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善听后,不禁感叹道:“善哉善哉,如果真的如方少侠所言,那可真是幸运之至啊,不仅是张小凡个人的幸运,更是天下苍生的幸运。”
方林接着说道:“现在一切都要看张小凡自己的想法了,只要他能够放下对普智大师的仇怨,那么他就一定能够回归正途。”
普善的眼睛突然变得明亮起来,他当然知道师弟普智临死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得到张小凡的原谅。
也正因如此,尽管普智已经圆寂,但他的心中却仍然留存着一丝执念,使得他无法真正往生。
方林决定暂时留在天音寺,平日里没事的时候,他就会和普善大师一起闲聊。
在一次闲聊中,普善感慨地说道:“普智师弟啊,他实在是太过执着于力量了,以至于最终酿成了如此大的孽障。”
方林深吸一口气,缓声道:“大师,我认为普智大师才是真正的智者,且听我慢慢道来。”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这世上的修炼之法,无论是哪一派,其根源都在于对天地自然的感悟。然而,这种感悟并非人人都能达到,它需要极高的天赋和机缘。”
普善微微点头,表示认同。
方林继续说道:“普智大师之所以能够触摸到整个修炼界的核心秘密,正是因为他在这方面有着超乎常人的天赋和机缘。”
普善的眉头微微一皱,似乎有些不解。
方林见状,解释道:“大师,你可曾想过,为何各派的修炼之法都有所不同?这其中固然有传承和流派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各派的祖师在顿悟之时所领悟到的天地自然之道不同。”
普善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方林接着说道:“就拿青云门来说,青云祖师在幻月洞府中顿悟出太极玄清道,这是他对天地自然之道的独特感悟。而贵派的大梵波若,则是在无字玉璧下顿悟而来。”
普善插话道:“这与佛道合一有何关系?”
方林微微一笑,道:“大师,这正是关键所在。各派的修炼之法虽然不同,但它们都是对天地自然之道的一种阐释。
而佛道合一,则是要将这些不同的阐释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更为全面、更为深刻的对天地自然之道的理解。”
普善的眼睛微微一亮,似乎明白了一些。
方林继续说道:“普智大师能够触摸到这个核心秘密,说明他已经意识到了佛道合一的重要性。
他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天音寺的大梵波若,更是一种能够涵盖所有修炼之法的更高层次的道。”
这个天下的修炼体系有两种,一种源自南疆,是由玲珑娘娘所传,但关于玲珑娘娘是从何处得到这种法门的,我就不得而知了。
而另一种则源自中原,它的源头便是那神秘的天书。
普善听闻后,疑惑地问道:“天书?那是什么东西呢?”
方林解释道:“天书共有五卷,第一卷乃是当年黑心老人的看家本领;第二卷如今存于鬼王宗;第三卷刚刚问世,也就是鱼人死泽中的那个天帝宝库里面;第四卷则在你们天音寺;而最后一卷,就在青云门。”
普善闻言,满脸惊骇之色,惊叫道:“魔教竟然有两卷天书!”
方林点点头,继续说道:“不错,第三卷天书已被鬼厉,也就是张小凡所得。”
普善叹息一声,念道:“阿弥陀佛,这可真是劫数啊!”
方林见状,安慰道:“不必如此悲观,事情并没有那么严重。张小凡本心向善,他在鬼王宗也只是为了救回碧瑶而已。若不是当年道玄多此一举,恐怕也不会有这么多事情发生。”
普善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问道:“你说第四卷天书在我们天音寺,可为何我们却一无所知呢?”
方林微微一笑,答道:“这第四卷天书,其实就是那无字玉璧。”
普善双手合十,念了一句佛号:“阿弥陀佛,方施主,贫僧此次前来,的确是为了这第四卷天书。”
方林嘴角微扬,露出一抹笑容,说道:“这是自然,若不是为了这天书,我又何必大费周章地赶来呢?”
普善点了点头,说道:“阿弥陀佛,多谢方施主解惑。”
方林摆了摆手,说道:“罢了,我也知道你心中有些不快,不过你放心,我要这卷天书也并非白要。”
普善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问道:“哦?方施主此话何意?”
方林微微一笑,解释道:“我此次前来,不仅是为了天书,更是为了解决南疆的祸患。只要我能将南疆的问题解决,你给我一卷天书,应该不过分吧?”
普善心中一动,连忙问道:“南疆祸患?南疆究竟发生了何事?”
方林脸色一沉,缓缓说道:“你可知道焚香谷的职责所在?你对焚香谷又了解多少呢?”
普善略微思索了一下,答道:“贫僧大致知晓一些,但具体细节并非十分清楚。”
方林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南疆的玲珑娘娘,具体修行何种法门我并不知晓,但她却创造出了一个比当今世上所有人都要厉害的怪物。”
普善心中一惊,脱口而出:“可是那兽神?”
方林点了点头,肯定地说道:“没错,正是兽神。”
普善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喃喃自语道:“这我倒是有所耳闻,据说焚香谷便是为了抵御那兽神而存在的。”
方林嘴角微扬,露出一抹轻蔑的笑容,嘲讽道:“就云易岚那点能耐,还妄想抵御兽神?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兽神的存在犹如瘟疫一般,侵蚀着南疆十万大山里的动物,使它们遭受魔化,丧失理智。而焚香谷所谓的抵御,不过是在与这些被魔化的动物周旋罢了。”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至于你口中的那个兽神,实力可是极其恐怖的,恐怕只需动动一根手指,就能将焚香谷轻易抹去。”
普善闻言,面露惊愕之色,追问道:“你怎么会如此清楚?”
方林嘴角的笑容愈发得意,解释道:“因为兽神已经被我用一种秘术流放到其他空间去了。”
普善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问道:“你的意思是说,兽神已经不存在了?”
方林点点头,肯定地回答道:“正是如此。你觉得我立下如此大功,看你一卷天书应该不过分吧?”
普善如释重负地舒了一口气,感叹道:“若是真能如此,就算把天音寺给你也未尝不可啊。”
方林微微一笑,说道:“我的目的已经告诉你了,天书第四卷的有缘人是张小凡,我不过是想借这个机缘罢了。”
说完,方林便在天音寺耐心地等待着张小凡的到来。时光荏苒,一个多月转瞬即逝。
终于,张小凡来到了天音寺。他的步伐显得有些轻盈,仿佛放下了心中的某种重担,整个人都透着一股轻松自在的气息。
普善将张小凡引至普智的坟前,便转身离去,留下张小凡独自一人静静地伫立在那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整整一天一夜,张小凡始终没有挪动一步,仿佛与那座孤坟融为一体。
普善和方林则站在远处,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普善感慨地说道:“师弟一生行善,最终遇到了张小凡,也算是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方林点头应道:“是啊,张小凡放下了对普智的爱,也放下了对他的恨,如今的他,才算是真正地放下了过去的一切。”
普善若有所思地说:“如果张小凡能够加入我们天音寺,十年之后,他必定会成为一代高僧。”
方林闻言,轻笑一声道:“你就别做梦了,什么好东西都想据为己有。别忘了,他还有碧瑶呢。”
普善微微一笑,并未反驳,只是继续凝视着张小凡的身影。
一天一夜之后,张小凡终于缓缓起身,他的步伐显得有些沉重,仿佛背负着整个世界的重量。他漫无目的地漫步在天音寺中,不知不觉间,来到了那座无字玉璧前。
当他的目光触及玉璧的瞬间,整个人突然愣住了,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定在了原地。这里似乎有一种神秘的吸引力,让他无法抗拒。
方林见状,转头对普善说:“要不要过去看看?这种机缘可是可遇不可求的啊。”
普善看着方林,缓缓说道:“不了,这是张小凡的机缘,也是我天音寺欠下的他的因果。”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仿佛已经做出了决定。
然而,方林并没有理会普善的话,只见他身形一闪,如飞鸟般轻盈地跃上飞剑,朝着张小凡所在的方向疾驰而去。眨眼间,他便消失在了普善的视野之中。
当方林再次看到无字玉璧时,他停下了脚步,远远地站在一旁,静静地凝视着张小凡。他没有靠近,也没有打扰,只是默默地守护着这个正在经历重要时刻的人。
时光荏苒,十天过去了。这十天里,张小凡一直静静地坐在无字玉璧下方,宛如一座雕塑般一动不动。而方林则在不远处默默地等待着,没有丝毫的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