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帅,没错,就是陈仓道。您不是在《西南军团发展规划》上这样要求的吗?”鲍信看到蔡成想了很久,还不敢确定的样子,马上提醒蔡成。
“公子醒来方才一月有余,记忆还在慢慢恢复。”荀彧解释道。
不过,他也有些恍然大悟之感。
难怪公子才醒来就要急着在冬日出巡,估计就是为了快一点恢复记忆。
鲍信一提到《西南军团发展规划》,蔡成脑海中的记忆便如潮般地涌现出来。
荀彧却问于禁:“朝廷工程署不是在修褒斜道吗?西南军团如何要修陈仓道?”
鲍信对荀彧拱手一礼。
“禀报丞相。后汉以来,褒斜道因为路途最短,确实为关中与汉中之间的主要通道。然褒斜道的险要之处,多为栈道相连,不方便铺设柏油路,更不方便大军的快速行进。
“陈仓道尽管绕了些路,却是沿西汉水(后世的嘉陵江)的谷地而行,并无栈道,方便铺设柏油路。
“故为了更好地打通关中与汉中之间的联通,早在三年前,便由兵部后勤署的工程大队指导,由我西南军团出力,将整个陈仓道都变成柏油路之通途,为日后收复益州奠定基础。”
荀彧震惊之余,忙问:“这是大帅《规划》上要求的?”
“正是。大帅在规划上说,收复益州之前,必须要打通关中与汉中间的快速通道,进而利用米仓道修建汉中通往蜀中腹地的柏油路,从而让益州与大汉联系的更紧密。”
“可这是为什么呢?”荀彧不理解了。
只是为了方便把大汉的丰富物资运入蜀中平原,根本不需要如此折腾。
而蜀中平原的物资要运送出来,直接走水路是最便捷的,也是成本最低的。
于禁和鲍信对着荀彧轻轻地摇了摇头,表示他们也不知道。
不知道就不知道吧,荀彧找机会问蔡成便是。
此时看蔡成的神色,不知在思考什么,还是不打扰他为好。
“如今陈仓道修到哪里了?”荀彧为了不打扰蔡成,把声音放得很低。
“马上就要进入汉中沔阳的地界了。”
“这岂不是说,很快就没人走褒斜道了?”
荀彧当然知道,用柏油路打通了陈仓道,傻子才会再走褒斜道呢。
如此,朝廷花大力气修缮褒斜道的意义何在?
“还是有人走的。”于禁笑吟吟地开口。“一些游学士子和喜欢猎奇之人,仍然喜欢褒斜道。”
荀彧苦笑。
早知道西南军团在重建陈仓道,傻子才花钱修褒斜道呢。
只是现在不修也不行了,总不能半途而废吧?
然而,蔡成突然的一个举动,把大家都吓了一跳。
他猛然站起,神色非常激动,口中喃喃自语:“我要去接他们,我答应过他们的,现在已经超时快两年了。”
接谁呀?
蔡成没说,除管亥之外,其他人都摸不着头脑。
管亥赶忙上前扶住蔡成。“主公,我一直在跟他们通信。马上西南军团就把路修通了,年后便能见到他们。”
然后管亥马上询问于禁和鲍信。“现在路已修到哪里?”
于禁马上起身,对着蔡成行了一个军礼。
“报告大帅,现道路距已过略阳,即将进入沔阳地界。不过,未修通之道路已由汉中军民平整好,只待青州运来水泥与沥青,很快便可全线贯通。”
刘协坐在那里也瞪着大眼睛,看看蔡成,又看看其他人。
这恩师在中毒前到底布置了多少后手?
重修陈仓道内阁根本就不知道,海军取瀛州内阁不知道,那其他军团,是不是也有内阁不知道的后手?
突然之间,刘协悟到了一点: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看长远,而且前期还要为长远目标不断铺垫。
对,这就是恩师所说的“战略”和“战略目标”。
刘协决定,现在恩师醒来了,他也可以和恩师朝夕相伴,近水楼台,他必须要好好学习一下战略,培养自己的战略思维。
他可是要成为丞相之人,没有战略思维怎么行?
龙鳞卫端来了茶水、肉干、果干等。
没错,不是于禁、鲍信的亲卫在服侍蔡成等人,而是龙鳞卫。
既然蔡成暂时不想把自己醒来的消息遍传天下,那于禁、鲍信自然会帮着保密,包括对西南军团都保密。
荀彧端起茶杯喝了几口,目光却一直没离开蔡成。
他很想知道刚刚蔡成那几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他到底要去接谁?怎么还超时了?
蔡成此时已然平静了下来,轻声说道:
“这些事情如今也应该大白于天下了。”
然后蔡成看向管亥。“去恶,还是你来先讲吧,从讨伐上谷乌桓讲起。”
管亥笑着点了点头,再取一片果干,放入嘴中慢慢嚼着,仿佛在整理语言,实则思绪已经回到了上谷乌桓王庭外围。
关羽、张飞二人率领一军之众,快速进逼上谷乌桓王庭。
难道关羽、张飞没有中埋伏?
自然是中了埋伏。
只不过,三万乌桓精骑打算埋伏当时的骑兵军团,早已被管亥、关羽、张飞探知。
别忘了,那时各军团可是都配备了天然水晶磨制的望远镜。
何况,在青州训练营期间,蔡成就反复强调斥候的作用。
要攻打上谷乌桓王庭,又怎么能不派斥候,斥候又怎么可能不带望远镜?
所以,虽然相隔十数里,斥候早就发现了乌桓精骑的埋伏。
只不过,当管亥想自带一军绕到伏兵身后,打他们个措手不及时,关羽却止住了管亥。
关羽告诉管亥,他与张飞必须违背军令,率军突进,主动钻入上谷乌桓的埋伏圈中。
而且,为了让上谷乌桓放松警惕,关羽让管亥率领其他飞虎师散布在上谷乌桓的四周,而他和张飞则率一军进入上谷乌桓的埋伏。
管亥紧紧抓住关羽的手臂。“云长、翼德,汝二人真要背这千古骂名、受这奇耻大辱吗?何况,这还会有损玄德公的名声。”
关羽傲然一笑。
“我信大帅。待日后大帅为我等昭雪这冤屈之时,去恶可勿忘记带上青州特产,亲自来迎我。”
关羽说得情真意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