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施工机械,我也能在一个月内调过来,先试试挖渠的效率。到时候好不好用,大家一看就知道。”
林毅话音刚落,会议室里的讨论声再次高涨,众人纷纷点头赞同试点计划。
可没等气氛平复,林毅又开口补充道:“除了小麦和玉米,我还有个建议 —— 咱们得多多种植红薯和土豆。
我能弄到高产品种,红薯亩产至少能到 3000 斤,土豆亩产也能超过 2000 斤。这两种作物不仅能当粮食,还能加工成粉条、淀粉。”
这话一出,原本喧闹的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随即爆发出更热烈的讨论。后勤部部长张万眼睛一亮,猛地一拍大腿:“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多种一些红薯和土豆!
这两种作物耐贫瘠、抗灾害,就算遇到旱灾,也能有收成。而且饱腹感强,老百姓饿肚子的时候,蒸个红薯、煮个土豆就能顶饿!”
经济部副部长百川也跟着点头,语气里满是认同:“林顾问说得对,红薯和土豆确实是好东西。要是能有亩产 3000 斤的红薯,那可解决大问题了!而且红薯能做粉条,土豆能做淀粉,这些都是能储存的干货,平时能当菜,灾年能当粮,太实用了。”
后排的第八集团军司令忍不住问道:“林顾问,这高产红薯和土豆,跟你说的小麦、玉米一样,对气候和土壤要求高吗?在山西、绥远这些地方,能种活吗?”
林毅笑着摇头:“放心,这两种作物适应性比小麦、玉米还强。红薯耐旱耐贫瘠,山地、丘陵都能种;土豆抗寒,就算在绥远的低温环境下,也能正常生长。
而且它们生长周期短,红薯从栽种到收获也就四个月,土豆更短,三个月就能收,咱在小麦有些地区收割后可以套种,不浪费土地,还能多收一季粮。”
“套种?” 陈司令眼前一亮,“这个法子好!这样一来,一亩地一年能收两季,产量直接翻番。而且红薯和土豆都是地下结果,不怕蝗灾,明年要是再闹蝗灾,也不用担心颗粒无收。”
林毅继续补充:“还有一点,红薯和土豆的加工潜力大。红薯除了做粉条,还能晒成红薯干,保存时间长,行军打仗的时候带着也方便。
土豆能做土豆粉、土豆干,还能腌成咸菜,改善伙食。咱们可以在试点村建几个小型加工厂,把吃不完的红薯、土豆加工成干货,既能减少浪费,还能给老百姓增加收入。”
众人正为红薯、土豆的推广前景兴奋不已,讨论着明年试点村的丰收场景,林毅又抛出了新的提议:“不光是粮食作物,畜牧业方面我也能帮上忙。
我可以弄到一批生长速度快的猪、牛、羊、鸡的幼崽,虽说肉质可能比不上咱们现在养的本地品种,但产量绝对能高出不少,猪半年多就能出栏,牛羊一年就能长到成年体型,鸡下蛋量也比本地鸡多很多,但是多多少,那就得试验了。”
这话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让会议室再次沸腾起来。后勤部部长张万手里的笔都差点掉在桌上,他激动地站起身:“林毅,你说的是真的?
现在咱们的猪得养一年多才能出栏,牛羊更是得两年,要是半年多就能出栏,肉食供应能翻一倍都不止!今年救灾的时候,多少老乡因为缺肉面黄肌瘦,有了这高产禽畜,明年大伙就能吃上肉了!”
经济部副部长百川也难掩兴奋,他可是深知本地品种生长慢的痛点:“可不是嘛!咱们本地的土猪长得慢不说,还挑食,得喂精饲料。
牛羊冬天掉膘厉害,一年下来也长不了多少肉。要是真有生长快的品种,就算肉质差点,在现在这光景,能吃饱肉比啥都强!”
其实解放前的中国,粮食短缺的困境早已深深烙印在这片土地上,除了频繁的旱灾、蝗灾、水灾等天灾肆虐,种植技术的落后与育种水平的低下,更是将农业生产牢牢束缚在低产的泥潭里。
那个时候的农民,大多沿用着祖辈传下的老法子耕种,耕地靠牛拉犁,播种凭手撒播,除草全靠锄头刨,既没有科学的耕作规划,也缺乏有效的田间管理。
就拿播种来说,种子撒得疏密不均,密处幼苗争抢养分,稀处浪费土地,最终能长成成熟作物的不足半数。
而且农民们不懂土壤改良,一块地种上几十年,肥力渐渐耗尽,只能靠天吃饭,遇到雨水充沛的年景,亩产或许能勉强达到两百斤,一旦气候稍有异常,产量便会大幅锐减。
育种方面的落后更是雪上加霜。当时的粮种大多是农民自家留种,年复一年的种植中,品种不断退化,抗病性、抗倒伏能力越来越弱。
就像普遍种植的小麦,穗小粒瘪,千粒重不足三十克,遇到病虫害,往往成片枯死,颗粒无收。玉米也好不到哪里去,果穗短小,籽粒稀疏,一株玉米能收获的粮食寥寥无几。
农民们也曾尝试过挑选颗粒饱满的种子留种,但缺乏科学的选育方法,始终无法培育出高产品种,只能在低产的循环里苦苦挣扎。
而在禽畜养殖领域,品种落后导致的生长缓慢问题同样突出。当时农村普遍饲养的土猪,体型瘦小,生长周期漫长,往往需要养上一年半甚至两年,才能长到一百多斤。
而且因为喂食的饲料主要是猪草导致转化率极低,吃进去二十斤饲料,能长一斤肉就算不错的了。
牛羊的情况更是糟糕,本地品种的牛多为役用牛,肉质粗糙且生长缓慢,养上两年才能勉强达到标准,而且大多数牛还是需要干活的,经常用来拉车、犁地等。
羊则是体型小,产肉量低,冬天一旦遭遇严寒,掉膘严重,甚至会大量死亡。鸡的产蛋量也少得可怜,一只本地鸡一年最多下五六十个蛋,还得是在春夏季气候适宜的时候,到了秋冬季节,几乎就停止产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