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义听闻沙陀角叛离臧天佐投靠段仙芝,只怕臧天佐很快要完,必须想办法救他一救,让他多支撑些时候!吉义便传令给正在包围南昌的义军,让彭大举、陈固两部分兵一半渡江去对段仙芝军作战。南昌可以慢点打下来也不妨,段仙芝必须及早牵制。
彭大举与陈固都争着要率军渡江去担当重任,互不相让,结果抓阄决定,陈固赢了,率军北上。吉义又调派逢龙马去跟随陈固所部,把怎样对付怪兽的一些经验告诉逢龙马,让她们万一遇到怪兽的话,能对付则对付,实在不行就撤回江南。调派蒋斗器、方福基率领水师船队配属陈固所部。
这时候成山宰军主力连同颜刚、陶铁拐两部也在竭力对段仙芝作战。天心门的国师祁三星、成天权、冷道隆刚刚在淮北合力杀死一头无极门的怪兽,提振了士气。成山宰正打算调派他们到南昌去,与地肺门合力,帮助成沫所部打垮义军,给南昌解围。可是传来沙陀角的消息,这下子成山宰也怕臧天佐撑不住了,让天心门的国师们还是去帮助颜刚、陶铁拐两部反攻,争取夺回汴州、许州,进军京畿!那样的话,段仙芝不可不调兵守卫京畿,臧天佐还能苟延残喘。
四帝分立,纵横相争。北帝大化皇朝无极天子段仙芝同时与另三帝作战;东帝大吴皇朝紫金天子成山宰一面对付南帝进攻,一面进攻北帝以救西帝;西帝大秦皇朝宝祥天子臧天佐只剩一口气,单单对付北帝已经不堪重负;南帝大越皇朝天命天子吉义结束了对西帝作战,还派兵攻打北帝以延缓西帝灭亡,主要进攻的则是东帝。
四帝之外仅存的三家独立诸侯——柱国将军领河西节度使高鸿、安国将军领西蜀节度使李宕、少保领安东大都护厉祥,如今也是他们要审时度势决定何去何从之际。高鸿、李宕其实已有主意,但因某个缘故对外还须作出举棋不定样子;只有厉祥是真的举棋不定。
原来以甄熙的谋划,当日促使高飞鸢、李婉凤怀上吉义的孩子,就是为了结连高、李两家,作为最终对抗段仙芝的强助。那时候吉义的势力还不比高、李两家大,甄熙就已经未雨绸缪打算好了,将来要收高、李两家于麾下,封为公爵。那么两家以开国公兼外戚的身份,必会出死力来协同对付段仙芝!这是要取得天下很关键的一策。
高飞鸢、李婉凤两个在李柔处失踪之时,高鸿得知免不得气恼。当时高鸿正有打算要以高飞鸢去联姻番邦汗王,正在与众兄弟商议,还没商定就得知女儿又失踪了,岂能不生气?众兄弟魏魁梧、赖云光、薛韬、魏魁伟、詹云步、张烈早已熟知高飞鸢的脾性,相视而笑。赖云光道:“大哥,我一早说了,你要鸢儿听你的,去嫁给杀马尔汗王,此事决计不成。”詹云步道:“是啊。鸢儿本是直上青云的纸鸢——风筝么,只有断了线才能直上青云,所以注定她不会听你的。”高鸿道:“不听我,却听谁?”薛韬道:“听凭鸢儿自己行事啊。”张烈道:“是啊,女大不由人。”詹云步道:“不用管其漂泊何方,终归会到其该到之处。”高鸿听了也就放下了。
另一边李宕也差不多。军政大事很多,就把逆女的事情放下,横竖要管也管不了。后来有个神秘人来寻李家的老管家,透露一个消息。老管家忙密告李宕之妻黄夫人。黄夫人得知女儿下落与近况,又喜又惊,便让老管家带上仆人仆妇,并且请了专给自家看病的良医随行,从西蜀千里迢迢去岭南。
这是李婉凤、高飞鸢怀孕后,要告诉家里,但不敢直接告诉两家父亲。高飞鸢的母亲早故,庶母们又没个能抓主意的,所以只派人告诉李婉凤的母亲。
李婉凤的母亲一边派家人去照料女儿,一边就旁敲侧击开导丈夫,免得一下子得知会很恼火。
高飞鸢有四个亲信家将高熊、高罴、高虎、高彪,派人私下给他们透露了一下,要他们见机开导父亲。四将趁个家主高兴的时候,谨慎说出:“听说大小姐到了越海义军那里。”高鸿听了还是生气了:“逆女不听父命,竟去从贼!”四将就不敢再说下去。高鸿又问:“听说?听何人说?”高熊道:“江湖传闻而已。未必是真,老爷息怒。”高虎道:“对了,江湖传闻岂能信的?再说,越海义军倒也与寻常贼军不同。”高彪道:“连郑国夫人、逢国师也去投靠。大小姐去那边混混也未尝不可。”高罴道:“对了,即便是真,也未必太过要紧。何况多半是假哩。”四个支吾了一阵退出,相视吐舌,都想多亏咱们谨慎,没急着说出来,否则家主要是得知大小姐不但从贼,还怀上了贼头的孩子,岂不暴怒?看来要说出真相之前,还得慢慢先做铺垫。家主半辈子从军,常为朝廷镇压义军,对义军的看法不会一下子改变的。须得多请些人、多找些凭据说义军的好话,说大小姐所从那贼的好话……等家主慢慢改变看法了再说。
就这样,李婉凤的母亲、高飞鸢的亲信渐渐在做铺垫,要改变两家家主的看法,把两个大小姐“从贼”还要生产“贼子”的事情尽可能给做圆滑了。
不过最好的能改变两家家主看法的事情,莫过于义军越发壮大。四帝分立,南帝崛起尤其迅猛,绝非寻常“贼军”所能做到,其所作所为,哪里是寻常“贼头”的出息,分明是有道明君的雄才大略!
朱恒威、郑克庄、闰弘道等有实力的诸侯都归于南帝麾下。两家家主的看法越来越有所改变。两家要给大小姐说话的人趁势继续铺垫。李婉凤的母亲有一天装作读史有感,闲闲地对其父说:汉人之所以以“汉”为名,不就是因为史上国号为“汉”的皇朝么?那皇朝的开国太祖便是义军出身。所以说来,义军出身的真命天子也是有的。顺应天命,归顺有道明君,并非什么可耻之事。朱恒威、郑克庄、闰弘道等人之举,未可厚非了。
经过了两家人诸多的铺垫,更因为吉义自己够有出息——否则如果仅仅像个属萤火虫的流寇头子那点出息的话,再怎么铺垫也不能改变两家家主的看法。毕竟他们又非朱恒威、郑克庄、闰弘道等可比,他们是旧朝数一数二的栋梁大将,哪能轻易服人,何况后辈小子。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