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熊虎中,看到武令珣主动向他冲来,心中不禁狂喜起来。
他暗自盘算着,只要能成功斩杀这名叛军大将,自己必定能继续立下赫赫战功,受到朝廷的重赏和嘉奖。
“哈哈哈……来者不拒!”熊虎中突然发出一阵如雷霆万钧般的长笑。
他手提铁枪,如同蛟龙出海一般,气势汹汹地策马迎了上去。
眨眼间,两匹战马奔腾交错,熊虎中手中的铁枪与武令珣的长枪轰然相撞,发出“哐”地一声巨响。
在这股巨力的撞击下,武令珣手中的长枪瞬间断成了两截。
他的身体也因为惯性而向侧翼倾斜,就像风中残叶一般摇摇欲坠。
然而,他并没有放弃抵抗,而是双腿紧紧夹住马背,使出浑身解数,狼狈地躲开了熊虎中紧接着的一击。
尽管如此,武令珣的脸色已经变得惨白如纸,满脸都是惊恐之色。
他拼命地控制着战马,让它向侧面狂奔而去,试图逃离熊虎中的追杀。
武令珣身边的骑兵们见到这一幕,心中大惊失色,他们急忙催动战马,如蜂群一般涌向熊虎中,想要阻止他继续前进,保护武令珣的安全。
“滚开!”熊虎中怒发冲冠,他的吼声如同惊雷一般在战场上炸响,震耳欲聋。
他胯下的战马如同旋风一般疾驰而来,速度快如闪电,所过之处掀起一片尘土飞扬。
熊虎中手中的铁枪在空中挥舞,犹如狂风骤雨一般,每一次挥舞都带着雷霆万钧之势,让人不寒而栗。
只听得“镗镗镗镗”的撞击声响彻云霄,火星四溅,如同烟花一般绚烂夺目。
在这猛烈的攻击下,四五名亲兵根本无法抵挡,他们连人带兵器被熊虎中的铁枪狠狠地打落马背,惨叫着摔倒在地。
熊虎中如同一股疾风,迅速向前狂奔了几步,手中的铁枪顺势一挥,又有一名亲兵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一般,从马背上跌落下来,重重地摔在地上,生死不知。
然而,就在熊虎中即将追上武令珣的时候,武令珣带来的骑兵如饿虎扑食般从左右两翼包抄上来。
他们来势汹汹,气势如虹,如同一堵铜墙铁壁,挡住了熊虎中的去路。
熊虎中心中焦急万分,他一心想要追上武令珣,将其首级斩下,立下赫赫战功。
可是现在却被这如潮水般涌上来的数骑挡住了去路,让他无法得手。
无奈之下,熊虎中只得被迫迎战。
他咬紧牙关,挥舞着铁枪,与这些骑兵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
然而,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熊虎中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胳膊酸痛无比,仿佛被千斤重担压着一般,难以支撑。
他的呼吸也变得越来越急促,体力渐渐不支,快要力竭了。
“该死的!”熊虎心中暗骂,他瞪大了眼睛,看着自己身后的部属越来越少,而围杀他的叛军骑兵却如潮水般源源不断地涌来,足足有四五百人之多!
……
……
此时此刻,整个战场上一片混乱,骑兵们疾驰而过,扬起的尘土如滚滚浓烟般在半空中弥漫,遮天蔽日。
狂风呼啸着,将这些尘埃吹得如同乌云一般,在空中盘旋翻滚。
在这滚滚尘埃中,一股股铁骑如汹涌的洪水般在茫茫人海中奔腾涌动,它们气势磅礴,仿佛要将一切都吞噬殆尽。
而在两军正面对战的前线,叛军的败退之势已经无法挽回。步兵和骑兵们都已经乱作一团,失去了组织和纪律。
相比之下,裴徽一方的近两万步兵方阵则显得井然有序。
他们有了第一次的战斗经验,再也没有哪个战阵敢脱离整条战线贸然前进。
相反,他们始终如铜墙铁壁一般,以一线线紧密排列的长枪战阵稳步向前推进。
第一排的长枪手们犹如毒蛇一般,他们的长枪在空中挥舞,每一次刺出都能准确地命中敌人,将敌人斩杀于马下。
而在他们身后,弩箭手们则如雨点般不断地射出弩箭,这些弩箭如蝗虫过境一般,密集而致命,叛军们在这密集的箭雨下纷纷倒下,就如同被收割的麦子一般。
一面高高竖立的旗帜,仿佛风中残烛一般,在狂风的肆虐下摇摇欲坠,最终缓缓倾倒。
这面旗帜的倒下,就像是一个信号,预示着前线的溃败之势如瘟疫一般迅速蔓延开来。
它先是席卷了中间的阵地,然后继续向后蔓延,甚至波及到了两边武令珣的骑兵。
熊虎中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骑兵越来越少,当他身边只剩下不足五十人时,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绝望。
他觉得自己已经必死无疑,因为面对如此汹涌的叛军,他们这些人根本无法抵挡。
然而,就在他感到绝望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那些原本围杀他的叛军骑兵和步兵,不知何时竟然像潮水一般渐渐退去,而且人数越来越少。
许多叛军只顾着逃命,完全顾不上继续攻击熊虎中他们。
与此同时,郭襄阳带领着骑兵主力如神兵天降般突然杀进了溃逃的叛军之中。
他们的出现犹如给叛军致命一击,使得原本就已经崩溃的叛军彻底失去了抵抗的意志。
裴徽一方的所有步兵和骑兵在乱兵中如饿狼一般,边追边杀,毫不留情。
熊虎中看着这一幕,心中的惊喜难以言表。
他几乎已经力竭,喘着粗气,带着四十多名骑兵,脸上露出了劫后余生的笑容。
“好险啊!”熊虎中喃喃自语道,“再有十几息,今日我便会累死在这里了。”
他心中暗自庆幸,同时也对郭襄阳的及时救援充满了感激之情。
就在这惊心动魄的一刻,熊虎中极目远眺,目光如炬,远远地望见了史思明的帅旗。
而在那面旗帜的周围,是数百名如狼似虎的骑兵和三千多步兵,他们正护送着史思明且战且退,试图通过一旁的一条羊肠小道逃脱追击。
“唯有斩杀史思明这员主将,方可称得上是真正的盖世奇功!”熊虎中心中暗自思忖道。
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想要鼓足最后一丝余勇,向着史思明的帅旗疾驰而去,一举将其斩杀,成就这盖世奇功。
然而,当他试图催动胯下的战马时,却惊觉自己和战马都已经精疲力竭,难以再前进分毫。
不仅如此,他身后的骑兵们也同样疲惫不堪,如强弩之末,无法再继续追击。
就在熊虎中感到绝望的时候,他突然瞥见了郭襄阳正率领着近千名骑兵,如猛虎下山般勇猛无畏地向史思明追杀而去。
郭襄阳的人马所过之处,敌人纷纷溃败,如土鸡瓦狗一般不堪一击。
“这便是特战大队,果真名不虚传,厉害至极。”熊虎中满脸惊叹与艳羡地看着郭襄阳的人马,心中暗自感叹。
他赫然发现,郭襄阳率领的这支人马,其战力之强,竟然远胜自己麾下的部众。
史思明眼见郭襄阳所率领的军队如此勇猛无畏,心中惊恐万分,仿佛魂魄都要被吓飞了一般。
他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命令那三千多名步兵全部留下,迅速布下一道坚不可摧、犹如铜墙铁壁般的战阵,企图以此来阻挡郭襄阳的进攻。
与熊虎相比,郭襄阳的作战方式显然更为稳健和谨慎。
他率领众人绕着叛军断后的步兵战阵缓缓前行,先是下令万箭齐发,一时间箭如雨下,密集的箭矢如蝗虫过境般铺天盖地地射向叛军的战阵。
郭襄阳并不急于直接冲入敌阵,而是来回以连发快弩进行持续的射杀。
这种战术使得叛军断后的步兵战阵在箭雨的洗礼下变得千疮百孔,无数的缺口和疏漏逐渐显现出来。
待到时机成熟,郭襄阳眼见叛军的战阵已被射得摇摇欲坠,出现了许多可供突破的破绽,他这才果断地率领众人持枪猛冲上前,开始全力破阵。
郭襄阳带领的特战大队如同一股疾风骤雨,紧随漫天箭雨之后,以雷霆万钧之势,趁着那些缺口尚未合拢之际,如饿虎扑食般迅速冲入敌阵。
一时间,刀光剑影交错,喊杀声震耳欲聋,场面异常惨烈。
郭襄阳身先士卒,他的马刀在阳光的照耀下寒光闪闪,如同一道闪电划破长空。
在风驰电掣之中,他手中的马刀如同收割稻草一般,无情地刺向敌人,疯狂地砍杀践踏。
就在这时,郭襄阳突然向右一闪身,巧妙地避开了一名叛军士卒的攻击。
紧接着,他趁战马疾驰而过的瞬间,手起刀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照着那名士卒的后脑勺狠狠地劈了下去。
只听得“哐”的一声巨响,那名士卒惨呼一声,如同一棵被砍倒的大树般,直直地向前扑倒在地,当场毙命。
须臾之间,右侧那沉重无比的重骑马掌如同泰山压卵一般,以雷霆万钧之势径直踩到那士卒的背上。
只听得“咔嚓”一声脆响,仿佛是骨头断裂的声音,紧接着便是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噗噗”声,那是血肉模糊的声音。
这声音在战场上回荡,让人不寒而栗。
与此同时,郭襄阳身后一名特战大队的骑兵手中的铁枪如同毒蛇出洞一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随手插入叛军步卒的脖子。
那铁枪的枪头犹如闪电一般,瞬间刺破了步卒的喉咙,鲜血如喷泉般喷涌而出。
那骑兵手腕一抖,铁枪如同天女散花一般,将大片的鲜血溅射到空中。
那步卒的尸体如同炮弹一般,直直地砸向最后那波还在负隅顽抗的叛军步兵。
这最后一群叛军步兵看到如此惨烈的场景,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如土鸡瓦狗一般轰然崩溃。
他们再也没有了抵抗的勇气,纷纷抱头鼠窜,只想尽快逃离这个可怕的地方。
郭襄阳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切,他的目光轻蔑地扫过在数百骑兵保护下冲进一条山道的史思明。
对于史思明的逃跑,他心中毫无波澜,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追!”郭襄阳不紧不慢地喊出了一个字,然后带着人如旋风一般追了上去。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却充满了威严和决心。
此时的战场上,尘土飞扬,犹如黄龙腾空一般。
远远看去,一片黄色的烟雾滚滚,遮天蔽日,让人难以看清具体的情况。
郭子仪站在半山坡的指挥台上,即使拿着望远镜,也只能看到一片模糊的景象。
不过,他可以确定的是,此战己方大获全胜,己方的人马正在追杀着四处逃窜的叛军。
然而,尽管他竭尽全力想要看清郭襄阳追杀史思明的情景,但视线却始终模糊不清。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史思明所率领的人马展现出了超乎预期的战斗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比裴徽带领郭子仪、熊虎中以及郭襄阳等人之前所推断的还要强大几分。
不过,幸运的是,熊虎中表现得异常悍勇无畏,他毅然决然地冒险带领部下冲入叛军的核心地带,这一举动成为了扭转战局的关键因素。
正因为如此,整个作战计划虽然遭遇了一些困难,但总体上还算进展顺利。
郭子仪深知,如果步兵们继续仅仅专注于维持方阵,那么他们将无法跟上骑兵的步伐,只能远远地望尘莫及。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扯开嗓子,高声呼喊:“鼓号齐鸣,号声三长三短,全军自由追击!”
随着他的命令下达,他身旁的一排号手们立刻憋足了全身的力气,吹奏出一阵呜咽苍劲、如泣如诉的号声。
这号声仿佛是对战争的悲叹,又像是对胜利的渴望,在战场上回荡,令人心潮澎湃。
紧接着,后面所有的战鼓也一同被敲响,发出“咚咚咚”的巨响,震耳欲聋。
这鼓声犹如雷霆万钧,又似惊涛拍岸,与号声相互呼应,交织成一曲激昂的战歌。
正面战线上那些早已按捺不住的步兵们,在这激昂的鼓号声的鼓舞下,如饿虎扑食一般,气势汹汹地开始自由追杀那些溃败而逃的叛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