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突如其来的,源自本应相生却被逆转的克伐之力,正是她木行功法的绝对克星!
“噗——”安茜周身青光骤然黯淡,护体灵光被那暗藏的金气瞬间撕裂,闷哼一声,嘴角溢血,身形被阵法毫不留情地弹了出来。
“可惜了。”五行器灵语气中带着一丝明显的赞赏与惋惜,“竟能连破四轮,甚至差点化解了第五轮的表面之势。你对生灭轮转的感悟确实非凡。但五行玄奥,相生亦藏相克,最终这暗藏金芒的一击,正是你木行之意的天敌。非你之过,乃规则如此。”
一点极为精纯、蕴含着生灭轮转意境与一丝锐意的青金双色灵光自阵中飞出,没入安茜眉心。
那是木与金双重灵气精华,并经阵法提炼,蕴含着一丝相克相化的残酷真意,对她感悟自身金丹大道乃至未来凝结元婴,都有着莫大好处,尤其能助她理解如何应对被克制的局面。
安茜苍白的脸上浮现一抹红晕,立刻盘膝调息,消化这份独特而丰厚的奖励。
器灵的目光最后投向了始终凝神观战的吴天明:“只剩下你了。怎么样,要不要试试?你道侣已触及边缘,说不定,你能真正见识到五行齐出的景象。”
吴天明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正在调息的安茜与两位大师,最终落在那依旧缓缓旋转的五色光圈上。他眼中并无畏惧,反而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他修行的核心丹论,便是“五行相生相克”,眼前这试炼,对他而言并非仅仅是考验,更是一次印证与升华的绝佳机会。 他一步踏入阵中。
刹那间,周遭景象剧变。然而,与之前三人不同的是,吴天明面对汹涌而来的第一轮烈焰(火),并未急于对抗。他双手虚抱成圆,丹元引动,竟在身前化出一个微型的灵气旋涡。那焚天烈焰撞入旋涡,竟被他以水行之意引导、转化,非但未能伤他分毫,反而为后续衍化提供了能量基础!
“哦?”阵法外的器灵虚影发出一声轻咦,抱臂的手放了下来,显得认真了些。
第二轮,厚土之气镇压而来。吴天明手法再变,土行之力尚未临身,便被他以体内精金之气呼应、引导(土生金),那沉重的压力竟大部分被导入脚下,化为稳固他身形的基石,小部分则被他巧妙引入下一个循环。
第三轮,庚金煞气爆发。吴天明不闪不避,周身水汽氤氲(金生水),以柔克刚,将那无尽锋锐导入潺潺流水之中,消弭于无形。
第四轮,玄冥真水弥漫。他指尖跳动,青翠欲滴的生机勃发(水生木),无数灵植虚影自寒水中生长而出,贪婪地汲取着力量,反而将极寒死寂化为蓬勃生机。
第五轮,巨木妖植缠绕而上。吴天明眼中精光一闪,最后一步棋落下!他并指如剑,一点炽烈真炎自指尖迸发(木生火),精准地点在妖植核心。
那看似汹涌的木行之力,瞬间成了燃料,轰然燃烧起来,却又被他完美控制在方寸之间,形成一个短暂而稳定的火行循环。
五轮衍化,他竟未采取任何强行对抗,而是以自身为媒介,引导五行之力顺畅流转,完成了一个短暂而完美的相生循环!
阵内空间猛地一震!金、绿、蓝、红、褐五色神光不再轮转,而是同时冲天而起,交织、共鸣,化作一片混沌而浩瀚的能量海洋——五行齐出!
在这恐怖而磅礴的能量碾压之下,吴天明终于感受到了极致压力。他面色发白,身体微微颤抖,但眼神却越发明亮。
他全力运转法力,体内金丹疯狂旋转,那“五行相生相克”的丹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演、完善,拼命调和着体外暴乱的五行真意。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他几乎要达到极限时,那暴乱的五行能量骤然平息,如同百川归海,温顺地环绕在他周身,最终化作一道纯净无比、包容万色的流光,缓缓没入他的眉心。
阵法光芒散去,吴天明身影重现,他闭目站在原地,周身气息圆融流转,仿佛与整个五行山产生了一丝玄妙的联系。
“好!好!好!”五行器灵连说三个好字,虚影的脸上满是欣慰,“以身为桥,导引五行,圆转如意,生生不息!竟能如此完美地契合主人留下的传承真意!这份机缘,是你的了!”
吴天明睁开眼,眸中仿佛有五色光华一闪而逝。他感受到一股浩瀚而深邃的感悟融入自己的金丹与神魂之中,以往对五行大道的诸多疑惑豁然开朗,前路变得更加清晰。
这并非具体的功法或力量,而是一份直指五行法则本源的“感悟种子”,其价值,远超任何一件具体的法宝灵石。
他拱手,对着器灵虚影深深一礼:“多谢前辈成全!”
器灵哈哈大笑:“这是你凭本事得来的,你有资格见识主人真正的核心传承了。”它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好似目光穿过了秘境一样。
随后,五行器灵的声音再次直接响彻在吴天明的识海之中,却带着一丝悠远的意味:
“主人的真正传承,并不藏于此山之中。它留在外界的昆仑宗内。待你离开秘境后,可持我今日予你的这道印记,前往昆仑宗。届时只需激发印记,自会有人将主人遗留之物,交付于你。”
吴天明听后眼睛一亮,他强压心中激动,再次对着器灵虚影恭敬一拜:“晚辈谨记,多谢前辈指引!”
事了之后,几人便欲告辞离去。那五行器灵今日似乎心情极佳,或许是终于见到了能通过考验的有缘人,它大手随意一挥,数十道流光便飞向四人。
“罢了,相见即是有缘。这些五旭灵珠,你们每人十枚,算是个纪念。至于你小子……”
它看向吴天明,又点了点手指,五团氤氲着不同色彩、气息远超灵珠的精纯灵物飞至其面前“这些四阶灵物,属性各异,也算与你所悟之道相合,一并拿了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