤基地,保障物资供应。
种冽还充分调动川蜀境内的羌、氐等部族力量,组建了三支仆从军。
羌部族熟悉山地地形,负责充当向导与先锋。
氐部族擅长山地作战,协助川军攻克险要隘口。
此外,他还专门上奏姜齐,请求调西北西夏故地兵源,令其组建一支两万余人的骑兵部队,从河州出发,沿湟水流域向西推进,一方面牵制吐蕃北线兵力,另一方面接应川军主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此次进军,非为屠戮,而是为平定叛乱、保护汉藏百姓。”种冽在战前动员时强调,“各部务必协同作战,不可擅自冒进,更不可伤害无辜百姓。”
这一战略布局,既兼顾了军事进攻的威慑力,又为后续的和平治理预留了空间,充分体现了大乾“文武并治”的治理智慧。
部队筹备过程中,雪域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与极差的交通条件,成为摆在种冽面前的首要难题。
从川蜀到吐蕃东部,仅有几条狭窄的茶马古道,且常年积雪,骡马难行,一旦进入冬季,物资运输更是难上加难。
消息传到洛阳,姜齐当即作出决定,从倭国调遣倭人入川蜀,负责修建雅州至茂州的交通要道,打通进军吐蕃的生命线。
五十天后,近五万倭人抵达川蜀雅州和茂州之地。
这些倭人多为倭国流民,在大乾官员的组织下,分成数十个施工队伍,手持铁锹、镐头,开始在崇山峻岭间修路。
雅州和茂州的进入吐蕃的路段,多为悬崖峭壁,倭人们腰系绳索,在半山腰开凿道路,不少人因失足坠落而丧命,却也咬牙坚持。
他们深知,若能修好这条路,不仅能获得大乾的粮食与钱财赏赐,更能为家人谋得一条生路。
与此同时,种冽在沿途设立了数十个补给站,构建起骡马运输和人力背运的多式补给线。
从川蜀内地征集的两千余匹骡马,负责将粮食、火炮弹药等重型物资运至前沿补给站。
让倭国人与仆从军则组成背运队,每人背着数十斤的干粮、药品,沿着修好的道路,将物资转运到更前线的部队手中。
为应对高原严寒,姜齐还特意从江南调运了大量御寒衣物与药材,确保战士们在雪域高原能保持战斗力。
尤其是画了图纸,让军械司做了不少的高压锅。
经过两个月的努力,雅州至茂州的道路基本贯通,补给线也逐步完善。
当第一队骡马将粮食运到川军先锋部队的营地时,战士们激动地欢呼起来,这条用汗水与生命铺就的道路,不仅解决了物资运输的困境,更坚定了大家进军吐蕃的信心。
在军事筹备的同时,姜齐始终强调“和平推进为首要目标”,他深知,若想真正平定吐蕃,必须获得当地百姓的认同,而非单纯依靠武力征服。
为此,姜齐下令李彦仙专门成立“吐蕃参谋室”,又将熟悉少数民族事务的杜迁调入其中,负责整理吐蕃的风俗习惯、宗教教义等资料,为后续的治理与军民相处做好准备。
杜迁带领参谋室的官员,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走访了川蜀境内的吐蕃移民,详细记录下吐蕃的饮食禁忌、节日习俗、宗教信仰。
比如吐蕃百姓信奉藏传佛教,不可随意触碰佛像与经幡。
吐蕃贵族重视礼节,见面需行献哈达之礼。
普通百姓以青稞、酥油茶为主要食物,忌吃狗肉、马肉等。
他们还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翻译成吐蕃文,印刷成册,发放给每一位将士,同时开展针对性训练,教将士们说简单的吐蕃语,学习吐蕃的基本礼仪,了解吐蕃佛教的基本常识,确保将士们在与吐蕃百姓接触时,能做到尊重与包容。
此外,姜齐还组建了多支宣传队与教导队,提前进入吐蕃东部的汉藏杂居区开展劝和工作。
宣传队的官员们手持用汉藏两种文字书写的告示,向当地百姓宣讲大乾的政策。
“大乾进军吐蕃,是为了铲除西夏、辽余孽,大理兵马,保护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凡主动归附者,无论汉人还是吐蕃人,一律平等对待,吐蕃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大乾一律尊重,绝不干涉。”
教导队则深入村落,帮助百姓开垦荒地、修建房屋,为贫困家庭发放青稞种子与救济粮。
在吐蕃东部的一个村落里,宣传队的官员看到一位老阿妈因无粮可吃而饿倒在地,立即拿出随身携带的酥油茶与青稞饼,喂给老阿妈。
老阿妈感动得热泪盈眶,拉着那教导员的手说:“金珠玛米!从未见过的金珠玛米!我愿用自家姑娘做成阿姐鼓,做成唐卡,为金珠玛米祈福!”
“啊?这万万不可!”教导员可是知道阿姐鼓那些东西是什么,连连劝阻,“这边佛不好,且等我们的活佛来了,你们再去庙里拜!”
这些劝和工作,为大乾军后续进入吐蕃腹地,赢得了不少百姓的支持与认同。
当种冽率领的川军主力踏上雅州至茂州的新修道路,向着吐蕃东部推进时,他们不仅带着精良的武器与充足的物资,更带着大乾对吐蕃百姓的尊重与和平的期望。
雪域高原的风雪虽依旧凛冽,但大乾军的到来,已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和平的曙光。
一场以军事为保障、以文治为核心、以和平为目标的进军,正有条不紊地展开,而吐蕃的命运,也将在这场进军中,迎来新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