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没想到,临行之前,郡守府周围的百姓们自发组织了答谢宴,说是为了感谢皇上以身试药。
一大早的,这万民书就送进了郡守府。
正带着众臣一起用早膳的赵凛好笑的瞄了沈韫一眼,“沈大人,一别数年倒是长进了,学会拍马屁了,就是俗套了点。”
沈韫一口粥差点噎嗓子眼里,忙站起来道:“回皇上,臣真的不知情。”
见此,带着万民书进来的沈韫副手,忙跪下道:“回皇上,这是济南的乡绅们为了感念皇上自发组织的,他们还自费设了晚宴,想邀请皇上与诸位大臣们晚间与民同乐。”
沈韫神色变得极为难看,他看着向来靠谱的副手怒斥道:“大胆,皇上的安危重于一切,怎可随意在外吃食,再者,老崔,你这是先斩后奏,以民意要挟皇上吗?”
崔敏吓得差点瘫在地上,忙磕着头解释说不是。
他就是觉得这是个好事,想要趁机邀个功,在皇上面前表现一下而已,怎么就落得这么大两顶帽子。
作为沈韫用了最久的副手,他早就知晓,沈韫这次是要跟着皇上回京的。
那到时候郡守的位置空出来,总得有人顶上,若他这时候能讨得皇上欢心,那这郡守之位定然便是他的。
所以在济南几个乡绅来奏请此事时,他才故意瞒了下来,打算在皇上临走前,给皇上一个惊喜。
这怎么跟他想得不一样呢?
他偷偷抬头看沈韫的脸色,满脸的失望和恨铁不成钢。
总觉得好像搞砸了一件大事。
沈韫叹口气,认命的开口道:“皇上,自臣来到山东后,老崔一直跟在臣身边,这么多年来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所以今早议事时,臣才提议由他接替臣的郡守之职,只是如今看来,他的心性还是需要磨练,郡守之位,皇上还是令择贤能吧。”
一旁的崔敏冷汗直冒,心下焦急,却是一句话都不敢说。
不过就是随口答应了乡绅们的庆功宴邀请,就被沈韫阻断了前程,他辛苦帮扶十几年,难道连这点错误都不可原谅吗?
一念之间,多年忠心已经藏了怨,淬了毒。
赵凛思索片刻道:“明日启程,今晚摆个庆功宴和百姓们乐一乐倒也无伤大雅,只是为免意外,这事就交由沈大人和蓝将军去操办吧,你俩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沈韫蓝泽得令,起身应下。
一旁的王朔也站起来,“皇上,臣也去。”
赵凛瞅着他那见风就要倒的身板,蹙眉道:“你膝盖还没养好呢,去折腾什么?”
王朔不服,“谁能比臣更了解皇上的喜好,这事交给他们办,臣不放心,再者皇上的安全乃重中之重,蓝将军虽好,但太仁慈了。”
赵凛白他一眼,就你好。
“你夸自己就夸自己,别牵扯人家蓝将军,不嫌累你就去,省的朕看到你眼疼。”
王朔撇撇嘴,小汤圆自从回来后对他都不温柔了,但没有否认他的话呢。
王朔得意的瞥了一旁的霍青一眼,一瘸一拐的跟着沈韫和蓝泽出门了。
身后传来赵凛的嘱托声,“办的像样点,正好朕有事宣布。”
“是。”
*
庆功宴最终摆在了济南城一处极大地空地上。
据沈韫所说,这片地方原本是打算用来让百姓们做点小生意的,谁家的肉多了,菜多了,果子收获了都可以拿到这里来售卖。
只是还没来得及建,洪水和瘟疫就先后而至了。
赵凛极为欣赏的看向沈韫,“沈爱卿,彼之才华远超朕所期。”
沈韫当即被夸的脸红起来。
杨枞顿时疑惑道:“沈大人,我刚济南城内坊市并立,为何还要单独辟出这一区域?”
因为不分贵贱的遍邀了全城百姓,所以此时已能看到不少行人或马车往这片围起来的空地上赶来。
赵凛乘着夜风,带着近臣们往前走,旁边的沈韫低声道:“杨大人观察仔细,但想在市里做生意光买卖或租赁房屋就是一大笔开销,如今大盛律法严明,坊市必须严格区分,所以百姓们想要自己搭个小摊子卖点东西反倒没了地方,所以沈某才有此想法。”
赵凛赞赏的点头,真是不错,这做法搁到以后那就叫地摊经济,乃是盘活市场经济的最后一里路。
沈韫一个世家子能想到这一点,说明真的把百姓放进了心里。
赵凛补充道:“朕看这片区域极大,只摆市集有些浪费,不如再开拓出一些蹴鞠场、捶丸、角抵、射箭之类的场所,免费向百姓们开放,让他们空了也来玩耍一番。”
杨枞不解,“可是皇上,这样就需要造成人员物资的浪费,特别是箭镞,更应该用在战场上才是。”
赵凛:“那你不妨换个角度,因为需要管理这么一大片市集,所以就需要固定的人手,这些人员无论是选拔而来,还是花钱雇佣而来,都解决了他们的生计问题,一个人背后就是一个家庭,家庭稳固了,大盛才会稳固。”
沈韫和杨枞眼中同时划过一抹亮光,他们看着走在前面的赵凛,同时涌起一种前所未有的庆幸。
历来心怀志向的能臣最怕的就是遇到昏君。
但他们是幸运的,赵凛是前所未有的明君。
赵凛的声音还在夜空中飘荡,“当然,这具体执行起来,还是会有许多问题的,但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朕现在需要的就是大量能够解决问题的人才。”
几人还未明白过来。
赵凛一抻前襟,坐在了象征大盛权势的最高位置上。
从霍青和王朔开始,无数人在灯光点点中,向他跪拜。
“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凛抬手,“平身。”
接着,又是赵凛的声音,“沈韫,杨枞,接旨!”
两人立即出列,“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