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悔的是,一个月前与邓晨交谈时他又提起:“刘永改元‘天寿’,陛下宜速遣上将,勿使坐大。”他还是慢了一步,让刘永连下陈留、济阴,粮足城高,尾大不掉。
“备马!朕要亲征!”
次日大朝,刘秀话音落地,殿里炸锅。
大司空伏湛奏:“国都初定,关中未平,陛下东征,洛阳谁守?”
太傅王梁奏:“刘永疥癣之疾,遣一大将足矣,何必六龙亲驾?”
刘秀抬手,压下所有声音,目光如刀:“疥癣?朕再不管,疮痈及骨!关中冯异足当一面;东陲若失,腹背受刃。朕意决,敢谏者——”他“锵”拔半截天子剑,“以此答之。”
众臣噤声,唯有司徒邓禹父邓宏出班:“既陛下行,臣请发河内、魏郡、颍川三郡舟师,以通漕运;再发黎阳营骑,以护侧背。”
刘秀点头:“可。”随即颁诏——
- 以邓晨为洛阳留守,总摄后方,兼知匈奴、卢芳动静;
- 以吴汉、盖延、陈俊为前军,继续围城;
- 自带中军五万,骑三千,克日东发;
- 敕建威大将军耿弇、虎牙大将军景丹为左右翼,会师梁地。
出征前夜,刘秀宿阴丽华处。
阴丽华为他束甲,指尖划过硬革,轻声道:“陛下两度千里赴战,新婚聚少离多,臣妾不敢怨,只盼陛下莫再轻身入矢石。”
刘秀握住她手,叹:“朕不负天下,亦不负卿。此行非好战,是养患必贻害。刘永若除,东方安,朕与你长相守。”
阴丽华含笑点头,却从袖中摸出一物——一只小小绣花锦囊,内装两粒红豆,“此去沙场,若见红豆,思我亦思民。”
刘秀贴身藏好,低笑:“有卿红豆,朕之甲胄,内外皆柔。”
大军东出,第一站偃师驿。
刘秀下马第一件事:召邓晨快马问对。
邓晨风尘仆仆自洛阳来,二人对坐驿舍,中间只一盏热酒。
刘秀亲手斟酒,先干为敬:“二姐夫,朕悔不听卿言,致刘永养虎。今御驾亲征,可有速效方略?”
邓晨连受三杯,抹嘴道:“速效非无,但恐陛下不忍。”
“说!”
“刘永之强,不在城高,不在兵多,在东海佼强、梁地周建为其羽翼。宜先剪两翼,再掘根基。臣请——”
他取过笔墨,在案上画一个“十”字:
- 北翼:遣一军循汴渠东下,扬言取开封,实逼佼强回救,吴汉趁其分兵,以轻舟夜袭水寨,烧船辎重;
- 南翼:陛下自率大军不直薄睢阳,而先南下谯、沛,声言攻刘永老巢昌邑,周建必出兵堵截,睢阳守备自懈;
- 中路:留陈俊一部,日扰城壕,多张旗帜,夜举火鼓,使刘永不知陛下所向。
刘秀双目放光:“调虎离山,分其势,再回枪掏心!”
邓晨又补一句:“睢阳城壕虽深,土皆新挖,天寒地坼,壕壁易崩。可分遣死士负干草夜填,黎明冰合,一马平川。”
刘秀拍案大喜:“此策若成,朕为二姐夫置千石田!”
当夜,北风卷雪,大河封冰。
汉军兵分三路,悄然而动——
1. 北路:景丹率轻骑五千,踏冰渡汴,直扑开封;
2. 南路:刘秀自将三万,偃旗息鼓,循汝水南下谯县;
3. 中路:陈俊留原寨,每日仍派百人骂城,把刘永“天寿”旗画成龟背,射进城去。
雪深没膝,军行无声。刘秀亲卫抬着一架古怪东西——折叠飞桥,木板包铁,合起来像书箱,展开三丈,正是邓晨设计的“填壕神器”。
睢阳城内,刘永正抱着新封的“天寿皇后”饮酒,听斥候报:
“汉军主力南下谯、沛!”
他大惊失色,急召周建:“沛县乃我祖陵所在,若被焚,我还有何面目见梁王于地下?”
周建只得率精兵一万二千,冒雪南下堵截。
前脚刚走,又报:“开封告急,景丹兵临城下!”
刘永再分佼强北上。
一日之内,睢阳空了一半。
腊月初八,雪霁,寒星满天。
陈俊留下虚张旗鼓,自引死士三千,负干草、木板,潜至城壕外。干草填沟,浇水,顷刻冻成坚坡;飞桥搭上,黎明前完成三道“冰梯”。
城中守军连日听骂,疲惫麻木,待发觉脚下“嘎吱”作响,汉军已缘梯而上。
同一刻,一百里外的酂县,刘秀立马高坡,看大军踏雪南下,御旗在寒风里猎猎作响。
他取出阴丽华所赠锦囊,指尖摩挲红豆,目光却投向更远的睢阳城廓,声音低沉而坚定:
“刘永,朕来喝粥了——
只是,这锅粥,得用你的‘天寿’做底料!”
建武元年十二月中,洛阳大雪未化,北方警报已踏着冰霜南下。
最先到的是五原太守张堪的血书——羊皮上指甲划出的字,黑紫交错:
“匈奴七万骑,挟‘汉帝’卢芳,破长城,围五原,五县已没,百姓被驱如牛羊。求援!求援!”
紧接着,雁门、定襄、云中烽火连燃,一日三传。洛阳南宫灯火彻夜,刘秀却在东征路上,鞭长莫及。留守大臣面面相觑,目光齐刷刷落在一个人身上——邓晨。
邓晨本在洛阳替天子“看家”,每日算账、平讼、监工,闲得掰手指数瓦当。此刻被百官拥上殿台,手里塞了五尺长的符节,耳边嗡嗡作响:
“邓太守出马,国家之福!”
邓晨心里苦笑:我不过提醒了两句“刘永要反”,如今倒好,南北双线全成烂摊子,全往我怀里塞。
可北境告急,他不接谁接?
当夜,他入宫向阴丽华辞行,皇后亲捧热酒:“二姐夫,北地风寒,保重。”
邓晨一饮而尽,笑:“臣去去便回,顺带给皇后捎件狐白裘。”
十二月二十,常山郡元氏县外,残雪压枯草。
邓晨持节至,召集附近可用之兵:常山郡兵三千、赵国郡兵二千、中山弓手二千,再调涿郡突骑三千,合万二千人。马匹不足,用驴凑数,一时间校场驴嘶马啸,热闹得像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