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嗣现在对李瑛的心理十分复杂,既不满他对李隆基的态度,又有点钦佩李瑛的能力,甚至是嫉妒他的功绩,但又清楚知道自己现在没有叫板的实力。
王忠嗣没有办法,只能继续积累功绩,提高自己的声望和地位,先谋求封王,再把女婿李健推上龙椅。
王忠嗣认为,只有让义父李隆基重获自由,才算报答了他的养育之恩,提携之恩。
“传我命令,十日之内必须攻克显州,临阵不前者,立斩无赦!”
王忠嗣双手叉腰,恶狠狠的对身后的幕僚传达了命令,“既然没有捷径可走,那就用人命填!”
现在已经是六月中旬,最多再有三个月,东北的天气就会变冷,到那时候唐军就只剩下退兵一条路。
随着王忠嗣的一声令下,十万唐军开始向显德府治所显州发起猛烈的攻势,一改之前试探性进攻的策略。
在接下来的几天,唐军采取了挖掘地道、修筑土山、不分昼夜的吹号角疲劳敌军等战术。
王忠嗣命人为自己筑造了一座高达五丈的帅台,亲自登台擂鼓助威,命卫伯玉、白孝德在城墙下督战,不惜一切代价攻城。
就在唐军主力猛攻显州城的时候,安思顺、王思礼也分兵出击,陆续攻陷了显德府周围的涑州、兴州、卢州、盛吉、白石、崇山等州县,使得显州城彻底变成了一座孤立无援的孤城。
与此同时,由兵部侍郎李岘率领的调查团也从河南郑州抵达了临渝关。
经过向河南布政使杜鸿渐询问得知,由郑州司马王弼率领的运粮队伍于三月上旬就离开郑州向辽东进发。
从郑州到营州的距离为两千三百里,按照计划,运粮队伍日行四十里,将会在五月上旬抵达目的地柳城。
直到杜鸿渐收到户部尚书刘君雅的询问书信,方才得知王弼率领的运粮队伍依旧没有抵达柳城,已经比计划晚了半个月。
杜鸿渐这才派出使者寻找运粮队伍,调查未能按时交粮的原因。
河南省的使者一路快马加鞭追到临渝关,见到王弼后了解得知,因为天降大雨,导致关外白狼山山体滑坡,致使道路堵塞,守关将领公孙讳已经派人疏通,预计两三日就可以出关。
使者随后返回郑州向杜鸿渐禀报调查结果,杜鸿渐又给户部写了一封书信解释,并保证二十天之内粮食一定会送到柳城。
又过了半个多月,杜鸿渐并没有等到粮食送达的消息,反而接到了廖胜的书信,向他这个布政使禀报了郑州司马王弼因公殉职的噩耗。
杜鸿渐惊讶不已,打算派人赶往辽东核实此事,但还没有出发,李岘率领的调查团就来到郑州调查此案。
得知安守忠上书弹劾王忠嗣故意扣押辽东军粮草,谁也不敢得罪的杜鸿渐便把自己掌握的情报如实相告,并让去临渝关调查的使者接受了调查团的询问,又把廖胜的书信交给了李岘。
在掌握了大概情况之后,李岘带领着一百多人的调查团离开郑州北上,用了十天的功夫抵达了临渝关。
临渝关守将公孙讳热情的接待了李岘一行,并接受询问。
“这个王弼为人好色贪杯,听说前方道路损毁,就在关城内狎妓酗酒,蹉跎不前。”
接到王忠嗣的提醒之后,公孙讳就做好了应对措施,派遣了一支两百人的队伍到白狼山下伪造修路的痕迹。
六月正是雷雨季节,白狼山在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下了几场大雨,山体出现多处滑坡,只不过没有达到损毁道路的程度而已。
在伪造之后,公孙讳完全可以谎称路上的土石已经被清理掉,就算狄仁杰再世也难辨真伪。
“我派人清理好道路之后催促王弼快点出关,尽早把粮食送到营州,免得影响了辽东军心,这王弼又拖延了三四天方才带着哨兵出关探路。
谁知道王弼出关后遭遇山贼伏击,被射死在白狼山下,我亲自统兵出关搜寻贼寇无果。
因为已经耽误了交粮的日期,我便劝副将廖胜给河南布政使写信禀报王弼身亡的消息,并统率队伍把粮食送到柳城。”
把事情的“经过”大致叙述完毕之后,公孙讳就开始声讨安守忠。
“这安守忠简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晋公一心为国,为了早日平定渤海国可谓废寝忘食、殚精竭虑,他唯恐辽东军粮草不继,再三要求我多派斥候刺探沿途的情况,怎会故意扣押辽东军的粮食?
河南的粮食之所以耽误了一个多月,一是因为天气原因,二是因为王弼玩忽职守,安守忠不经调查便上书弹劾晋国公,这分明就是诬陷,请李侍郎一定要奏明朝廷,治安守忠一个谮陷同僚之罪!”
李岘笑道:“公孙将军息怒,本官一定会调查清楚,让此事真相大白。”
随后,调查团又向临渝关的守军询问,获得的答案与公孙讳所言基本一致。
调查团到来之前,公孙讳收到了一封廖胜的书信,他已经于数日之前把军粮送到了柳城,虽然比规定的时间晚了一个多月,但终归送到了。
廖胜还在书信中向公孙讳求援,说是柳城的将领将他扣押下来不让离开,等候安守忠做了决定之后才会放人。
廖胜唯恐安守忠迁怒自己,在书信中再三向公孙讳求援,让他帮自己想个脱身之策,公孙讳便给廖胜写信让他不要乱说话,只要按照自己的叮嘱应答,保证安守忠不敢难为他。
“那安守忠不仅诬告同僚,还私自扣押朝廷命官,将护送粮草的廖副将扣在了柳城,不让他离开。”
公孙讳言之凿凿的向李岘禀报情况,“依我看,这安守忠分明是想屈打成招,逼迫廖胜做伪证,陷害晋国公,请李侍郎明察秋毫。”
在临渝关逗留了两日之后,李岘带着调查团继续北上,并于两日之后抵达柳城。
看到由四个部门组成的调查团来到关外,柳城的将领把廖胜交给了调查团,并派人飞马禀报正在攻打南海府的安守忠,向他报告朝廷的人到了。
廖胜对情况本来就了解的不够详细,再加上公孙讳的洗脑,陈述的事情基本与公孙讳讲述的情况吻合。
“我与王司马率领队伍用了两个月抵达了临渝关,得知关外白狼山道路损毁,便在关内休整等候道路疏通。
大概五六天之后,王司马带了一百多人出城探路,不料遭遇山贼伏击,王司马与二十多名士卒殉国。
下官一边修书上报河南布政使,一边央求公孙将军派兵护送我们一程,又用了半个月总算抵达了柳城。
虽然比规定的日期晚了一个月,但却是因为天灾人祸,再加上王司马阵亡,实非我等故意为之。
我等进城之后便被辽东军禁止出征,还扬言等着安守忠回来之后治我们延误粮食之罪,下官真是冤枉死了,还请李侍郎及诸位上官替我做主,还下官一个公道啊!”
廖胜一边陈述经过一边痛哭流涕的跪地喊冤,请求调查天替自己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