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绣一声令下,随即一个下人便走了进来。
邹氏见状,咬了咬牙,转身离去。
邹氏在心里暗暗骂道:“张绣,你竟如此不识好歹,既然如此,我自会找到比你更好的男人!到时候,你可别后悔!”
第二日,贾诩奉命来至张尘大营。
张尘听闻张绣有使者到,心中大喜,连忙命人请进。
一见来人,张尘神色一凛,心中又惊又喜,但还是强行遏制住了心情,面色依旧无一丝波澜。
【姓名:贾诩】
【拥有词条:绑·毒士(红),算无遗策(金)、明哲保身(金)、谨小慎微(金)】
【绑·毒士(红)】:你的计策大多阴险毒辣,有伤天和,但不伤文和。
【算无遗策(金)】:你的策划精密准确,从无失算。(更容易看破敌人计谋,大幅提升计策成功率)
【明哲保身(金)】:你事事处处保全自身,一切皆以自身安全为要。
【谨小慎微(金)】:你行事谨慎,思虑万全,从不做没把握的事情。
不愧是“毒士”贾诩,果如传闻一般。
张尘看向贾诩,问道:“不知先生尊姓大名,今日到此,所为何事啊?”
贾诩道:“在下贾诩,字文和。奉我家将军之命,特来拜见丞相。”
“哦?是张绣派你来的?”张尘道,“那便说说你的来意吧。”
贾诩听罢,上前拜施一礼,道:“丞相武威赫赫,掌天下之权柄,承天受命,我家将军仰慕已久,今愿率宛城军民官吏,降于丞相,望乞纳之!”
“哦?”张尘听罢,顿时大喜道:“张绣愿意归降?”
“正是。”贾诩眼珠一转,笑道:“我家将军感念当日在洛阳,丞相活命之恩,思慕报偿已久。将军说,他居宛城,并无逐鹿之心,今丞相前来,正当报答昔日之恩,愿率八万将士归于丞相,但凭驱策。”
张尘心下暗笑。
他自是知晓,贾诩言语之中的水分。
当日,十八镇诸侯联军攻破虎牢关,张绣引军救援张济,最终,张尘放走了二人,并劝说张绣脱离董卓。
那次会面,张尘便知张绣是个重情重义之人。自己当日有恩于他,他愿归顺也在情理之中,但张绣此人心性桀骜,自己若不在他面前展现出绝对的实力,他断不会如贾诩所说,对自己生出什么仰慕之意。
不过,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张绣愿降,可不动刀兵,拿下宛城。
这对张尘来说,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张绣归降,自己又添一员虎将,还有贾诩这位智谋之士,更有八万将士,此行可谓是收获满满。
待安定了宛城之后,便可直扑函谷关,到时,关中千里沃土,都将尽归自己掌中!
想到这,张尘会心一笑,道:“文和先生带来如此的好消息,本相心中甚慰。本相在邺城,便早已听闻先生大名,知先生智计过人,算无遗策。本相欲扫平天下,匡扶汉室,成不世之功,正缺先生这般人才,不知先生可愿留下,日后为朝廷效力?”
贾诩听罢,道:“承蒙丞相抬爱,但在下早年依附董卓,有罪于天下,今从张绣将军,事事言听计从,在下实不忍弃之。”
张尘笑道:“张绣既降,日后亦是朝臣,先生可与之同朝为官,一同为天子效力,岂不美哉?”
贾诩只道:“丞相抬爱,在下需禀明将军,再行答复丞相。”
“嗯,功利面前仍不忘其主,先生高义也。”张尘赞道,“既如此,还请先生回禀张绣将军,就说本相在此恭候,等他来归。”
“丞相放心,在下必如实回禀。”
说罢,贾诩转身离开。
张尘微笑,心中已暗自有了盘算。
贾诩一生谋己,向来都是追求自身之利,以他的眼界,断不会看不出如今天下,谁为至强。今日他这番说辞,也不过是为了在自己面前展现他忠义的一面罢了。
只要张绣来归,贾诩也必会归附,自己帐下虽不缺谋士,但是这位“毒士”,哪怕不用,也不能为他人所得!
第二天,贾诩果然信守约定,引张绣前来相见,张尘闻之,亲自至营门相迎。
“罪将张绣,拜见丞相。”张绣入得帐中,当即向张尘下拜。
张尘连忙将他扶起,道:“将军何出此言?你受朝廷敕封为宛城令,多年以来,牧守宛城,尽心尽力,何罪之有?”
张尘说着,笑意盈盈地看向张绣。
张绣不由一怔。
是啊,他自己似乎都已忘记,这“宛城令”一职,可是天子下旨赐封的。
当年,正是张尘在天子面前为众人请功请赏。而张尘也没有忘记张绣,将他调走洛阳兵马之事,也作为功绩表奏一番,甚至说正是张绣迷途知返,及时调走洛阳兵马,诸侯联军才能不费吹灰之力攻下洛阳。
张绣此时心中,更是感念,于是拜道:“丞相大人当日之恩,末将无以为报,今愿携宛城全体军民将士,归于丞相。”
张尘闻言大喜,忙道:“将军有报效朝廷之心,天下之幸也!我今封你为扬武将军,宛亭侯,率领所部兵马,仍驻宛城。”
“谢丞相厚恩!”
张绣闻言,亦是大喜过望,连忙拜谢。
“敢请丞相移步入城,容末将一尽地主之谊。”
张尘点了点头,遂从张绣之言,即令整军起行,直奔宛城。
张尘带周平、高顺二人,及一千“陷阵营”甲士入城屯扎。其余兵马,则皆由颜良、文丑二将统辖,屯于城外。
张绣着人设宴款待张尘,并送了大量酒肉至张尘军中,以作劳军,不在话下。
晚上时分,张府内宅,邹氏闻听前厅丝竹管乐之声大作,不禁疑惑,忙唤侍女来问缘由。
侍女答道:“这是将军在府上,设宴款待丞相大人。”
“丞相?”邹氏一惊,道:“可是……那位冀州牧,张尘?当年在虎牢关,放过了老将军的那位?”
“正是。”侍女道,“据说,丞相大人今年还不到三十岁,便坐上如此高位,真是年轻有为啊!”
丞相?张尘?
不到三十岁……
年轻有为?
邹氏嘴角微微上扬,脸上浮现出邪魅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