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折发生在那个雨夜。
原红蕖因书院事务受阻,加之抑郁情绪反复,心力交瘁,病倒在住所。
昏沉间,她觉出有人始终守在床畔,为她更换额间的冷帕,喂她饮下苦涩的药汁。
她睁开眼,朦胧的烛光下,看到的是林远航布满血丝却依旧温柔的眼睛。
那一刻,所有的防线彻底崩塌。
她伸出手,轻轻抓住了他的衣袖,泪水无声滑落。
千言万语,哽在喉头,竟一字也吐不出。
林远航反手握住她冰凉的手,声音低沉而坚定,带着不容置疑的承诺:
“红蕖,别怕。我在这里。”
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这简单的几个字,却像一道暖流,彻底冲垮了她心中最后的壁垒。
她终于点了点头,任由自己沉溺在这份迟来的、珍贵的温暖之中。
那段时光,是原红蕖穿越后,乃至她现代人生中,都极为罕见的明亮岁月。
他们虽未正式定亲,但心意相通,彼此扶持。
林远航协助她更好地在书院推行她的理念,他们一起筹划着未来,梦想着或许能创办一所真正不分男女、有教无类的学府。
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得如同偷来的一般。
赵华婧的入京,复仇计划的展开,将他们也卷入了命运的漩涡。
为了帮助那个她视若亲妹、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弟子,原红蕖不得不求助于林远航。
他毫不犹豫地应下,为了不让原红蕖失望,也为了心中那份公理与正义。
他利用自己的人脉和网络,为赵华婧铺路,收集证据,一次次化解危机。
原红蕖深知其中凶险,屡次劝他谨慎,他却总是笑着宽慰她:
“放心,我有分寸。为了你,为了华婧那孩子,也为了我们将来想看到的那个更好的世道,值得。”
“值得”……这两个字,成了他留给她的最后箴言,亦成了她余生难以承受之重。
当林远航身首异处、头颅悬于城楼的消息传来时,原红蕖觉得自己的世界在那一刻彻底粉碎了。
她没有哭喊,只是觉得浑身血液瞬间冻结,那颗刚刚被他捂热的心,被硬生生剜了出去,留下一个血肉模糊、永难愈合的空洞。
巨大的悲痛和创伤超越了她精神所能承受的极限,为了保护自己,她的意识选择了最彻底的逃避——遗忘。
那摄魂的神婆真以为自己摄了原红蕖的魂魄,还以为自己坑蒙拐骗那么多次,竟然真的弄假成真了。
却没想到这是原红蕖身体的自我保护。
原红蕖忘记了扬州,忘记了书院,忘记了赵华婧,也忘记了那个用生命爱她、最终为她而死的林远航。
后来,她被林如海所救,进入林家,成为黛玉的嬷嬷。
失忆的她,如同获得了一次新生,变得平和而专注,将所有的情感都投注到了那个失去母亲的小女孩身上。
再后来,记忆慢慢恢复,那些沉重的过往如同潮水般涌回。
她平静地接纳了这一切,将那个名字、那段情愫、那个人,深深镌刻在心底最隐秘的角落,从不向任何人提及,那是无人能触及的禁地。
......
时光是最公正的雕刻师,纵使是原红蕖这般拥有不凡际遇的灵魂,也终究在岁月长河中留下了清晰的刻痕。
她并未因那方随她穿越而来的神秘空间而青春永驻,空间里的灵泉与特殊环境,更多是滋养着她的内在,延缓而非阻止了衰老的过程。
年至耄耋,她满头银丝,面容布满了细密的皱纹,但那双眼睛,却依旧清澈、沉静,透着历经沧桑后的通透与温和。
她的背脊挺直,行动虽缓,却自有风骨,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十余岁,仿佛一株被精心照料的古梅,风霜侵染了枝干,却无损其内在的清韵。
反观她的学生,如今的圣祖太皇太后赵华婧,虽比原红蕖年轻,却显得更为苍老。
长年累月身处权力漩涡的中心,殚精竭虑,平衡朝堂,培养继承人,即便有天下至尊的供养,那眉宇间深刻的纹路,那偶尔流露出的、即使在小憩时也无法完全放松的疲惫,都昭示着“操心”二字是如何加速着生命的耗损。
她的威严日重,眼神锐利如昔,只是在那锐利之下,是只有面对极少数故人时才会卸下的、沉甸甸的倦意。
朝堂之上,已然经历了四次平稳的权力更迭。
当年力排众议、坚定支持赵华婧与改革的皇帝陛下,在开创了数十载盛世后,于某个春日安然禅位。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属意的继承人,并非自己的任何一位皇子,而是与他并肩作战、展现出卓越政治才华与宏阔视野的皇后赵华婧。
那一日,紫宸殿内,仅有他们夫妻与几位核心重臣。
皇帝握着赵华婧的手,目光恳切:“华婧,这万里江山,交予你手,朕最是放心。你的能力、胸襟,远胜诸皇子。这皇位,能者居之,何必拘泥于男女?”
这石破天惊的提议,却被赵华婧坚定地推拒了。
她跪在夫君面前,眼中含泪,却目光清明:“陛下信重,臣妾感激涕零。然,妾若登基,名不正言不顺,恐引发朝野动荡,非国家之福。且,妾之志向,在于辅佐明君,开创盛世,而非自身坐上那九五之位。陛下若信我,便让我以此身,为陛下、为这天下,挑选并培养出最合适的守成开拓之君。”
皇帝深知其意,最终叹息着应允。
从此,赵华婧虽未称帝,却实质上成为了帝国最重要的“帝师”与定盘星。
她以皇太后,继而太皇太后之尊,开始了她漫长而卓绝的“育君”之路。
她与皇帝并没有自己的亲生子女,她也没有像别的皇后那样从皇子当中挑选一个养在名下。
赵华婧培养的第一任继承人是皇帝的幼子,他性情宽厚,善于纳谏,在他手中,改革政策得以巩固,民生持续改善。
第二任是她的皇孙,锐意进取,颇具开拓精神,在位期间,海外贸易达到顶峰,新辟疆土数州。
第三任,则是一位公主——她亲自挑选、倾力教导的曾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