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公元502年,萧衍灭齐而建立梁朝,成为了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梁武帝。在刚登基的时候,梁武帝萧衍对少年时信仰的道教仍然十分敬仰。甚至有好几回邀请陶弘景进宫,还想亲自尝试陶弘景炼制的“飞丹”,心想着能够延年益寿。
这个时候的梁武帝,正在努力把道教思想融合到治理国家的方方面面。萧衍想通过道家“无为而治”的理念,促成国家长治久安的目的。
后来梁武帝慢慢明白,光靠道教的信念并无法满足治理国家的实际需要。于是,梁武帝开始更加留意佛教,期望能从中获得些许智慧。
当时佛教中非常有名的高僧就是 宝志和尚,并且多次言出法随,预言灵验,甚至身怀治病救人的医术,深得民心。梁武帝很是仰慕一代高僧宝志和尚,于是决定封他为国师。
当初在永明年间的时候,宝志和尚经常住在东宫的后方的房间里面。一天黎明,他从大门出入的时候,忽然说道:“门槛上的血能弄脏衣服。”
于是宝志就提着衣服跨了过去。等到郁林事变皇帝被害时,车驾载着人从这里出去,皇帝脖子上的血刚好就流到门槛上许多。
有一天,南齐朝廷的卫尉胡谐生了病,不知道自己以后会怎么样,于是派人去请宝志和尚。
宝志和尚见了来人,于是解释说:“明天”,结果没有去。结果第二天,胡谐就病死了,家人用车载着他的尸体回了家,宝志和尚则说:“我说的明天,是指明天尸体被载着出去。”
先前南齐的太尉司马殷齐之跟随着陈显达前去镇守江州,在临行之前,向宝志和尚辞别,宝志和尚则是在纸上用笔墨画了一棵树,画上的树上有几只鸟,并且告诉他说:“急难之时可以登上这棵树。”
就在后来,陈显达背叛了朝廷,留下了殷齐之镇守江州,在叛乱失败后,殷齐之叛逃,躲进了庐山中。当时有人骑着马追了上来,眼看就要追到跟前了。殷齐之刚好看见林中有一棵茂密的树木,而这棵树上有几只鸟,颜色形状跟宝志和尚所画的一模一样。他顿时醒悟了过来,急忙爬到了树上,而树上的那几只鸟却一直没有飞走。追杀殷齐之的人看到树上有鸟待着,也没有动,便以为树上不会有人藏着,于是折返回去了。结果,殷齐之就这样得以逃脱了。
南文屯骑桑偃想要谋反朝廷,他去看望宝志和尚,宝志和尚远远地看见他就跑了,边跑还边大喊道:“要围台城,想反叛,砍头破肚。”
过了十来天,叛乱终于发生,桑偃叛逃去了朱方城,被人缉拿住,并且受刑的时候果然被人砍头破肚了。
南梁朝廷的鄱阳忠烈王知道宝志和尚神机妙算,曾经硬是让人把宝志和尚弄到自己的府第里住,宝志和尚突然急急忙忙地让人寻找荆子,找到之后,他放在了门上,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不久,忠烈王出任为荆州刺史。宝志和尚的先见之明,像这次一样的,并非一次两次。宝志和尚平常大都住在兴皇与净名这两座寺院里。
梁武帝萧衍即位后,颁下诏书说:“宝志公虽然身处世俗凡尘之中,却能神游于幽远无极之境,水火不能使其焦湿,蛇虎不能使其惧怕。论其佛理造诣则声誉无比,论其隐居韬晦之志则道行高绝。岂得以对待俗士凡情之举,白白将他拘束限制,愚蠢鄙陋,竟至如此!从今以后,准其自由出入,不得再行限制。”
宝志和尚自此常常自由出入于皇宫,经常出现在台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