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芊落研读资料时,完全沉浸在蛊虫的奇妙世界里,不自觉地喃喃自语,那些或惊叹、或感慨的碎碎念心声。
如同轻柔的微风,毫无阻碍地在空气中缓缓飘散,一一传入了在场文武百官的耳中。
百官们被覃芊落的心声所吸引,他们仿佛是被一场充满奇幻色彩与神秘魅力的故事所蛊惑,不由自主地侧耳倾听。
随着倾听的深入,他们从覃芊落的心声里,对蛊虫那鲜为人知的奇妙之处逐渐了解了个大概。
而另一边,苗疆王盘巍无论如何绞尽脑汁,穷尽所有想象,也根本想不到,文武百官以及皇上对他的态度会因此发生转变。
原本,他满心以为众人对他态度的改善,必定是源于他此次前来称臣时所展现出的那份毕恭毕敬、诚心诚意。
他在皇上面前言辞恳切,礼数周全,一举一动都彰显着对承霄国的敬畏与臣服。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真正起到关键作用的,竟是覃芊落那泄露的心声。
在此之前,众人对蛊虫的认知,仅仅局限于那些流传甚广、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传闻。
在他们固有的观念里,蛊虫无疑是潜藏在黑暗阴影中的致命威胁。
如同狰狞的恶魔,随时随地都可能伸出邪恶的爪子,无情地夺取人的性命。
而且,长久以来,蛊虫在众人心中早已与丑陋、邪恶等负面形象紧密相连。
光是听闻蛊虫之名,便足以让人心生畏惧,仿佛那是一种禁忌的存在,避之唯恐不及。
他们想象中的蛊虫,是形态扭曲、浑身散发着令人作呕气味的怪物,会在悄无声息中给人带来灭顶之灾。
然而,经过这漫长而又充满惊喜的一天,百官们静静地倾听着锦瑞昭王那如潺潺溪流般源源不断、生动有趣的心声。
仿佛是在黑暗中沉睡了许久之后,突然被一道耀眼而温暖的光芒猛然唤醒。
他们如梦初醒,这才惊觉,原来在世间的某个神秘角落,竟存在着如此之多外表美丽动人、令人赏心悦目的蛊虫。
这些蛊虫不仅拥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外形,更有着多种多样、超乎想象的用途。
它们甚至具备着令人惊叹不已的治病救人的神奇功效,宛如上天恩赐给苦难人间的珍贵礼物。
承载着生的希望与力量,为那些在病痛深渊中苦苦挣扎的人们点亮了新的曙光。
例如,有一种“回春蛊”,它能够感知人体内部的病变,释放出特殊的能量。
修复受损的细胞组织,加速伤口愈合,对于一些疑难杂症有着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
还有“宁神蛊”,它能散发一种温和的气息,安抚病人烦躁的情绪,帮助他们进入深度睡眠,从而增强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众人听闻这些之后,内心深处如同被一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泛起了层层涟漪。
他们的心中纷纷泛起了各种念头,不由自主地暗自思量起来。
他们不约而同地想着,待这场盛大而庄重、充满了繁文缛节的宫宴结束之后。
是否能够巧妙地寻找到一个恰如其分、既不失礼貌与风度,又能充分表达诚意的时机,与苗疆王商议。
他们期望着,通过公平合理、双方都能欣然接受的交换方式。
或者是拿出足够的诚意,花费一定的财物进行购买的途径,从苗疆王手中获取一些能够治病救人的蛊虫。
毕竟,人活在这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的世间,食五谷杂粮,身体难免会遭受病痛的侵袭。
倘若手中能够有幸拥有这般神奇的蛊虫,虽说谁也不敢痴心妄想能够凭借它们一生都远离病痛的折磨。
享受无病无痛的顺遂人生,但至少在生病之时,能够借助蛊虫那神秘而强大的力量,加速病症的痊愈进程。
让自己早日摆脱病痛的束缚,重拾往日的健康活力,再次焕发出生命的蓬勃生机。
如此一来,不仅能够为自己和家人的安康增添一份坚实有力的保障。
或许在某些关键而又紧急的时刻,还能凭借这神奇的蛊虫,拯救他人于病痛的危难之中。
成就一段济世救人的佳话,为这世间增添一抹温暖而美好的色彩,何乐而不为呢?
当最后一抹余晖悄然隐没于地平线,这场盛大而奢华的宫宴。
在满目的华光、四溢的欢声笑语以及交错的觥筹中,缓缓落下了帷幕。
众人带着满足与回味,陆续散去,而宫宴所带来的热闹与欢愉,却仿佛仍在空气中萦绕不散。
次日,晨曦如丝缕般轻柔地洒落在大地,给世间万物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这一日,恰逢休沐,对于覃芊落与苏锦韵而言,本应是期盼已久的悠然时光。
她们早已在心中勾勒出一幅惬意的画面:在那张柔软舒适的床上,再多贪恋一会儿温暖的被窝。
听着窗外鸟儿欢快的啼鸣,享受着这难得的慵懒。
亦或是在静谧的庭院中,于石桌旁相对而坐,泡上一壶香气四溢的香茗。
任那袅袅茶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静静地看着日影在斑驳的树影间缓缓移动。
感受着时光的悄然流逝,沉浸在这份宁静与美好之中。
然而,命运的轨迹总是充满了意想不到的转折,事与愿违的无奈再次不期而至。
苏锦韵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照进房间时,便被突如其来且如山般沉重的公务无情地压身。
那堆积如山的事务,仿佛是一场毫无预兆的狂风骤雨,瞬间打破了原本宁静而美好的计划。
她无奈地从温暖的被窝中起身,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与凝重,匆忙地整理好衣冠,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她的无奈。
而覃芊落,同样未能如愿以偿地享受这份难得的清闲。
前些日子,覃芊落察觉到随着承霄的稳步发展与日益繁荣。
百姓们在物质生活逐渐富足之后,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正如同春日破土而出的新芽,愈发迫切地需要得到满足与滋养。
于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她决定将几本在前世闻名遐迩、堪称文学殿堂中璀璨明珠的名着。
诸如那充满奇幻冒险色彩、描绘了一个光怪陆离神魔世界的《西游记》。
蕴含着深刻人生哲理与宏大历史画卷的《三国演义》。
以及以细腻情感与复杂人性着称的《红楼梦》等,毫无保留地呈现在大众面前。
果不其然,这些名着一经问世,便如同重磅炸弹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在百姓之中激起了千层汹涌的巨浪。
它们以其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宛如一双双无形却有力的手,紧紧揪住了读者的心。
让人们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喜怒哀乐。
那些鲜活生动、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更是如同一个个真实存在于身边的朋友,走进了百姓们的内心深处。
孙悟空的机智勇敢、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林黛玉的细腻敏感,都仿佛跃然眼前,让百姓们如痴如醉。
百姓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全新的奇妙天地,迅速被这些名着深深吸引,为之痴迷不已。
一时间,整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沉浸在对这些名着的热烈讨论氛围之中。
茶馆,作为百姓日常休闲消遣与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显着变化。
以往,茶馆里的说书人总是翻来覆去地讲述着那些略显陈旧的话本子,
虽偶尔也能博得听众的几声喝彩,但终究缺乏新意,难以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然而,自从这些名着出现后,一切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那些陈旧的话本子被说书人毫不犹豫地弃置在一旁,如同被遗忘在角落的旧物。
取而代之的,是这几本充满魅力、引人入胜的名着。如今的茶馆,每天都热闹非凡,座无虚席。
百姓们早早地来到茶馆,只为占据一个有利位置,能够第一时间聆听说书人精彩的演绎。
他们围坐在一起,全神贯注,眼睛紧紧盯着说书人,仿佛被一种无形的魔力所吸引。
随着故事情节的起伏,他们时而紧张得屏住呼吸,双手不自觉地紧握。
时而忍不住开怀大笑,前仰后合;时而又为书中人物的命运黯然神伤,眼眶泛红。
仿佛他们不再是置身于茶馆之中,而是完全沉浸在名着所描绘的奇妙世界里,与书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尽管学院的推行工作已经在有条不紊地逐步开展,但在现在的环境下。
多数百姓依旧目不识丁,无法通过阅读原着来领略这些名着的魅力。
然而,这一现状却意外地为说书人创造了绝佳的机会。
他们凭借着自身出色的口才和对故事的独特理解,将名着中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述出来。
成为了百姓们了解这些名着的重要桥梁与窗口。
其中,一些擅长口技的说书人更是凭借独特技艺脱颖而出,在众多同行中崭露头角。
他们仿佛拥有神奇的魔法,能够运用丰富多样、截然不同的声音。
将名着里性格迥异、各具特色的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这段时间鲜少与大家互动,并非小作者怠慢了诸位的热忱,实是创作时灵感暂歇。
生怕评论里的声音会打乱尚未成型的思绪,因为小作者很容易被带跑,才暂且将这份交流珍藏于心。
今日文思稍有回转,重读大家的留言,字里行间的真诚与关切,让我心头泛起阵阵暖意。
特别想回应一位读者的善意提醒,您担心文中关于同性情感的书写,会影响大家对婚姻与生育的选择。
这份认真让我既感动又惶恐——承蒙厚爱,将我的文字看得如此重要,仿佛真能掀起些许波澜。
但静下心来细想,人生的每一个重大抉择,都藏着个人经历的沉淀与对未来的期许。
是否走进婚姻、选择生育,何尝不是在漫长时光里,等待那个灵魂契合的人,等待内心足够坚定的时刻?
于我而言,即便沉浸过无数甜蜜的故事,也深知现实的抉择远非文字所能左右。
毕竟心底那些对未知的忐忑、对真心的珍视,都是再浪漫的情节也难以轻易驱散的。
婚姻的画卷本就色彩万千,只是我没勇气去描绘属于自己的那一笔,仍在慢慢积攒勇气。
好吧其实就是怕疼怕被辜负,我想我这么容易被带跑偏的人都不会被甜宠文带跑,我的读者肯定是比我更加坚定的。
毕竟男频文里也有同人,若是这些真的影响了结婚率生子率,呃,我想象不到真的有人会被影响,这个话题过。
关于故事的走向,虽以同性情感为底色,但更多篇章都在刻画一个国家的成长与蜕变。
从一开始,我便在简介里标注,希望能给大家选择的自由。
或许这份坚持有些固执,但小作者绝不会添加男主,只会是双女主文,也只能是双女主。
每个故事都像自己精心呵护的孩子,总想让它以最本真的模样与大家见面。
每一条评论、每一次阅读记录,都像是夜空中温柔的星光,照亮我跌跌撞撞的创作旅程。
我总忍不住和身边人炫耀这些温暖的瞬间,谈起时嘴角都藏不住笑意。
愿未来的日子里,即便偶有风雨,大家都能等到云开雾散的时刻,所求皆有所得,所行皆坦途。
这份珍贵的情谊,我会好好收在心底,伴我继续前行,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