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乔》坚持到月底,排片基本都被院线让给其他新公映影片。
和李元青预估的数字差不多,总票房仅1.42亿。
长线放映最多也就只会再增加几千万罢了。
主要还是让艺术放映联盟继续有片放,哪怕是亏的,也要扶持。
中秋档上映的《江湖儿女》也是类似情况。
贾科长没有李元青的票房号召力,总票房最多五六千万的样子。
李元青和刘奕菲在江城过的中秋。
过完中秋就分析起接下来的电影市场。
今年国庆档的态势似乎又要看青奕!
忻钰坤执导的《误杀》、开心麻花一部《李茶的姑妈》以及张一谋的《影》都有卖相。
《胖子行动队》就不用提了。
两个主演都是路人缘极差。
纹章因为婚内出轨。
包备儿因为本身就令人恶心。
这种电影在宣传之初就被不少观众抛弃。
不用你去赶,观众会自动绕道走。
期间还发生了一件好玩的事儿。
“毕智非”竟然对这部电影也发表了影评。
认为这部影片是垃圾中的垃圾!
导演包备儿也对这位“毕智非”进行了回击,话语间暗自讽刺了毕导的豆瓣最低分神作《逐梦演艺圈》!
结果没过半天。
正版“毕智非”站出来辟谣。
“我还没看电影呢,哪里会给电影写影评呢?”
包备儿眼看自己骂错了人。
立马对正版毕智非道歉。
毕智非更是大度表示,国庆档第一部电影就选《胖子行动队》!
其实仔细看盗版“毕智非”言论,就会发现这人蹭热度都蹭不明白。
他怎么能用正常人思维去揣测毕智非呢?
毕智非暑期档评价了三部电影。
影片质量判断标准和常人不一样!
他说,三十亿票房、感动无数观众的《我不是药神》评分虚高,最多只值7.5分,不如他的《逐梦演艺圈》。
他说,公映四天就撤档,总票房不足五千万的《阿修罗》是近年来国产片少有的奇幻大片,质量上乘,顶级巨作。
他说,《邪不压正》是姜闻导演的最优秀之作,可打9.5分,自己愿意跟姜闻合拍新戏——《逐梦北上广》!
所以想要装毕智非很简单。
越是烂片越要夸。
观众越讨厌的就要越喜欢!
《胖子行动队》给大伙带来一些笑料。
另外三部才需要宣发进行激烈竞争!
包括《误杀》和《李茶的姑妈》。
《李茶的姑妈》在青奕公司内部评价非常一般。
没人觉得这部电影能创造多高的票房。
没有沈腾和马丽挑大梁。
全是开心麻花一些不知名配角唱大戏。
观众最多被开心麻花的名头忽悠住一周左右,口碑一发酵,后续绝对撑不起高票房。
因而青奕公司做出调整。
强令忻钰坤执导的《误杀》往前调来填补国庆档期!
国庆档这么大块肥肉不能被别人抢了!
忻钰坤从年初拿到版权,马不停蹄进行选角、翻拍、后期,紧赶慢赶才终于把电影制作完成。
老潘去拍了《我不是药神》。
忻钰坤在业内试镜。
最后选择了肖扬饰演男主角。
女主角找到了小宋佳。
女警官还是联系《看不见的客人》里合作过的巩俐!
再书写一曲悬疑佳作。
巩俐看这些年忻钰坤确实成长起来了,所以没有拒绝,跟熟人合作,质量更有保障。
在《李茶的姑妈》和《误杀》的夹击下。
《影》就显得孤立无援。
整部电影的卖点有两个。
一个是张一谋导演。
一个是邓朝孙俪两口子合作。
前者有很多新闻可以写。
《影》自从威尼斯电影节展映后,张一谋绕着地球转了一圈。
逛遍了九月份的各类国际电影节。
得到的影迷评价都是一个字。
好!
【两个小时的观影过程中,前半段明争暗斗隔空交战,后半段热血高燃扣人心弦,观众们被局中套局的剧情、中式古典的水墨丹青画面、琴萧瑟三种乐器配乐所折服,“影”燃全场。】
【张一谋向海外观众以一种极致的东方美学思维讲述了一个替身的爱恨情仇,以一种禅意武侠的方式,投射出张一谋对人性的思考。
水墨丹青、阴阳八卦的风格画面、以雨伞作为武器的战斗场面、琴箫瑟三种乐器的配乐都成功折服了现场观众。】
有一部分是片方宣传。
有一部分就是事实!
刘奕菲当时就在威尼斯现场,她看得出来外国人是真的被张一谋独特的美术风格所吸引。
国外影评人的夸赞也是发自内心。
张一谋在现场讲解道。
“墨和水以一种流动、动态的方式融合在一起,而且有多重层次的暗影。我希望探究它,因为我认为人性也是一样,非常复杂,并非黑白分明。”
这番话很受外国影迷认同。
他们认为这才是华国,也才是张一谋!
所以片方不费吹灰之力,就让中文互联网上充斥着对老谋子回归之作的期待!
但后面这对夫妻主角不好炒作。
原因还是因为路人缘。
《恶棍天使》给观众带来的糟糕影响太深刻了。
邓朝死不认承认自己拍了部烂片。
深夜凌晨都在和看过电影的网友微博对骂!
这也没几年,随便翻翻就知道。
片方和观众的冲突,会让观众对导演及演员打上标签。
邓朝隐隐有了“烂片演员”标签。
再加上,邓朝这两年综艺节目曝光度太大了。
他光是站那儿,就会有粉丝觉得好笑。
《影》无论是宣传海报还是预告片,都不难看出,这不是喜剧片。
应该是一场严肃的争斗。
风格不搭,这让男女主角反而成了片方忽略的对象。
陈曦刚结完婚。
李元青提议让她去度蜜月。
“公司的电影怎么办?”
她去度蜜月,李元青和刘奕菲也去了湖北,说是拍戏,不也等同于“公费度蜜月”,公司没人管了?
李元青让她放宽心。
“有张昭在,公司不会出乱子。
正好让他也和公司宣发团队磨合一下,以后能减轻你不少负担!”
张昭以前在乐视就负责影视,这点工作不在话下。
他自己也觉得神奇。
“前几年我和张导还亲密无间,转眼我们也要‘兵戈相向’,竞争一番。
果然是世事无常。”
这行业里分分合合的事情太多,要不然怎么写出的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