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一次江南地区的洪灾,可谓是前所未有的。
自昭宁四年立春以来,长江上游地区暴雨倾盆,一开始,没有人在意,都说春雨贵如油,反而十分高兴。
哪曾想,这雨一下就是半个多月,大量雨水万马奔腾般汇入长江之中,导致长江水位暴涨,汹涌的江水裹挟着泥沙碎石,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下游。
镇江城位于下游地区,无可避免的成了洪水泛滥的破坏目标。
江边的堤坝年久失修,又怎么挡得住汹涌澎湃的洪水?很快镇江城就被洪水淹了,房屋摇摇欲坠。
街道上 满是惊慌失措的百姓,哭声、叫喊声交织在一起,乱作一团。
屋漏偏逢连夜雨,与此同时,太湖流域也遭遇了强降雨。密集的雨点砸向湖面,太湖水位迅速上涨。
湖水倒灌进周边的河汊,原本清澈的河水变得浑浊不堪,河水漫过河岸,淹没了大片的农田和村庄。
苏州、无锡等地因为建城之初水利工程设计的合理,并没有被淹没在洪水之中。
……
苏州城外,乌云如墨,沉沉地压在天际,仿佛随时都会崩塌下来。
肆虐的洪水在运河与太湖间汹涌奔腾,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那浊浪犹如一头头凶猛的野兽,不断冲击着周边的堤坝。
林如海、贾芸、练九安等人心里都很清楚,这一道道堤坝便是守护苏州城百姓的最后防线,容不得丝毫闪失,一场与洪水的较量就此拉开帷幕。
林如海凭借着多年的为官经验,迅速统筹全局。他先安排手下的官吏对周边的村庄、城镇进行动员,号召青壮劳力加入到加固堤坝的队伍中来。
一时间,锣声、喊声回荡在苏州城外的每一个角落,百姓们纷纷响应,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贾芸则负责物资的调配,他带领着一群人奔走于各个仓库之间,将一捆捆的芦苇、一袋袋的砂石、一根根的木桩迅速装车,运往堤坝施工现场。
………
练九安身着一袭干练的官服,外罩一件轻便的劲装,虽进士出身,却也粗通武艺,虽只是初入三流武者之列,
但此刻眼神中透露出的坚毅与果敢,丝毫不输那些久经沙场的将士。
他带着一群身强力壮的锦衣卫,脚步匆匆地朝着堤坝方向赶去,准备去维持秩序,确保加固堤坝的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刚刚出城,便见远处尘土飞扬,一支整齐的队伍正朝着这边快速赶来。
为首的两人,一人身材魁梧如牛,正是锦衣卫百户牛大力;另一人则身形矫健,眼神锐利,是同样身为锦衣卫百户的瞿猛。
在他们身后,校尉傅千钧带着五千精锐步伐整齐,士气高昂。
练九安心中一喜,加快脚步迎了上去。牛大力和瞿猛老远就看到了练九安,连忙驱马来到近前,翻身下马,抱拳行礼道:“练从事,我等奉命前来支援!”
练九安还礼道:“来得正好!如今洪水肆虐,堤坝告急,苏州城危在旦夕。
我正要去堤坝上组织人手加固,你们这五千精锐来得太及时了。”
牛大力瓮声瓮气地说道:“练从事但有差遣,我等万死不辞!”
瞿猛也接口道:“是啊,保家卫国,抗击洪水,是我等职责所在。”
练九安点点头,说道:“那便随我一同前往堤坝。如今时间紧迫,我们要尽快加固堤坝,防止洪水漫堤。”
众人即刻出发,很快便来到了堤坝施工现场。此时,堤坝上一片忙碌景象,百姓们正奋力地搬运着沙袋、石块,试图加固摇摇欲坠的堤坝。
但洪水的冲击力实在太大,一些地方的堤坝已经出现了裂缝,江水不断地从裂缝中渗出。
练九安看着眼前的景象,眉头紧锁,他转身对牛大力和瞿猛说道:“牛百户、瞿百户,你们带着这五千精锐,分成若干小队,协助百姓们加固堤坝。
首先,我们要对堤坝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加固,尤其是那些已经出现裂缝的地方。”
牛大力和瞿猛齐声应道:“遵命!”
牛大力迅速将队伍分成了十个小队,每个小队五百人。他大声喊道:“兄弟们,跟我上!先去把那些沙袋搬到裂缝处,堵住漏洞!”说完,他率先扛起一袋沙袋,朝着一处裂缝跑去。
瞿猛也不甘示弱,带着自己的小队冲向另一处薄弱地段。他一边奔跑,一边喊道:“大家动作快点,洪水可不等人!”
五千精锐迅速分散开来,与百姓们一起投入到了紧张的加固工作中。练九安则在堤坝上来回巡视,指挥着全局。
在一处裂缝较大的地方,江水如注般涌出,情况十分危急。牛大力带着一队人拼命地往裂缝处堆放沙袋,但沙袋刚一放上去,就被湍急的水流冲走了。牛大力急得满脸通红,他大声喊道:“这样不行,得想个办法把沙袋固定住!”
这时,练九安赶到了现场,他观察了一下情况,说道:“牛百户,我们可以用木桩先把沙袋固定住。你们赶紧去砍些木桩来。”
牛大力立刻安排人去附近砍木桩。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儿,木桩就准备好了。
他们将木桩深深地插入堤坝的底部,然后用绳子将沙袋紧紧地绑在木桩上。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成功地堵住了裂缝。
在另一处,瞿猛的小队遇到了难题。由于洪水的冲刷,堤坝的一侧出现了滑坡,大量的泥土被冲走,堤坝变得岌岌可危。
瞿猛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十分焦急。他对身边的校尉傅千钧说道:“傅校尉,这可怎么办?”
傅千钧沉思了片刻,说道:“瞿百户,我们可以用石块和泥土在滑坡处堆砌一个斜坡,增加堤坝的稳定性。”
瞿猛觉得这个办法可行,立刻组织队员们搬运石块和泥土。
大家齐心协力,一筐筐的泥土和一块块的石块被运到了滑坡处。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一个坚固的斜坡终于堆砌好了,堤坝的稳定性得到了增强。
练九安在巡视过程中,发现有一处堤坝的高度明显不够,洪水随时都有可能漫过堤坝。
他急忙召集牛大力、瞿猛和傅千钧等人,说道:“此处堤坝高度不够,我们必须尽快加高堤坝。大家想想办法,如何才能快速有效地加高堤坝?”
牛大力挠了挠头,说道:“练从事,我们可以用土袋一层一层地往上垒,这样可以快速增加堤坝的高度。”
瞿猛补充道:“但是土袋垒得太高容易倒塌,我们可以在中间穿插一些木桩,增强土袋的稳定性。”
练九安听了他们的建议,觉得很有道理,说道:“好,就按你们说的办。大家立刻行动起来!”
五千精锐和百姓们再次忙碌起来。他们有的负责搬运土袋,有的负责打桩,有的负责垒土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堤坝的高度逐渐增加。
然而,就在大家以为一切都在顺利进行的时候,突然,远处传来一阵巨大的轰鸣声。
练九安心中一惊,他抬头望去,只见一股汹涌的洪峰正朝着堤坝袭来。洪峰如同一堵巨大的水墙,气势汹汹地冲了过来。
练九安大声喊道:“大家快做好准备,洪峰来了!”
牛大力和瞿猛迅速组织队员们在堤坝上做好防护措施。他们用沙袋和石块加固堤坝的边缘,防止洪峰的冲击。百姓们也纷纷停下手中的工作,加入到了防护的队伍中。
洪峰越来越近,巨大的冲击力让堤坝剧烈地摇晃起来。一些土袋被冲垮,江水开始漫上堤坝。练九安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十分焦急。他大声喊道:“大家不要慌,齐心协力,一定要守住堤坝!”
牛大力和瞿猛带头跳入水中,用身体挡住洪水。他们的身后,是一群英勇的将士和百姓,大家手拉手,形成了一道人墙,顽强地抵抗着洪峰的冲击。
在洪峰的冲击下,人墙一次次地被冲散,但又一次次地重新聚集起来。经过几个小时的艰苦奋战,洪峰终于过去了。堤坝虽然受到了一定的损坏,但依然顽强地屹立在那里。
练九安看着疲惫不堪的众人,心中充满了感动。他说道:“大家辛苦了!虽然我们经历了一场严峻的考验,但我们成功地守住了堤坝。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加固堤坝,确保苏州城的安全。”
牛大力、瞿猛和傅千钧等人齐声应道:“是!”
在接下来的近一个月里,五千精锐和百姓们继续奋战在堤坝上。
他们不断地加固堤坝,修复被损坏的地方。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堤坝变得更加坚固,苏州城也终于度过了这次洪灾危机。
这场与洪水的较量,让练九安、牛大力、瞿猛、傅千钧等人以及所有参与抗洪的百姓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