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银枪如龙,挡住太史慈的攻势。两人战作一团,枪影漫天。但更多的西凉骑兵已经突破防线,直扑中军大帐。
\"保护主公!\"黄忠不顾箭伤,拍马迎敌。老将军连珠箭发,射落七名敌骑,却被马岱一箭射中肩膀。
危急时刻,庞德率领的骑兵开始反击。两股铁流相撞,战场上响起令人毛骨悚然的骨骼碎裂声。庞德与关平、周仓战作一团,大刀对双刀,火星四溅。
张固冷笑一声,说道:“看来击败曹操倒是让我大意了。可是想要彻底击溃我,仅凭一个关羽可不够!”
说罢,张固跨上亲兵牵来的赤兔马,拿起方天画戟。轻轻一夹马腹,赤兔马如同通灵一般,带着张固便直扑关羽。
关羽见到张固,丹凤眼微微眯着,打起十二分的小心。挥舞青龙偃月刀,便和张固战做一团。
二人交手七十余合,关羽便已气喘吁吁,关羽抽空向周围看去。太史慈已经被赵云压着打,张固麾下的士卒已经在张辽、典韦等人的安抚下,开始有序的反击。
关羽挥刀逼退张固,随后大喊一声“撤”,带着偷袭的士卒便快速撤退。
张固没有选择追赶,对面也有顶级军师坐镇,谁也不敢保证,这夜色中没有伏兵。
第二天,潼关城头,关羽望着上岸的敌军水军,丹凤眼中闪过一丝疲惫。关平上前禀报:\"父亲,铁链阵损毁三成,需要修补。\"
关羽点点头:\"让工匠加紧修复,防止周瑜偷袭...另外传令下去,全军戒备。张固吃了个亏,恐怕不会就此罢休。\"
果然,三日后,张固亲率八万大军再次兵临潼关。这一次,他带来了攻城利器——三十架回回炮车。
巨石如雨点般砸向潼关城墙。关羽站在城楼上,任凭碎石打在盔甲上叮当作响。他冷静地观察着敌军的阵型。
可是关羽却发现,哪怕敌军人数众多,却好像没有太多攻城的欲望。那些回回炮的攻击,更多的像是一种小小的报复行动。
关羽见状,下了城墙,直奔城内府衙。见到正盯着舆图的诸葛瑾。
关羽将情况向诸葛瑾续说一遍,诸葛瑾听后,摇了摇头,说道:“这个情况在下也不敢妄加推测!阳平关那边是翼德在镇守!只能希望翼德能守好阳平关,阻拦张固汉中来的大军了!”
就在同一时刻,子午谷内,丁修正嘴里不停地嘟囔着,手上还不停地挥舞着腰刀,将那些挡住他去路的树枝一一砍断。
“这哪是人走的路啊!”丁修一边砍,一边抱怨道,“军师真是坑人,也不知道主公是怎么知道这条小路的,走起来这么费劲!不行,等回去了,一定要让军师给我加点工钱才行!”
丁修一边发着牢骚,一边继续向前走去。他的目光突然落在了一旁的魏延身上,只见魏延也正握着一柄腰刀,同样在奋力地砍断那些拦路的树枝和杂草。
然而,与丁修不同的是,魏延的脸上竟然洋溢着兴奋的神情,仿佛一点也不觉得累或者烦躁。
丁修见状,心中十分不解,他忍不住开口问道:“文长,你是不是吃了蜜蜂屎啊?怎么这么高兴?”
魏延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他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我也不知道啊!反正走上这条路,就是觉得开心,你说奇怪不?”
丁修听后,缓缓地摇了摇头,手中的动作并未停下,依旧在和那些杂草树枝较着劲。他的身旁,魏延也同样专注于自己的事情,两人的身前身后,是同样动作的万余大军。
长安城的黄昏,本应是宁静而祥和的,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却如惊雷般划破了这份宁静。马蹄声由远及近,越来越响,仿佛是一支强大的军队正在逼近。
没过多久,魏延和丁修率领的一万精兵便如幽灵般出现在了城外。他们的队伍整齐划一,旌旗猎猎作响,刀戟闪烁着寒光,透露出一股令人心悸的森然之气。
然而,他们并没有立刻发动攻击,而是在西门之外列阵。战鼓低沉地响着;号角悠长地吹起。这一切都使得整个场面显得异常肃穆,而他们就像是一头凶猛的野兽,在猎物面前不紧不慢地踱步,威慑之意不言而喻。
城楼上,守军面色苍白,握紧长矛的手微微颤抖。谁也没想到,这城下的敌军,到底是怎样穿越潼关和阳平关,出现在城外的。更可怕的是,此刻长安城内守军不足八千,而关羽、张飞的主力仍远在潼关和阳平关。
刘备匆匆登上城楼,身后跟着庞统。当看清城下黑压压的敌军时,刘备的瞳孔骤然一缩。
\"子午谷……\"庞统低声喃喃,羽扇不自觉地停住,身后是长安城本地招收的一名士卒,这名士卒刚刚将子午谷这条小路告诉了庞统和刘备。\"张固他到底是怎样知道这条路的?\"
刘备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城下严整的军阵。魏延横刀立马于阵前,嘴角噙着一丝冷笑,而更远处,丁修扛着大刀,懒洋洋地靠在一棵老树下,眼神却如刀锋般锐利。他们不急不躁,仿佛在等待什么。
——他们在等长安自乱。
\"主公,\"庞统的声音低沉而急促,\"必须立即召回云长和翼德。长安若失,潼关与阳平关守得再牢,亦是无用了。\"
刘备的指节捏得发白。放弃两关,意味着放任张固大军长驱直入;可若不撤,长安危在旦夕。
就在此时,城下的魏延突然举起长刀,身后一万将士齐声怒吼,声浪如雷,震得城砖簌簌落灰。这并非攻城的号令,而是赤裸裸的威慑——他们要让长安城内的每一个人都明白,破城只在旦夕之间。
庞统的额头渗出冷汗,低声道:\"主公,犹豫不得!\"
刘备闭了闭眼,终于缓缓点头:\"传令……让云长和翼德撤军。\"
当夜,三匹快马分别奔向潼关和阳平关。
……
潼关城头,关羽展开军令,丹凤眼微微眯起。夜风拂过长须,他的目光越过重重山峦,仿佛能看见长安城外的森然军阵。
\"大哥有难……\"他低声喃喃,随即猛然转身,\"传令,全军轻装,即刻回援!\"
副将太史慈急道:\"二将军,若我军撤退,张固趁势追击……\"
关羽冷笑一声,青龙偃月刀重重顿地:\"我已经命令关平和周仓在华山脚下埋伏伏兵!关某倒要看看,谁敢轻易追击!\"
与此同时,阳平关外的密林中,张飞接到军令后,豹眼圆睁,一拳砸在城垛上:\"直娘贼!没想到竟被抄了老巢!这山里哪来的这么多小路!\"
但他并未如往常般暴怒,而是死死盯着军令上的印信,对廖化和管亥咬牙道:\"全军听令——撤!\"
长安城外,魏延勒马而立,望着城头渐起的骚动,嘴角的笑意更深。
\"将军,为何不直接攻城?\"副将不解道。
魏延摇了摇头:\"攻城?那是下策,咱们兵力也不是特别多。\"他抬手指向城楼,\"你看,他们的旗号已经乱了,不久之后,主公和徐元直军师就要兵临城下了。\"
所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谋。
当夜,长安城门紧闭,但恐慌已如瘟疫般蔓延。刘备站在大殿中,听着探马接连不断的急报:潼关守军开始撤退,阳平关守军焚毁辎重加速撤退,张固的大军已突破关隘防线……
庞统轻咳一声,低声道:\"主公,该走了。\"
刘备沉默良久,终于缓缓点头:\"传令,放弃长安,退守天水。\"
三日后,当关羽、张飞先后率军赶回时,长安已是一座空城。
魏延的一万大军早已悄然退去,只留下城外密密麻麻的扎营痕迹,无声地宣告着一场不战而胜的威慑。
张飞气得须发皆张:\"这群鼠辈,竟敢戏耍我等!\"
关羽抚须不语,目光深沉。他忽然明白,这一局,他们输得彻彻底底——不是输在刀兵相见,而是输在人心惶惶。
远处,夕阳如血,映照着空空荡荡的长安城楼。
可是关羽和张飞已经明白,失去了外围的雄关,死守长安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
不久之后,张固大军顺利进驻长安,他站在城楼上,俯瞰着繁华的城池,心中满是得意。“刘备此番失了长安,怕是元气大伤。”张固转头对身旁的徐庶说道。
徐庶微笑点头:“主公妙计,只是利用子午谷小道奇袭,就不费一兵一卒拿下长安。只是关羽、张飞回援迅速,还需小心他们的反击。”
此时,斥候来报:“关羽、张飞合兵一处,正往天水方向而去,似要与刘备汇合。”
张固眼神一凛:“不能让他们轻易汇合。徐元直,你可有良策?”
徐庶思索片刻,道:“现在想要阻拦恐怕已经没有机会了,不过需要小心刘备往西域逃跑,这才是最麻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