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沉入海平面,将最后的金辉泼洒在泉州港。
“破浪号”巨大的舰影静静停泊,黝黑的铁甲折射着暖光,白日里肃杀的棱角被暮色柔化。舰长室内,灯火已亮。
沈诗雅卸去了沉重的胸甲,只着一身靛青的常服。她坐在案前,臂甲下那道淡粉伤痕在灯下清晰可见。
案上摊开着来自北麓山谷的简报和那块边缘绣着歪扭“谢沈大人”的粗麻布片。旁边,是一份墨迹淋漓的《安夏六郡春播实录》,潞州、洛水、平武…新垦的田亩数字,播下的耐寒粮种数量,修复的沟渠长度…冰冷的数据之下,是无数刚刚垒起的、冒着炊烟的新灶。
她拿起布片,粗砺的麻布纹理摩擦着指腹。那稚嫩的针脚,笨拙却用力,如同北麓山谷里艰难破土而出的第一茬春苗。
指尖拂过“沈大人”三个字,没有波澜,只有一种沉甸甸的熨帖,透过布料,直抵心间。
窗外,港口方向传来悠长的归航号角。更远处,渔村点点灯火次第亮起,炊烟在暮色中汇聚升腾,与港口工坊未曾停歇的烟柱交融,模糊了海天的界限。
沈诗雅将布片仔细折好,放入案头一个特制的木匣中。匣内别无他物,只有几枚不同地域的土样、几粒饱满的新粮种。她合上匣盖,指尖在光滑的木纹上停留片刻。
起身,推开通往舰桥甲板的门。
咸湿温暖的海风扑面而来,带着港口特有的喧嚣与烟火气息。脚下是冰冷坚硬的钢铁巨舰,承载着劈波斩浪、镇守海疆的力量。
眼前是万点人间灯火,是学堂书声,是织机鸣响,是灶上升腾的、哺育万千生民的温热炊烟。
她的战场,她的归所。
是这铁甲守护下的人间烟火,万里河山。
青史新卷的第一行墨迹,不在庙堂颂表,而在百姓灶台升腾起的第一缕暖香之中。
庆国泉州港的喧嚣,已化作昼夜不息的脉搏。
玄龙旗与象征友好通商的各国旗帜交织如林,巨大的蒸汽货轮吞吐着来自已知世界的奇珍异产:南溟的香料闪烁着金棕光泽,西极的羊毛洁白如云,北陆的矿石泛着冷硬金属色,更有南洋诸岛从未见过的奇异瓜果,散发着甜腻醉人的气息。
海图司的殿堂内,巨幅的《寰宇海疆堪舆图》早已超越了“龙涎水道”的范畴。密密麻麻的航线如同金色的蛛网,从泉州辐射向四方八极。
每条航线上都标注着港口、季风、暗礁、贸易品项与利润预估。这不再是探索的草图,而是帝国血脉奔涌的蓝图。
“皇上,上月海税已超去年全年总和。”户部李尚书的声音带着压不住的激动,“‘海贸通牒’一证难求,各国商船争相竞标航线。工部新下水的三艘‘镇海级’铁甲货轮,尚未离港已被预订一空!”
李宸负手立于图前,目光深邃。
海权的红利如潮水般涌入,滋养着这个冉冉上升的帝国。
他看到了国库的充盈,看到了工坊烟囱日夜不熄,看到了学堂灯火通明,更看到了那些曾与庆国并肩或竞争的国度,尤其是那些曾派学子来商务学堂求学的国家,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纷纷召回了精英,模仿庆国模式,或合作,或竞争,共同编织着这张覆盖寰宇的贸易巨网。
世界从未如此紧密地被海洋连接。
“海图是血管,流淌的是财富,更是国运。”李宸沉声道,“然血管之韧,终需筋骨支撑。落儿,”他转向身侧靛青宫装的苏落,“海贸之利,可解燃眉,可筑高楼,却非万世不移之基。朕思虑再三,庆国之筋骨,终需深植于这片生养我们的土地之下。”
苏落的目光从繁华的海图移开,落向殿外远山苍茫的轮廓。
她微微颔首,眼中是洞悉的清明:“皇上圣明。海贸如流水,矿藏乃山岳。流水滋养万物,山岳方能定鼎乾坤。庆国工坊轰鸣,铁甲舰纵横,学堂授业,无不需要大地深处沉睡的馈赠。煤炭燃炉,铁矿铸骨,铜锡为脉…以往倚重商贸输入,终非长久之计。格物院对本土矿脉的探查,刻不容缓。”
京郊皇庄,玉魄阁深处。巨大的青玉水槽依旧流淌着温润清辉,但石案上的焦点已悄然转移。
那撮来自安夏新盐场、蕴藏着神秘紫色晶点的海盐样本旁,如今堆满了形态各异、颜色斑驳的矿石碎块。
它们来自庆国各州郡初步勘探的矿点:有黔州深山的黝黑煤块,有滇南河谷的赤红含铜砂岩,有陇西高原闪烁着孔雀绿光泽的铜矿石,更有一种来自北境寒岭、质地异常坚硬沉重的暗灰色矿石。
苏落伏在最新改良的显微窥镜前,昆仑玉魄汇聚的光芒穿透水晶透镜,将微观世界的奥秘无情放大。
她的指尖稳定地调节着精密的旋钮,银针笔在特制的皮纸上飞速勾勒。
“黔州此煤,碳质纯净,燃值极高,然伴生硫磺微粒甚多,恐致炉器蚀损…需精炼脱硫之法。”
“滇南铜砂…晶体粗粝,杂质颇杂,冶炼耗能必巨…其伴生之孔雀石,或可提炼绿青(碱式碳酸铜),入药、制釉皆可…”
“陇西之铜…晶格细密均匀!好!”苏落眼中精光一闪,笔下勾勒的图谱显示出排列规整的立方晶系,“此矿脉纯度极高,且伴生微量锡晶…天佑庆国,铸炮良材!”
她的目光最终聚焦在那块来自北境寒岭的暗灰色矿石上。
在玉魄强光的穿透下,其内部结构呈现出令人惊异的致密与复杂。
无数细小的、闪烁着银灰色冷光的针状晶体相互交叠、穿插,构成一个坚不可摧的微观堡垒。
更令人心悸的是,在针状晶体的缝隙间,苏落捕捉到了极其微小的、深紫色的六方柱状结晶——与海盐中发现的异点形态惊人相似,只是更加凝实、纯粹!
“紫魄…”苏落低声自语,这是她为那未知紫色结晶暂定的名字。她小心翼翼地用特制的玉质镊子,从矿石上极其艰难地剥离下米粒大小、蕴含紫点的一小片。
“取‘焚霄’余烬!”她吩咐道。
一名助手立刻捧来一个密封的玉盒,里面盛放着“破浪号”主炮“焚霄”一击湮灭夏国旗舰后,炮膛内残留的、混合了昆仑玉魄能量的特殊晶化残渣,其性炽烈而惰怠。
苏落屏住呼吸,将剥离的紫魄碎片轻轻置于晶化残渣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