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旁人敢这般大胆出言,他必会训斥出声。
可偏偏。
说这话的是赢战。
而且还关乎寻仙之事。
不由得。
始皇帝多了几分耐心。
“战儿,为何你有此提议?难不成,还有比阴阳家更适宜的 人选?”
赢战平静做礼。
“启禀父皇,出海寻仙无人敢有绝对把握,但儿臣曾于梦中得遇仙人,想来仙缘更浓,若由儿臣指派人选,或许更 胜阴阳家。”
“此番提议,皆为寻得仙人,为我大秦着想,还请父皇明鉴。”
听着这番言语。
始皇帝也不由得被打动了几分。
奈何事关重大。
他未必即刻定论,只是应允了公输仇参建之事。
赢战见状也知进退。
一切已经落定,眼下再无要事,就此告退,获赐黄金万两。
待到走出章台宫。
赢战所经之处,禁卫宫仆们无不崇敬。
神色也渐渐平和放松。
就在这大事暂定之际。
脑海中,再度响起了空灵之音。
【叮!恭喜宿主传扬学术,得到百姓敬服,大秦国运上升,血脉开发度提升7%!】
【叮!恭喜宿主,血脉开发度达到28%!】
接连响起空灵之声。
赢战只觉浑身气血涌动,力量宛如热流奔腾,每条经络都充斥着恐怖能量,舒适感遍传全身!
即便没有出手。
他也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力量更强,胜过先前一倍有余!
静立几息。
脚下竟是能清楚感觉到轻微颤动!
各处的哨卫都在感知之中!
只有对于力量掌控到了相当地步,且本身具有无比恐怖的能量,才有这种敏锐感知!
虽然没有解锁新的能力。
但这种巨大的力量提升,已经让赢战感到了欣喜。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
大秦国运果然再度提升了啊。
得民心者得天下。
这话真是至理名言。
前世的历史中。
随着始皇帝仙逝,大秦分崩离析,表面看起来,是这位镇压当世的帝王之后,其余人根本掌控不了如此庞大的帝 国 !
实则。
是失了民心。
胡亥的暴虐,使得天下子民接连起义,加速了大秦帝国的崩塌!
若是换做他人,未必只会有短短几年延续。
眼下。
大秦国运不断上涨,近来更是得了民心,那注定的崩塌,已经在渐行渐远!
历史已经改变!
终于小有成效。
赢战久违地感到了一丝欣喜。
虽未来得及目睹,他也能想象到城中百姓的激动,天下各处传开兴办学宫之事,必将让大秦江山稳固几分! 再度迈步前行。
眼前却是出现了一位将军,疾步赶来!
正是章邯!
一眼远望。
看着那略显急切的脚步,赢战眼底闪过猜测。
章邯正疾步前行。
见到七公子迎面走来,立刻做礼。
“参见七公子。”
赢战微微点头,也未多问。
身为皇裔。
更要知晓何事该问,何事不该问。
章邯作为影密卫统领,只听帝命,负责的都是机要之事,任何人若是打听,便是犯了大忌。
两人将要各自离去。
相隔不过尺余。
看似也极为寻常。
可就在擦肩而过的一瞬!
章邯却是突然感到了莫大的压力!
一种恐怖劲力扑面而来,远比先前听闻还要夸张,即便只是由七公子周身逸散而出,却令他全然不敢动作! 彻底僵在了原地!
也不知过了几息。
直到那白衣长身离去。
章邯才暗暗舒了一 口气。
“呼..…々.”
缓缓起身。
两鬓已然渗出了汗丝!
悄声回眸。
那道身影已然消失,章邯却是心有余悸!
他自问也算是高手。
可就在方才的那 一 瞬间,只觉宛如泥牛入海,莫说有相比之心,甚至连 一 丝妄动都不敢! 朦胧的直觉告诉他。
七公子若是出手,他绝对撑不过三招!
忌惮瞧望 一 眼。
章邯再不敢久留,收敛了心神直往章台宫而去!
急切通报过后。
经由通传。
章邯立于大殿严正禀报!
“启禀陛下!”
“墨家余孽踪迹已被发现,正位于齐鲁之地!”
闻声。
始皇帝微微抬眸,缓缓放下手中竹简。
齐鲁之地?
墨家出现在那里,难道是打算与儒家勾结?
这些儒士。
幸存了几百年。
如今也成为第一大宗。
看来,是越来越不安分了啊。
始皇帝俯瞰而去,眼中威严渐起。
“墨家与儒家,可曾会面?”
章邯如实禀报。
“启禀陛下。”
“据探查,还未曾发现墨家头领有所动作,但他们确已抵达齐鲁之地,并暂且安置,而后又踪迹消失,似乎有人接 应。”
消失了踪迹。
还有人接应…
能在影密卫的查探下,就此消失不见。
就是接应。
寻常人是做不到的。
看来。
墨家乱党前往齐鲁之地早有计划,才有人等候接应,勉强躲过了影密卫的探察。
除了儒家。
恐怕再无人有此实力。
始皇帝眼中闪过冷意,沉声中威势更浓。
“儒家如今由谁执掌?”
“朕记得,李斯的老师似乎就是出自儒家,可健在否?”
章邯连忙应答,言辞慎重了几分。
“启禀陛下。”
“儒家历经数百年传承,如今确是当世第一大宗,门下共分七系,势力遍布齐鲁之地。”
“如今儒家的掌门为伏念,为人沉稳,握有剑谱排名第三的太阿,与其两位师弟颜路、张良并称齐鲁三杰。”
“门中核心,尽在小圣贤庄。”
“李相国的老师荀夫子也尚在人间。”
闻听如实禀报。
始皇帝俯瞰的眼眸毫无波澜。
“依你看来,何人去往儒家查明之事,最为适合?”
章邯毫不犹豫。
“禀陛下。”
“原本此次东往儒家查探,李相国与儒家颇有渊源,当是最优人选,如今当为七公子?”
闻听这话,始皇帝略为意外。
“噢?”
“你为何如此推崇战儿出面?”
章邯回想方才见闻,眼中露出敬畏。
“禀陛下。”
“七公子有纳百家学术之志,此去儒家尤为适宜,方才微臣与七公子相遇,感受到了极为强大的力量逸散。”
“以七公子的能力,此去儒家必有收获,至少也可为我大秦万民取得学术。”
此言响起。
始皇帝眼中有了几分兴致,却是淡然出声。
“你退下吧。”
章邯根本不敢抬头,就此恭敬告退。
待到殿中空无 一 人。
始皇帝陷入了沉思之中。
俯瞰着大殿,脑海中回想起了方才情景,也回忆起了近来的种种。
儒家。
向来游离于各国之外,也从不参与政事。
这种低调,并不符合那庞大的宗门体量,却总是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
如此存在,本就令始皇在意。
加上如今和墨家暧昧。
看来。
是时候派人去看看究竟,顺便敲打 一 下这些书生了。
曾经。
始 皇 帝远 赴东 韩,找到了 一位了不得的才士。
他当年的豪情之言还在耳畔回响。
“我欲铸 一 把天子之剑!”
“以七国为峰,山海为锷!制以五行,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绝世无双,天下归伏!”
“此剑,即为天子之剑!”
始皇帝做到了。
他独自一人铸造了天子之剑,开创了天下一统的千秋霸业!
可惜。
故人韩非早已离世。
即便如此,始皇帝也对东土才士从不小觑。
此次墨家乱党逃往东土,不由得让他回想起了往事,而后听闻章邯之言,对于藏拙的儿子赢战也更为期待。
当年。
他可以找寻到自己的帝王之道。
身怀秘密的儿子赢战。
若是此去东土。
是否也能如同他一般,显露出王者资质,找到属于自己的霸者之路?
远望星空。
始皇帝陷入了沉思,眼里也有了期待。
咸阳城满是灯火,仿佛一个盛世将要到来,给人无限的憧憬和遐想,处处传响着热议和震动。
而这份震动,还在不断地蔓延发酵!
夜色如墨。
咸阳的热议却是经久不息,各处府宅都为今日学宫之事震动。
蒙府。
蒙毅还在为今日见闻动容,端坐大厅沉声感慨。
“七公子所言所行,果决凌厉,又有非凡远见,已有陛下风范啊。”
这话响起。
蒙恬的神色更加震动。
满朝公子无数。
也有扶苏那般出类拔萃的存在,不少人为之赞誉。
但从未有人说。
哪一位公子,能有陛下风范。
只是听闻这话。
其中的深意就不言而喻,凡是朝臣都无法淡定。
“果真如此了得?莫非七公子这些年都在藏拙?”
惊疑闻声响起。
蒙毅凑近几分,悄声继续出言。
“七公子无视旁人言行,就连扶苏公子出面劝解,都不为所动,这便是莫大的勇气,是绝对的自信和果断。”
“而后又能道出尽纳百家之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种种深意之言,可见其超凡眼界,早已超脱了世俗界限。”
“还有今日,于学宫门前巧辩众儒,过人才学显露无疑。”
“这勇谋兼备,才学超凡的年轻人,能为我大秦公子,而后又能劝解扶苏公子醒悟 …… ”
“如此种种作为,若非天降奇才,就只能归结于陛下真龙血脉!”
说到这里。
蒙恬已然惊骇得无以复加。
他们兄弟为人臣之极,所见当世俊杰不知凡几,弟弟蒙毅更善谋略,却从未如此夸赞过任何人,此刻分析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