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淡淡一笑,“母后,宫里以讹传讹,那些嘴贱的奴才都叫朕给处置了,皇后腹中胎儿极好,太医说这一胎极有可能是个皇子。母后,朕有皇子了,母后的脸色怎的这么难看?母后不为朕高兴吗?”
太后高兴什么?
这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太后一下子就晕了过去。
皇上冷冷看着,心中毫无波澜,甚至还有一点快意。
太后的病一直到皇后生产都没好。
听说皇后生了个皇子,普天同庆,正在喝药的太后当即呛得咳红了脸,差点一口气没转过来。
伺候的嬷嬷吓得脸都白了,诚惶诚恐。
一年之后,太后薨逝。
皇上再没了掣肘。
玉昌王的独子玉郎被打发去给太后守陵,以及替他父亲赎罪。
满朝文武和天下百姓都赞皇上仁慈。
玉郎的饮食中被下了慢性毒药,注定此生无法生育,身子骨也长年羸弱,至于他自己能活多少岁,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假如皇上临近驾崩而他还活着,皇上一定会派人先弄死他,绝不会留这么个烫手山芋给自己的儿子。
转眼又五年过去。
梁明轩高中状元,皇上亲自考验,赞不绝口。
他入了翰林院为庶吉士,但人人都知道,他与别的庶吉士是不同的,有武宣侯这个功勋赫赫的亲哥、有为国为民做出大贡献且又与皇后娘娘关系极好的亲嫂子、金陵计家的未来家主是他的老师,小太子算是他的师弟、国子监祭酒大人对他亦是欣赏有加、皇上更亲口赞过他好。
他的前途一片光明。
两年前,昔日的卢县令一家子也进京了,卢县令调任京中户部右侍郎。
故人相见,分外欢喜。
两家做亲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有小时候的情分在,梁明轩与卢晓月更是琴瑟相和、夫妻和睦。
梁明轩高中状元之后,两家举办了盛大的婚礼。
满朝文武皆上门道贺,好不热闹。
新娘子那一百八十台的嫁妆惹得无数人羡慕,那是真正的十里红妆啊。
更让人羡慕的是,新娘子不但有皇后娘娘赐玉如意一对、百子千孙宝瓶一对添妆,这一百八十台的嫁妆里,足足八十台是梁家给的聘礼,卢家全部作为嫁妆陪给了女儿。
当初梁家下聘的时候,也是引得京城轰动的。
大家知道许夫人有钱,也没料到如此有钱!
光是下聘银子就有十万两!
其他金银珠宝、古董珍玩、名贵物件不计其数。
转了个手,这所有东西都变成了新娘子的私产,哪一家的夫人、待嫁女不羡慕?不说一声卢小姐命好!
信阳侯府一家子尴尬,尤其信阳侯夫人,憋屈得差点儿病倒。
五年前信阳侯便看中了梁家,有意结亲。
信阳侯府家风不错,梁明朗和许知春打听到那位侯府小姐模样、性格也好,加上饱读诗书,将来想必与明轩也能谈得来,问了明轩的意思,明轩并不反对,他相信兄嫂肯定会为自己挑个好媳妇。
于是两家便开始议亲。
不料信阳侯夫人出身书香门第,瞧不起梁家,总觉梁明朗许知春两口子出身低贱,运气好才有今日,实则骨子里仍然是粗鄙不堪之人,根本不配娶自己的宝贝女儿。
议亲时她态度轻慢,明嘲暗讽甚是高傲。
侯府小姐受母亲影响,也是一样的态度。见了许知春高傲的昂着头,眼神嫌弃,招呼都不打。
许知春哪儿惯着?当下就同梁明朗商量,直言高攀不起,不了了之。
为这个,信阳侯还怒斥了侯夫人见识短浅,亲自上门试图挽回,被梁明朗和许知春婉拒了。
这一来信阳侯也恼了,觉得梁家人不识抬举。
两年之后,那位侯府小姐便出嫁了。
如今那位侯府小姐已经是孩子娘了。
嗯,她亲生只有一个女儿,另外还有三个庶出子女。侯府给她的嫁妆本就不多不少,还被丈夫偷了去花天酒地,被她发现的时候,几乎已经偷光了。
她回娘家哭诉,可那又能如何呢?
如果没有错过梁家的亲事儿,或许她们母女、信阳侯府还不会有什么感觉,毕竟纳妾、庶出子女、丈夫不上进等等京城里多的是人家都这样的。
可人最怕对比,这一对比,心里气闷得一个个想吐血。
这一生,大概心里都要不自在了。
梁明轩成亲三个月之后,梁明朗自请外放的调令也下来了。
梁明朗带着许知春、以及两人生下的一双儿女,辞别亲人,前往岭南。
这是许知春选中的地方。
梁明轩、卢晓月有卢家人和计应玄陆音照看,已经娶亲的余吉也留在京城,梁明朗和许知春都很放心,京城待的无趣,不如出去走走。
春分不肯留下,要跟着许知春。
岭南大小部落诸多,经济落后,生活贫瘠,时有争斗,动乱不堪,梁明朗夫妻过去,一个镇压一个开发,刚柔并济、双管齐下,总有一天能将那一片儿地方打理得太太平平。
这事儿需要无数银子砸进去,朝廷自然舍不得把钱花在这种地方。但是没有关系,许知春可以自己挣钱。
她的钱可以说花不完、根本花不完,用在此处,功在千秋,何乐而不为?
一家四口绕道先回家祭祖。
这些年许知春虽然不在青山县,但对青山县、尤其是梁家村的投入从来没少,就连隔壁青阳县、长水县都沾了大光。
如今的三县,是有名的土豆、红薯、魔芋、棉花种植地,出产的土豆粉丝、红薯粉条、魔芋丝、棉花源源不断销往各地,因为占了市场先机,打通了销路,即便有竞争者后来加入,也争不过三县。
三县百姓的日子蒸蒸日上,无不感激慈善夫人。
听说他们回来,梁家村上下更是一片欢腾。
老里正头发已经花白,拉着梁明朗的手笑的合不拢嘴,曾小燕、珠儿小婶、小鹃等见着许知春又哭又笑,无数的话要说一时反而不知道要说什么,只颠三倒四的念着想她、大伙儿都想她。
春分见了爹娘,也是一番欢喜。
许知春、梁明朗祭祖、祭拜父母,摆了三天流水席,三县的县令、县丞都赶了来拜见,秦老爷等本地乡绅富豪们无不上门。
热闹了数天才渐渐得以宁静。
至于梁大伯、梁二伯两家,这些年可是一言难尽。
梁明祥接连考不中秀才,在梁明轩中了举人魁首的好消息传回村子的时候,梁明祥终于再也受不住这个刺激,离家出走了。不知所踪,直到如今也不知道他人在哪里。
张氏因此变得疯疯癫癫,整天坐在村子里破口大骂,骂明轩、骂许知春和明朗,口口声声是他们害了明祥。
里正气的够呛,警告梁大伯,如果再管不住人放任她闹事,那就把张氏关入祠堂,什么时候疯病好了什么时候出来。
梁大伯巴不得,主动表示立刻马上就可以把张氏带走关起来。
但是人是村里要关的,村里负责养,他可不管。
里正鄙夷不已,冷笑着答应了。
村里如今还真不缺这点儿钱。
怪不得这一家子越过越差劲呢,瞧这出息!
没想到张氏偷听到了这番话,冲出来与梁大伯厮打叫骂,骂他没良心。没想到张氏太过泼辣,梁大伯被她撞得摔断了腿。
张氏疯成这样,显然不可能再放任了,当时就被软禁在祠堂,如今都还在,这辈子料想出不来了。
大房舍不得拿钱给梁大伯诊治,原本正骨、上药就能治好的腿拖到最后弄坏了,一整条腿坏死,靠着拐杖才能艰难挪动一二,想要出院子门都不能了。
二房一家子也没落着好,两个儿子娶的媳妇都是别有用心之人,整天闹得鸡犬不宁。
许知春从没原谅两家,里正心里有数,好事轮不上他们。但也没有刻意刁难欺辱,否则他们早就被撵出村子了。
偏偏他们自己也不争气,越来越落魄。
众人说起来,无不鄙夷。
许知春心里痛快了,这样就好。
她不打压他们,但他们也别想沾什么好处。
可笑这两家人还想着修补情分、想要仗着那点可笑的血脉身份讨要好处,章管家带着两名带刀侍卫一家去了一趟,全都老实了。
秦家与别家不同,特意邀了他们一家子单独聚了一回。
昔日那小姑娘曲灵,已经与秦宁安成亲,她没有辜负秦家夫妻俩的看重与栽培,渐渐上手秦家的生意,做得分外好。
秦夫人允诺她,不会让秦宁安纳妾,秦家只会有她生的孩子。
曲灵无依无靠,本来有些担心,得了这话也安心了,一心一意干事业,为自己未来的儿女挣家业。
秦宁安没看到明轩回来,十分失望。
许知春便笑道:“这有什么?明儿你们得空,进京去小住一年半年还不简单?”
说的秦宁安心动不已,没多久就和曲灵真的进京玩儿去了。
曲灵有些撒不开手生意,不太想去,秦老爷便笑道:“我还能撑几年,你们只管安心去。行万里路见识见识,也有好处。”
曲灵一想也是,这才去了。
乔儿也长大成大姑娘了,如今管着好几家作坊的生意。
曾小鹃和杨明叔没有再生孩子,有小安和乔儿已经够了。
小安也娶亲生子了,杨明叔将手里事务都交给了小安,与曾小鹃帮忙带孙子孙女。
两人都愁乔儿的终身大事。
这姑娘死活不肯嫁人,扬言终生不嫁,将曾小鹃都气哭了。
可她愧疚归愧疚,仍然不肯嫁人。
她自己有银子,可以置办产业,嫁人干什么?半点兴趣也没有。
曾小鹃求到了许知春这里,许知春也很意外,私下问乔儿,乔儿眼圈便红了,她是真不想嫁人,只要一想到母亲先前在生父家里过的那般日子,她便觉噩梦一般。
她娘俩运气好,能跳出火坑。
可是,谁敢保证以后不会遇人不淑呢?
若再来一次,谁救她啊?
她自己挣钱自己花不好吗?为什么要嫁人给人当牛做马?她不愿意。
许知春哭笑不得,这姑娘有想法,难得。想了想她便笑道:“要不这样,我们去岭南正好也缺用的人,你要不要跟我走?”
乔儿眼睛一亮,连连点头。
她当然愿意!
留在村里她就是个异类,虽然大家看小安份上、看里正家份上不敢明着说什么,她知道背后肯定不少人说闲话。她娘受不住这些个跟她哭、总劝她,她也烦躁极了,但她知道娘没有坏心,是真的为她着想,尽管她并不需要。
不如跟着许夫人走呢!
有许夫人罩着,谁敢欺负她?
曾小鹃本舍不得女儿,但小燕劝她:就当她远嫁了吧。
曾小鹃神奇的觉得好像也不是不行,松了口。
春分也不肯留在家里,依旧要跟着许知春走。
嫁人?不好意思,她也不想。
除了她二人,村里十来个年轻人都愿意跟着许知春、梁明朗走。
如今家里有了钱,村里也有了学堂,许多人都念书认了字,出过门,见识过外边世界的冰山一角,就是这冰山一角,也足以令他们的思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现成的机会就在眼前,谁不想出去走走、见识见识?
许知春、梁明朗带着两个孩子和村里诸多年轻人离开这日,全村人都送出老远老远,看着马车队伍远到看不见,一个个才叹息感慨着回去。
想到将来,又充满了干劲儿。
许夫人可说了,往后会打通岭南与这边儿的道路,好好的修一条宽阔的官道,大家伙儿好好干,以后的货物还能卖到岭南。
岭南那边会优先买这边出产的东西,岭南那边的特产也优先卖给大家伙儿,互通有无嘛,这一来一往的买卖做起来,不就能赚更多银钱了?
马车里,许知春和春分、乔儿一块带着两个孩子,有说有笑,好不热闹。车厢外,是策马随行的梁明朗。
乔儿喜滋滋的,目光闪闪发亮。
许知春心里同样充满着希望,新的挑战即将开始,不同的是这一次有人与她并肩同行,他可以大大方方的大展拳脚,为这个世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