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九年六月中旬。
随着缅军精锐,五万禁卫军在阿瓦城外被漫天的火炮吞噬,南北两路明军在五大土司的帮助下顺利占据攻下缅甸全境。
缅甸王宫中。
一众缅甸官员,怒目盯着出现的温体仁。
“诸位,我大明天军奉天子诏讨伐不臣,尔不必如此看着本官。”
“天使大人,下官请问,缅甸何时得罪了大明?大明皇帝竟然派出数十万精锐亡我国祚?”
财政大臣迦耶沙迪压着自己的情绪,第一个出列质问。
“呵呵,迦耶沙迪,缅甸财政大臣,您可真是贵人多忘事啊,崇祯三年时,我大明海军在旧港海域,马六甲海域等大洋中苦战夷人联军,缅甸身为大明藩国,不派出兵马助力也就罢了,却堂而皇之支持夷人,给夷人舰队提供方便,甚至是派出仆从军!
此举已是与大明为敌!如此大罪,尔如何解释?”
迦耶沙迪听着温体仁的喝问,先是一愣,随即脸色沉下来。
此事说来很简单,在前些年,暹罗借助在夷人手中购得的大量火器,在边境中屡次占据上风,缅军损失很大。
他隆王为了遏制暹罗,下定决心,投入重资更新军备。
在经过数次联系后,葡萄牙人答应贩卖五千条火绳枪,外加三十门中型加农炮。
缅甸给付定金后,没多久便发生夷人联军和大明海军开战一事,葡萄牙人趁机提出要求,缅甸必须出兵助力,另外给夷人舰队提供助力,才能得到火器。
他隆王为了这批火器,只得咬牙答应。
“天使大人,当时我朝向葡萄牙人购买火器,恰巧天军和夷人开战,葡萄牙人趁机胁迫,若是我们不答应,就不会交付武器,此事我王还派使者入大明解释···”
迦耶沙迪出言说着,不等他说完,温体仁直接挥手打断。
“够了!本官不听这些理由,资敌便是资敌,没有理由可言!
大明律和皇明祖训中均有定制,藩属国主不得以任何理由资助大明之敌,触犯者,视同谋反!当斩其首,亡其国以示惩戒!如今东吁朝已溃,缅甸暂由大明管制!”
温体仁说着,从锦衣卫手中接过一卷圣旨。
“此为大明皇帝旨意,即日起成立缅甸宣抚司,派驻大明官军驻防管理,缅甸上下军民一应从之,违逆者视为叛国,即刻诛灭!”
在场的缅甸官员看着温体仁,大多带着怒意低下头颅,丝毫不敢反驳。
···
月余后。
随着一队队大明官员出现在阿瓦城内。
缅甸宣抚司正式组建,同时,张彦芳训练出的二十万守兵军团,从云南边境南下,统归秦良玉进行安置驻防。
宣抚司衙门。
“温大人,孟养,孟密,木邦等五部土司首领求见。”
温体仁听到侍卫的话,示意把人带来,同时把在阿瓦城的禁军将领叫来。
没多久。
五部首领出现在大堂内。
“呵呵,五位首领请坐,此番明军惩治东吁王朝,幸得五位义士助力,你们都是大明的功臣。”
为首的思线看着和善的温体仁和他身后坐着的一众明军将领,顿觉头皮发麻。
“温大人言重,我等五部不过是尽些人臣薄力,不值一提。”
温体仁看着五人满是拘谨的坐下,嘴角一直挂着淡笑。
“大明皇帝圣谕!”
随着温体仁神情转为严肃,五人赶忙起身跪下。
“孟养,孟密等五部助力大军平复逆臣有功,特赐五部脱离缅甸内臣;
官升宣慰司,五部首领兼任宣慰使兼镇边将军职,另赐大明通商连税之权!”
“谢吾皇圣恩!”
满是激动的五人闻言后赶忙叩头谢恩。
多少年了,他们和缅军争斗,为的就是不过一纸敕书、一名分、一活路。
如今不但成功脱离缅甸,摇身一变成为大明之臣,可以说是土鸡变凤凰般的转变!
在大明周边,无数大小势力做梦都想被大明官方接纳,一旦成为明人,就意味着部族有了前途和希望。
“好了!五位首领,从今日起,你们不再是边蛮,而是我大明堂堂正正的边臣,望五位日后好好管制部族,为大明守好边疆。”
“大人放心,我等以部族立血誓,终为明人,永不背叛!违誓者,部族消解,天人可诛!”
没多久。
五人离去,黄得功起身问道:“大人,这五家土司实力不弱,您为何要求陛下将他们收纳我朝?
今日他们能叛缅甸,明日可能叛明。”
温体仁咧嘴笑道:“黄军门,领兵打仗讲究攻城略地,政治官场讲究得人收心;
五部主要集中在缅甸东部和东北部的山区,若是我军派兵围剿,他们联合起来据山而守,大军何时能平叛?
现在他们梦寐以求的事一日成真,而且是带着军功成为明臣,这种梦寐以求多年的愿望得以实现,可翻手间将可能的敌人变成自己人;
再说了,咱们要的是缅甸的产粮区,五部占据的山区,暂时用处不大,等国内缓过这几年,陛下降下圣旨,执行改土归流之策,到时候在慢慢收拾他们。”
黄得功听完后,双眼睁的老大,咂嘴摇头。
“牛逼!还是你们这些文人心眼多!”
···
两个月后。
第一批缅甸之粮食出现在天津港。
毕自严亲自出现在码头上迎接。
“卑职见过大人!”
郑鸿逵迈着大步从大船上走下。
“郑将军辛苦!”毕自严回应一句,满眼期待的看着郑鸿逵问道。
“怎么样?运回多少粮食?”
郑鸿逵单手举起,伸开五指。
“缅甸各类粮食共计五百万石!分装大型粮船三千艘!第三舰队全部护送到位!”
“我的天呐!好!好!好!”
毕自严满脸惊喜的说着,激动的像个孩子。
“有了这批粮食,北境的粮荒便能遏制住了!”
“郑将军,你带第三海军的将士们去城内休息,好酒好肉已经准备好了,让将士们多吃多喝,好好休息!”
毕自严激动的说着,摆手示意码头周围列队的护粮营开始卸粮。
“毕大人,我已经给第三舰队全体下达命令,所有粮食运送粮库后,才能卸甲休整,卑职请命协助护粮营搬运粮食。”
毕自严看着郑鸿逵的固执劲,无奈答应下来。
现在的第三舰队已经从专一护送南越回国粮道的任务中解脱出来。
朱由检一道旨意,第三舰队扩军,暂归吕宋总督府调动,执行护送南洋粮草回国的重担。
而郑鸿逵在看到圣旨的第一时间,眼中含泪。
护粮任务,看似简单,实则为大明命脉,南洋之粮事关全国,皇帝没有让其他舰队护送,而是让自己这个非嫡系出身的将领担当,足见皇帝对自己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