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于氏一家人一直保持沉默,严梨也一直没办法将她们给牵连到一起。
杨天向杨于氏求救,可不就让严梨给逮着机会了。
“就是,杨天是我从俺的肚子里爬出来的,俺还不了解她,她哪有那个胆子欺骗俺。”
“杨光,是这么回事儿吗?”杨忠厉声问道。
杨于氏一个妇道人家,他不好直接质问,但是他可以问杨光。
初一听到这两家手里有这么赚钱的方子,不拿出来给大家,还千般藏着,万般掖着的,他就来气。
他是一村之长,好的资源不都应该上报,由他来统一分配的吗?
咦?
说到两家人,杨忠就环顾了下四周,没有看到杨兴一家人,他就更来气了。
杨兴,就是杨老爹的大名。
随着年纪的增长,大家就都以杨老爹称呼,而少有人再称呼其大名了。
杨忠见杨光理都没搭理他,就武断地说道:“杨天是你家媳妇,这笔银钱还是你们来出吧!”
“阿娘,”苏果突然一声惊呼,“阿娘,你这是怎么了?”
苏果一把扶住杨于氏绵软下坠的身体。
“阿奶。”杨大妹不管不顾地冲开人群,挤了进来。
杨桂花也跟着冲了进来。
“阿雨,快,去给你阿奶冲一杯糖水。”苏果急忙吩咐道。
“知道了,阿娘。”陈雨应声进了屋。
“这是心虚了吗?”严梨不无嘲讽地说道。
“是啊,不提赔钱还好好的,一提到赔钱,就要装晕。”
“这是要舍弃了儿媳妇不管了呀!”
听到众人的议论声,韩大梅和严淑霞对视一眼,露出势在必得的笑容。
“屁的心虚哟,”赵光耀站在车辕上,俯视着杨忠,面露鄙夷,“这就是你杨村长的处事规矩吗?”
“不分青红皂白,不问是非缘由,就凭这几个恶毒妇人的一面之词,就定了罪,让人家赔钱,官府都不敢这么便宜行事吧?”
杨忠听了这话,恼羞成怒:“你是谁?这是杨家村的事情,与外人何干?”
“杨家村就超越东陵之外,超越凌安县,超越北元镇,你杨家村自定律法,自立为土皇帝了吗?”
别看赵光耀平日里吊儿郎当的,正经起来,几个杨忠都不够看的。
“你……”
杨忠气得指着赵光耀说不出话来。
什么“自定律法”,什么“自立为土皇帝”,这些个可都是掉脑袋的。
这个罪名他可不能背。
严梨看到杨忠那副窝囊样,一句话就让人家给怼得说不出话来了,心中暗道,就这样的人,还能当村长呢!
这个人就是杨于氏的大女婿,隔壁梧桐村的村长,赵光耀。
别人可能会不认识,她严梨可是知道的。
“赵村长,这是我们杨家村的事情,你一个……”
“闭嘴吧,严梨。”杨大妹安顿好杨于氏,从屋子里出来,就听到严梨在白呼,没好气地呵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别人不清楚,你自己心里还没个逼数,非要我当众揭了你的皮吗?”
“如果你真不要你这张脸,那今儿个,我杨大妹也不再给你留脸面。”
“你确定要这般做吗?”
杨大妹边说边走近严梨,在她耳边轻声低语了几句。
严梨顿时脸色大变,垂下的眼眸里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惊慌与恶毒。
杨大妹看着严梨的脸色青白交加,就知道自己是赌对了。
严格来说,是紫宝儿说对了。
还记得当初严梨他们到杨周氏家里闹事的时候,紫宝儿和她说过的话。
她本不太确定,如今看来,紫宝儿说得都是对的。
“阿爷,”杨大妹对不善言辞的杨光说道,“咱们报官吧,让官府来处理此事。”
“嗯,我看行,”杨光依旧是没有说话,但是赵光耀却是赞同的,“身正不怕影子斜,报官。”
“正好上次县令大人到梧桐村坐客,本村长还有幸作陪,怎么着也混个脸熟不是?”
“报官也是得赔偿的,杨光一家给俺们造成的损失,理当赔偿,官老爷也不能不讲道理不是!”
“对,报官就报官,咱也是不怕的。”
“你们是不是搞错了?”正在群情激愤之时,一个声音突然从人群后传来。
众人回头,说话之人名叫杨继。
此时,杨继正和他的媳妇杜佳拐着篮子,背着背篓站在那里,一看就知道是刚从集市上回来,还没来得及把东西放下来。
“什么搞错了?”
“韩婶子和严婶子她们卖的那个果脯和蜜饯,不是因为方子问题。”
“啊?不是方子问题,那是什么?”
“光吃果子,也不能闹肚子吧?”
于霞一看到杨继和杜佳就知道要坏事儿了。
今儿个上午在集市上的时候,她就看到了他们夫妻俩也在围观她们。
“那是因为,她们两家在加工的时候,没有挑拣,没有把果子清洗干净,直接把那些带有虫卵的果子都做成了果脯和蜜饯。”
“对呀,”杜佳也说道,“顾客掰开果子的时候,里面全是虫卵,甚至还有半拉虫子尸体呢!”
“是这样子吗?”
“不是用了假方子?”
“而且啊,这件事情已经有官府的衙役处理过了。”
“那个药汤钱也只有六十文钱,而不是她们两家所说的一千文钱。”
“天呐,还能这么漫天要价的吗?”
“六十文,一千文,这得是多少倍呀?俺是算不出来了。”
“对,杨继他们说的没错,今儿个上午,俺和那口子也在集市上。”
“就算是咱们大人平时吃了带有虫卵的果子,都会不舒服闹肚子,更何况还是肠胃弱的孩子。”
“这两家人真是太过分了。”
“以后可得小心点儿,说不得哪天就被赖上了。”
“可不是,连自己的亲闺女都不放过,这下好了,说不得还落得个被休的下场。”
韩大梅和严淑霞两人面红耳赤,低头不语。
就差没找个地洞钻进去了。
“正好今儿个大家伙儿都在,”杨于氏喝了碗糖水,精气神儿恢复了不少,“桂辉,还是你来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