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巨龙现身,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时,连一向沉稳的刘备都微微睁大了眼睛,关羽虽然没进来,却也在影厅外听到了巨龙的咆哮声,丹凤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林昼则紧紧攥着林夜的手,虽然有些害怕,却还是睁大眼睛盯着银幕,舍不得错过任何一个画面。
林夜坐在中间,看着身边这些来自千年前的亲人,此刻正沉浸在现代光影技术营造的奇幻世界里,心中有种奇妙的感觉。他能感知到影厅内观众们的情绪能量——惊讶、紧张、兴奋、感动,这些情绪汇聚成一股无形的浪潮,轻轻包裹着每个人。而身边亲人们的能量场,也在这浪潮中微微波动,带着新奇与探究。他忽然觉得,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有些东西是共通的——对精彩故事的喜爱,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对视觉震撼的本能反应。
电影散场时,已是华灯初上。商场外的路灯亮起,霓虹灯闪烁,夜晚的都市显得格外繁华。大家一边往外走,一边热烈地讨论着剧情。
“那巨龙虽为幻象,但其威势,倒有几分当年战场上遇到的猛兽的样子。”关羽听了大家的描述,难得地评价了一句。
“最后那场大战,阵法变换得颇有章法,可惜主帅太急功近利,冲锋过前,犯了兵家大忌,若是我来指挥,定不会如此。”赵云从军事角度分析道。
“俺觉得那个黑甲将军不错,打仗够猛,有俺当年的风范!”张飞显然对电影里的武将情有独钟。
林昼则还在兴奋地比划着法师施法的动作,蹦蹦跳跳地说:“哥哥,我以后也能学那种会发光的法术吗?我想召唤出小恐龙!”
林夜忍俊不禁,笑着说:“那种是特效,哥哥学的法术和这个不一样。不过,只要小昼好好努力,以后也能变得很厉害,说不定能召唤出比小恐龙更厉害的东西呢。”
回到小院时,已经快八点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充实的快乐。夕桐早已准备好了清淡可口的夜宵,小米粥、凉拌黄瓜、小笼包,都是大家爱吃的。诸葛亮摇着羽扇,坐在院子里等他们回来,听着大家七嘴八舌地讲述一天的见闻——张飞说过山车有多刺激,黄忠抱怨碰碰车“不够过瘾”,刘备感慨电影“技艺高超”,林昼则抱着毛绒熊,叽叽喳喳地说自己赢了多少游戏币。诸葛亮脸上始终带着温和的笑意,偶尔还会提问,让大家说得更起劲。
“今日所见所闻,确实令人大开眼界。”刘备喝了一口小米粥,感慨道,“后世百姓的生活,竟如此丰富多彩,比我们当年想象的还要好。”
“然也。”诸葛亮点点头,目光扫过众人,“知其乐,方能更好地守护其乐。今日之游,不仅是休憩,更是一种修行——了解这个时代的美好,才能明白我们守护的意义。”
林夜坐在一旁,听着家人们的讨论,看着他们脸上放松的神情,心里被一种满满的幸福感充盈着。这些看似普通的娱乐活动,对于他们这群跨越时空而来的人来说,是弥足珍贵的体验,是连接他们与这个时代的纽带。正是这些平凡的快乐,让他们在面对“龙渊”这样的威胁时,有了更多坚持下去的勇气。
洗漱完毕后,林夜把林昼哄上床。小家伙几乎是一沾枕头就睡着了,怀里紧紧抱着那个巨大的毛绒熊,嘴角还带着甜甜的笑,似乎在做着和巨龙、法师有关的美梦。林夜坐在床边,看着弟弟熟睡的脸庞,回顾着这一天的经历——过山车的刺激、漂流的清凉、电影的震撼,还有商场里帮助小女孩的小插曲,每一幕都充满了鲜活的生活气息。
他知道,这样平静快乐的日子或许只是暂时的,“龙渊”的威胁还在,安全局的调查也从未停止。但他更加确信,无论未来是风平浪静还是波澜壮阔,只要能和家人在一起,能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温暖与平凡,他就拥有了无穷的力量。在睡意降临前,林夜轻轻握住林昼的小手,在心里默默许诺:会一直守护下去,守护这份跨越时空的亲情,守护这个让他们能够安心体验平凡快乐的世界。
游乐场归来的余韵,像浸了蜜的糖霜,在小院的每个角落缠了整整三日。晨光刚漫过院墙,林昼就抱着那只半人高的棕熊毛绒玩具在院里打转,熊耳朵蹭着他的脸颊,蓬松的绒毛沾了些晨露,亮晶晶的。他逢着早起的黄忠便扬着下巴说“黄爷爷用神枪法赢的”,见了浇花的邹善又凑过去重复一遍,连张飞蹲在门槛上磨他那柄改装过的合金刀时,小家伙也抱着熊凑到旁边,把熊爪子往刀鞘上碰了碰,奶声奶气地强调:“这是打靶赢的,不是买的!”
张飞听得乐了,放下手里的磨刀石,一把将林昼举过头顶,粗粝的手掌托着他的小屁股:“可不是!当初你黄爷爷那几枪,枪枪都中靶心,吓得那游乐场的老板都直拍大腿,说从没见过这么准的老爷子!”说着,他又想起过山车俯冲时的快感,胸膛里像还揣着团火,忍不住拍了拍黄忠的肩膀:“老黄,要不咱再去一次?那过山车往下冲的时候,风都往耳朵里灌,比当年在战场上骑马冲锋还过瘾!”
黄忠正给院角的月季松土,闻言直起腰,用袖子擦了擦额角的汗,瞪了张飞一眼:“你当老夫跟你一样精力旺盛?我还得留着这把老骨头,教小昼射箭呢。他昨日刚学会拉弓,今日得盯着他把姿势练标准,可不能半途而废。”说罢,他指了指墙根立着的那把小号木弓,弓弦上还挂着块用来矫正姿势的小木牌,“再说了,那游乐场人多眼杂,去一次见识见识就够了,哪能总往那种地方跑。”
张飞撇了撇嘴,把林昼放下来,又挠了挠头,倒也没再反驳——他心里也清楚,黄忠是真把教林昼射箭当正经事,半点不含糊。小院里的槐树叶被风一吹,簌簌地响,混着林昼的笑声、张飞的念叨、黄忠的叮嘱,连空气都透着股暖融融的快活劲儿。
第四日清晨,天还没亮透,林夜就已经站在院中央晨练了。他穿着一身宽松的棉质运动服,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垂在身侧。近日从那本泛黄的古籍《静思录》和玉璧中领悟的“宁静”意念,正顺着他的呼吸,一点点融入精神力的流转里。他缓缓闭上眼睛,指尖的气息渐渐变得绵长,像是与周围的晨光、微风、槐树叶的轻响都缠在了一起。
起初,精神力还带着些少年人的躁动感,在经脉里流转时总有些急促,可随着“宁静”意念的渗入,那股力量慢慢变得平稳,像山间的溪流,顺着沟壑缓缓淌,没有半点阻滞。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感知正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变得细腻——院墙外传来的环卫工扫地的沙沙声,五十米外小区门口早点摊飘来的油条香气,甚至连空气里尘埃飘落的轨迹,都能在脑海中勾勒出模糊的轮廓。
这种感知力的提升,远比单纯的力量增长更让他惊喜。他试着将精神力向地面延伸,竟“听”到了老槐树根须在泥土里缓慢生长的“脉搏”——那是一种极其微弱的、富有节律的震动,每一次跳动,都带着生命的韧性;再往下探,又捕捉到泥土下几只冬眠小虫的气息,它们蜷缩在巢穴里,呼吸轻得像羽毛,却依旧透着鲜活的生命力。
“哥哥,你的手在发光!”
清脆的声音突然响起,林夜猛地回神,睁开眼时,就见林昼抱着毛绒熊跑了过来,小手指着他虚按在身前的双手,眼睛瞪得圆圆的,满是惊奇。他低头一看,果然,掌心周围萦绕着一层极其淡薄的柔和白光,那光芒像薄雾一样,若不仔细看,几乎会以为是晨光的错觉。但他心里清楚,这是精神力高度凝聚,又与周围环境达成和谐共鸣后,才显现出的外在形态——就像水滴汇聚成河,终于映出了天光。
“不是发光,是气息更平稳了。”林夜轻轻散去掌心的能量,白光瞬间消失,他伸手摸了摸林昼的头,指尖触到小家伙柔软的头发,“这是心境变平和后,自然出现的变化,不是刻意练出来的。”
廊下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林夜抬头望去,邹善正站在那里,手里拿着一件叠好的外套。他看着林夜,眼中闪过一丝欣慰,那目光像温水,带着不加掩饰的认可。作为最早察觉到林夜精神力特质的人,他比谁都清楚,这种“内敛圆融”的气息有多难得——从前的林夜,身上总带着股少年人的锐气,精神力也像出鞘的剑,锋芒毕露;可现在,那股锐气收了回去,取而代之的是沉静的力量感,就像藏在鞘里的剑,看似温和,却藏着更深的锋芒。
“晨练完了就把外套穿上,今早风大,别着凉。”邹善把外套递过来,声音依旧平稳,却多了几分暖意。林夜接过外套,点了点头,牵着林昼的手,一起往屋里走——早饭的香气已经飘了出来,是米粥和煎蛋的味道,混着咸菜的咸香,勾得人肚子直叫。
早饭后,刘备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翻着夕桐写好的采购清单,突然提议:“今天天气好,不如咱们一起去附近的超市采购,顺便体验一下现代的市集日常。”他话音刚落,林昼就第一个举着手欢呼,连一直坐在旁边看书的关羽都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好奇——自从来到这个时代,他大多时候都待在小院里,对“超市”这种现代场所,只听夕桐提起过,还没真正见过。
张飞更是拍着大腿应和:“好啊好啊!正好去看看,这后世的人都吃些什么,是不是比咱们当年的军粮强!”
一行人收拾妥当,便步行往超市去。超市离小院不远,也就十分钟的路程,沿途能看到穿着校服的学生背着书包上学,提着菜篮的老人慢悠悠地走,还有骑着电动车的年轻人匆匆驶过,车筐里放着刚买的早餐。刘备走在最前面,时不时停下来,指着路边的店铺给关羽、黄忠讲解:“这家是便利店,二十四小时都开门,想买些小东西很方便;那家是水果店,里面的水果来自全国各地,还有不少是国外运过来的……”
走到超市门口,林昼就被入口处的糖果区和玩具区吸引住了。货架上摆满了五颜六色的糖果,有裹着金箔纸的巧克力,有做成小动物形状的软糖,还有装在玻璃罐里的水果硬糖,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来,在糖果上镀了层光,看得他眼睛都直了。他拉着林夜的手,小脑袋左看右看,一会儿指着货架上的变形金刚问“那是什么”,一会儿又拿起一盒包装精美的糖果,抬头问“这个能吃吗”,活像只刚进大观园的小松鼠。
张飞则径直走向了生鲜区。一看到水箱里游动的活鱼,他就凑了过去,手指隔着玻璃戳了戳,看着草鱼在水里摆尾,忍不住啧啧称奇:“这鱼还活着呢!咱们当年在军营里,想吃口活鱼,得自己去河里捞,遇上旱季,连水都少,更别说鱼了。”再往前走,看到冰柜里整齐排列的肉类,有切好的五花肉,有分装的鸡胸肉,还有裹着保鲜膜的牛排,他更是惊讶:“这些肉都处理好了,拿回去就能做?也太方便了!哪像咱们当年,想吃肉还得看季节,冬天只能吃腌肉,夏天还得担心肉坏了。”
黄忠在粮油区停了下来。他拿起一袋真空包装的精米,用手掂了掂,又凑到眼前看了看包装袋上的配料表,眉头微微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