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推开院长书记的门,发现陈主任居然都在。
且学校的一二把手也到了。
“陈主任,您怎么来了?”
“好小子,你的建议和提交的材料非常及时。上边研究之后,下达了《关于加强玉米深加工项目建设管理的紧急通知》。你功不可没。”
李建满脸惊喜。
“没想到,上边居然听进去了。还下了通知。这下,不担心玉米被拿去当燃料烧掉了。”
陈主任点点头,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嗯。现在每年大约有550万吨玉米被用于生物燃料。而且每年还以30%速度递增。你的建议对国家粮食安全非常重要,上边让我专门来给你,颁发‘重大贡献奖’。当然,还有两千块钱的奖金。以资鼓励。”
陈主任说着,亲自给李建颁发了奖状和奖金。
李建没想到,陈主任说的奖励就是这个。
虽然不多,但是也算有个表态。
“好了,任务我也完成了。时间紧,我还有点事,先走了。”
陈主任的车队,浩浩荡荡地离开校园。
学校的一把手惊讶地看着李建。
问道:“看来,你跟陈主任很熟悉。”
李建笑道:“一般吧。平时帮忙出点主意。”
学校二把手也很是惊讶:“帮忙出主意?难道你一个大四的学生,就给陈主任出主意?”
李建摇了摇头。
“大部分的情况下,是陈主任主动来询问我。让我帮忙提供计划或者分析报告之类的。不过,有时候,我觉得有些情报和分析报告非常重要,也会主动地提交上去。”
学校一把手有点疑惑地问道:“这次,上边发下什么通知,导致陈主任这么高兴?”
“是这样的,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粮食的消耗也日益增加。全球四大粮商趁着这个机会,准备把粮食价格拉高获取暴利。但是要拉高粮食价格,就需要消耗掉各国的库存。”
“消耗库存?”
李建点点头。
“没错。西方人就喜欢弄出一些环保概念,清洁能源概念,温室效应之类的乱七八糟的概念,忽悠发展中国家去跟风搞什么清洁能源。生物能源就是其中一种骗局。”
李建的话,彻底勾起了众人的好奇。
“怎么说生物能源是一场骗局?”
李建于是把四大粮商利用生物能源概念消耗各国粮食库存,然后炒作干旱,提高粮食价格,进而控制各国的粮食生产和销售的计划说了一遍。
众人听得目瞪口呆。
“这是你一个大学生能理解的吗?”学院书记有点不可置信地看着李建。
“怎么?难道大学生理解不了?”
“我的意思是,你哪里来的这些信息?”
李建笑道:“别忘了,我就是靠期货赚钱的。这些都是基本操作而已。四大粮商放个屁,我们这边都能猜到他们想要干什么。还有,那温室效应,根本就是放屁。历史上尧舜禹时代,周朝、汉朝、唐朝的时候,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得多。”
众人更是面面相觑。
“你居然否定了温室效应的环保理念?”学院书记更是不可置信地问道。
“这些都是西方所谓的科学家弄出来的概念,用来打压发展中国家的紧箍咒而已。关键时刻,这些西方国家,会彻底抛弃所谓的环保协议。你们也知道,老美一直没有批准《京都议定书》吧?他们的能源消耗根本没有限制。办公室从白天到晚上根本不关灯,空调24小时也不关........”
李建把老美关于环保的种种恶劣表现都说了出来,目的就是敲醒眼前的几个领导。
“西方宣传的东西,基本上的目的就是阻止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让他们继续保持优越奢侈的生活。所以,这个生物燃料,就是为了消耗各国库存的玉米,为接下来的粮食涨价做好铺垫。”
学院书记有点不可置信,满脸惊讶地问道:
“你的意思,明年开始,粮食大幅涨价?”
“那当然了。国庆过后,大豆首先涨价。不过玉米、小麦、大米等主粮涨价会慢一点。这是上边有计划地控制粮价波动,维持社会稳定。”
接着李建又给几个领导科普了一下大豆和其他三个主粮品种的行情。
听得众人一个个目瞪口呆。
没想到,这个大四的本科生,居然对粮食行业的研究,以及对未来宏观经济的发展,比他们更透彻。
不仅仅看得远,看得深,还有具体的应对计划。
看来,别人举报他不上课,不听课,为难教授的事情,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他把精力都用在了真正有用的研究领域了。
远比那些只会背诵知识点的学生,已经高了不是一星半点。
就在这时候,李建的手机铃声响了。
李建条件反射地拿出来接通。
是陈思思。
“李建,原油到了55美元了。”
李建一听,顿时高兴起来。
“太好了。大手笔入场。美原油、布伦特,主力合约和远期合约,大单子进。还有,买入1.5个小目标的看涨期权。”
李建说完,挂断电话。
笑道:“不好意思,几位领导。我还有点事情,得先走了。”
没等几人反应过来,李建拉开门,迅速跑了出去。
众领导面面相觑。
学校一把手问学院书记。
“他平时就这样?”
“差不多。有时候跟他谈话,他接个电话,匆匆忙忙就走掉了。原本还觉得他这人还不错,对领导也恭敬有礼貌。可下一刻,他就这样说“声有事儿先走”,没等你反应过来,直接走了。平时积累的对他的好印象,就这么荡然无存了。”
学校一把手不禁笑道:“有个性。特立独行。不矫揉造作。确实是个不错的小伙子。或许他真的有事情吧。”
“嗯,那么多的企业和公司需要管理,有些失礼也可理解。”
李建坐上了韩琪的车,正往温泉酒店赶。
路上接到了白韵婷的电话。
“李先生,原油是不是要反手做多?”
“没错。现在正是入手的好机会。”
李建知道,这接下来就是一波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原油大涨了。
从55美元附近一路飙升到147美元。
只是可惜国内没有原油期货,不然,那些后来的期货大佬会更早地发家。
此时,那些后来的期货大佬还在蛰伏的蛰伏,学习的学习,探索的探索。
只有少数靠着大豆行情走了出来,实现了财富的积累。
当然,有些国内的大佬,此时已经到了香港,开始做起原油期货。
郭阅兵此时也从东北回到帝都。
收到李建入场做多原油的消息之后,给他来了电话。
“老弟,这波行情,准备拿多久?”
李建笑道:“滚动操作,一年多。”
“这么久?”
“持续久的行情,还能有几百倍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