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香云道:“东京的灯火最热闹,汴河的夜色最美妙。”
但黄香可不服气,便道:“襄阳最好,在这就这样说,听清了,你们都?”
余下应声道:“噢!黄香小公主,你说怎样就怎样呗!你是神仙行吧?”
黄香忙道:“又在胡说八道,人间怎么会有神仙,天上才有。”
子午忽然想起来什么,马上笑道:“在郾城时候,岳元帅说夏商周、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楚河汉界、汉宫秋月、三国鼎立、魏晋南北朝、隋唐大一统、五代十国战火不休,到我太祖武德皇帝陛下天下太平。这是条条框框,我们素知普安师兄博古通今,不妨给我们细细说来如何?”
此言一出,武连撇了撇嘴巴,其余的人点点头,饶有兴趣。
普安道:“好,既然如此,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我这人很讲义气,就让你们心满意足。”叹了口气接着道:“夏商周,是一家天下,所谓天无二日,人无二主。上天把天空下面的土地交给他的儿子治理,就是天之骄子,也就是天子。只有一个人,也只容许一个人,一个屁股坐那把椅子。”说到这里,黄香扑哧一笑。
子午接着道:“东周末年春秋时就出了五个霸主,所谓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其实宋襄公失败了,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乃是后来居上。宋襄公很有意思,他在齐桓公死后意欲雄霸天下,就召集诸侯会盟,大家都对盟主感兴趣,楚成王说:‘盟主谁当?’宋襄公说:‘有功论功,无功论爵。’楚成王说:‘楚国早已称王,宋国虽是公爵却低王一等。盟主只好寡人做。’宋襄公顿时火冒三丈,指着楚成王的鼻子破口大骂,说:‘我这公爵是天子加封,你的王是自己封的,有什么资格做盟主。’楚成王笑道:‘既然你觉得我是假的大王,为何让我来,你二呀?’此言一出,哄堂大笑。”这话众人听了也乐个不住。
黄香道:“后来怎样,快说?”
普安接着道:“后来楚成王与宋襄公大战,宋襄公搞了一面旗子,上书‘仁义’两个大字。楚成王大军正在渡河,有人劝宋襄公待敌人渡河一半攻打。宋襄公却说:‘人家连河都没有过就打,不仁义,不靠谱。等一等,不要着急。’楚成王大军过河布阵时,有人劝宋襄公攻打,宋襄公说:‘人家乱哄哄的没有布好阵,就攻打,还是仁义之师么?等一等,不要着急。’后来宋襄公一瘸一拐死里逃生,他对百姓说:‘寡人以德服人,不可趁人之危,胜败乃兵家常事,等一等,不要着急。迟早寡人打败楚成王。’”
赵香云也催促道:“后来呢?”
子午道:“后来宋襄公就死了。”此言一出,众人忍俊不禁。
普安道:“晋文公死了以后,韩赵魏三家分晋。有个叫豫让的人得到过晋国权臣智伯很高的礼遇算是知遇之恩。智伯被赵襄子打败杀害,豫让要报仇雪恨,赵襄子抓住豫让两次,第三次要杀他的时候,容易哭着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既然我杀不了你,你就脱下衣服让我刺几下算是解解恨吧。’赵襄子毫不犹豫就脱下来,说:‘给,千万别手下留情,寡人衣服多得是。’豫让一剑截为两段就自杀了。”听了这话,没有人笑,黄香也默然不语。
子午道:“战国七雄就不说了,你们知道的,齐楚赵燕秦魏韩,东西南北中到中间。这一时期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秦始皇一统山河算是功不可没,不过他老人家又残暴当政,二世不过。楚河汉界,汉高祖打败了项羽建立汉朝。东汉末年分三国,后来三分归晋,天下太平下来。东晋末年又成了南北朝。北方的北魏孝文帝改革是隋唐大一统的奠基石,洛阳后来的繁华应该归功于孝文帝迁都。南方宋、齐、梁、陈,走马观花似的武将称邦定国。后来隋唐大一统,唐末黄巢起兵‘冲天香阵透长安’,大唐算是摇摇欲坠,节度使朱温废掉唐哀帝,进入五代十国藩镇割据时代,周世宗的手下大将就是太祖武德皇帝了,后来的事情你们应该明白,就到了今日,知道了么?”一个个点点头。
黄香饶有兴趣的说:“南北朝时就没什么有意思的事么?常听我爹爹说,什么‘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话,我就想寺庙那么多,和尚一大堆,吃饭怎么办?老和尚、小和尚、胖和尚、瘦和尚,他们衣食住行多麻烦,银子钱花的一定很大很多,朝廷管吗?”
普安道:“此问甚好,很有水平。不过并不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了,恐怕当时南北朝南方北方的寺庙都多,而且北方大大超过南方。北魏、北齐、北周三国加起来当时有大约五百万僧侣,七万多所寺庙。其中北魏就有名噪一时,时至今日都令人叹为观止的大同府云冈石窟和河南府龙门石窟。南北朝时北方出了个孝文帝,南方有个梁武帝。梁武帝他更有趣,后来唐朝的唐玄奘是舍身求法,他倒好舍身佛寺,卖给寺庙了,大臣要花钱给他赎身,你们说可笑不可笑。”
子午蹙眉间,闷闷不乐,伸手一指,气呼呼道:“简直荒唐透顶。”
余下也叹了口气,一脸不悦道:“这南北朝时,皇帝轮流坐,可是走马观花,不可思议。”
武连笑道:“梁武帝侍奉佛祖,黎民百姓侍奉他。”
赵香云眨了眨眼睛,冷笑开来:“这寺庙也真够大胆,居然也敢要皇帝的赎身钱。”
黄香双手捧着自己的脸庞,迅疾放下自己的手,耸了耸肩,直起身子,恨恨的道:“这鸟皇帝真可谓荒唐透顶。孝文帝可比他强太多。我素闻爹爹夸赞孝文帝。”
普安素闻北魏孝文帝的故事,想让众人对自己佩服有佳,也头头是道之际,笑道:“孝文帝的确不错,借南下名义迁都洛阳,学习中原汉人文化,不仅使洛阳繁花似锦,而且使北方各族黎民百姓大大的融合在一起,如此百花齐放,繁衍生息,为迎来隋唐大一统的天下太平做好了准备,实在功不可没。因此我说,孝文帝的洛阳为唐太宗的长安埋下了开花结果的种子,如此看来,孝文帝与唐太宗岂不各有千秋、暗暗相合、心有灵犀了?”
余下听了这话,来了兴致,就问道:“北朝还有没有故事,你说的孝文帝是鲜卑族。难道北方没有汉人皇帝,应该有和孝文帝一样的好皇帝吧?”
普安叹了口气,笑道:“当然有,而且好得不得了。北齐皇帝周纬平日里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搞的鸡犬不宁,怨声载道。在大敌当前时他却想要犒军意欲重振雄风。大臣出个主意,想让他看望将士,并要慷慨陈词,泪流满面,以激发将士斗志昂扬。他点点头答应下来,日复一日反复背诵檄文,默记于心。十二年里歌舞升平,如今要大显身手,他装模作样的站在高高大大的台基上一个人孤孤单单的,看着下面黑压压的一片将士,将士拭目以待,颇为激动。他干咳两声,正要开口,结果顿时一片空白,脑袋像是被水煮了。他战战兢兢环顾四周,不知如何是好,心中火急火燎,就摸耳挠腮起来。将士看着莫名其妙,大臣见状目瞪口呆。忽然他哈哈大笑开来,前仰后合、无法收拾,下面的人也莫名其妙的笑出声来,或苦笑或嘲笑,滑稽之极。严肃庄重的阅兵气氛荡然无存。将士想,皇帝如此儿戏态度,自己不急,我们又不是太监,着什么急。后来高纬就做了阶下囚,百姓成了亡国奴。”此言一出,子午等人一个个也哈哈大笑开来。
黄香笑嘻嘻的急道:“说南朝,说南朝。”
赵香云也叹道:“南朝有四个,宋齐梁陈。实在是走马观花,昙花一现。”
普安道:“再说两个人,方才梁武帝算是一个。一个是刘义符,另一个是刘子业。刘义符很有意思。”
黄香急急忙忙催促道:“快说。”
普安笑道:“着什么急,你学学宋襄公和高纬好不好。”黄香偷偷拉着余下的手,眼巴巴的看着。
余下催促普安道:“不要卖关子,快说。”
普安早已发现余下与黄香的暧昧,摇摇头,乐道:“你要我说,我就说,凭什么?”黄香又急了。
赵香云笑道:“普安,你如何知道这样许多?”
武连介绍道:“青城山有一本《史记》和一本《三国志》 ,还有一本《资治通鉴》。他喜欢看,故而知道不少故事了。”
子午道:“不要欺负黄香,快说。”
黄香调皮道:“看,还是子午够义气,是个男子汉大丈夫的样子。”
普安咂咂嘴,不慌不忙道:“真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了,怜香惜玉的令人胸闷。”余下道:“我要吐血。”
黄香笑出声来:“吐出来也是脏的臭的,阿猫阿狗怕是不喜欢闻。”余下一脸委屈,却强颜欢笑。
普安道:“话说刘义符乃是一个不务正业之徒,他不务正业也就算了,可是还喜怒无常,神鬼莫测,不知道他的花花肠子有多少,那就只好胸闷了。”说着余下和武连做出胸闷的样子,黄香笑得咯咯作响。
武连道:“刘义符做了宋国皇帝以后,唯我独尊,肆意妄为,言行举止荒唐透顶。一日他在大殿上假寐,漆皮掉了下来,就想重新大兴土木。他坐在龙椅上,气定神闲,捏鼻子、挖耳朵,大臣面面相觑。刘义符就火冒三丈道:‘朕登基大宝已经四年了,没有个像样的大殿,漆皮都掉了下来,要重修大殿。’此言一出,不知谁在静悄悄的大殿放了个响屁。刘义符,气极而笑道:‘胆大包天,金銮殿上放狗屁,来人,拖出去斩了!’大臣无可奈何下跪求情,刘义符一脸坏笑,道‘事已至此,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脱下裤子,用手绢把你们的屁眼给朕堵上。’一语落地,大臣哭笑不得。”几人又是忍俊不禁。
余下见普安和子午尽出风头,也来了精神,介绍道:“再说刘子业,也是宋国的皇帝,他太子时候与父皇关系不是很好,登基大宝以后,在太庙观看祖考画像,在开国皇帝刘裕面前,翘起大拇指说:‘好一个大英雄!’又指着刘义隆说:‘也不错,就是被儿子砍了脑袋。’等到他父皇刘骏,他叹了口气,脸一沉,说:‘给他画上酒槽鼻,丑不拉几的,什么玩意。’后来他母后病重,刘子业没有去看望,只是说:‘世人皆知,病人那里鬼多,朕九五之尊,如何可去。’太后知道以后气喘吁吁的说:‘快拿刀开肠破肚死了算了。哀家如何就生出这么个混账东西。’刘子业有三个叔父,湘东王刘彧、建安王刘休仁、山阳王刘休古。个个膘肥体壮,刘子业就装在竹笼称重量。刘彧最重就是‘猪王’,刘子业有一日要杀‘猪’,刘休仁急中生智说:‘陛下,这头猪还不可以死。’刘子业笑呵呵的问道:‘为什么?’刘休仁说:‘皇太子还没有出生。’刘子业一头雾水,说:‘什么意思?’刘休仁说;‘皇太子出生以后,再杀猪,掏出猪下水,做几道下酒菜,庆贺庆贺也不迟。陛下意下如何?’刘子业顿时忍俊不禁。后来刘子业死于非命,被刘子业称之为‘猪王’的刘彧登基大宝,做了皇帝。”一语落地,一个个神情恍惚,顷刻回过神来,一个个也笑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