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落在两封书信上良久,蒙恬缓缓合上布满血丝的眼睛。
案几左边的信,是李信于一月之前所传过来的胡言乱语。
右边的信,则是胞弟蒙毅所传之信。
虽然信中所写不似李信那样骇人听闻,可却也多少证明了李信并非是在胡言乱语。
想到这,蒙恬猛得睁开眼睛,再次将蒙毅的传信拿起。
飞快地又扫过一遍,蒙恬只感眼前一片发黑,且胸口异常的发闷。
下意识的张开嘴巴想要吸入更多的空气,但发烫的血却先从口中喷了出来。
连连咳了几下吐尽口中的血,蒙恬胸膛里虽然还是有股火烧火燎的疼痛,不过喘息却顺畅了许多,眼前也跟着清明起来。
但一想到始皇帝的崩殂是必然之事,蒙恬再次感到胸口一闷,好在大口喘息了几下,并未再有血顺着喉咙往外涌。
艰难的调转身子,缓缓靠在案几上平复了一下,蒙恬发红的眼眶中开始大滴大滴的落下泪水。
直到衣襟都被泪水浸湿,蒙恬提了口气坐直了身体。
始皇帝的崩殂固然让人悲戚与愤怒,却不能总是处于这种心境当中。
不然对接下来的应对没有任何帮助不说,也不能让始皇帝的真正心意宣于天下。
擦了擦嘴角已经干涸的血迹,又擦了擦脸上的泪水,再次拿起传信边看边沉思起来。
按李信传信所写,李斯与赵高不但篡逆始皇帝的遗诏,甚至连始皇帝的死都与之有关。
对于这个推断,蒙恬还是觉得过于夸大其词。
李斯与赵高没有兵权,绝对不敢对始皇帝动手。
至多就是趁着蒙毅回咸阳,将遗诏给篡改掉。
不过就算是这一点,也未必真能得手。
毕竟行营里还有胡毋敬与顿弱和杨端和这样的老臣。
始皇帝立遗诏之时,不可能只有李斯或是赵高在一旁。
这两人心思歪了,其他人却未必。
而只要有一人对遗诏有异,便不可能做出篡逆的恶事。
黄品固然谋略与料事远超常人,给出这样的论断还是匪夷所思了些。
不过出于对黄品的了解,而且这又是一件能挑起大秦内乱的极恶之事。
蒙恬又知道这绝对不是无的放矢,且有些事也与之先前所料相对应。
琢磨半晌,蒙恬也没拿定主意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甚至是越琢磨心中越是烦躁。
强自压下这股躁意,又深呼吸了几下,蒙恬转过身面朝案几。
提笔学着当初黄品的法子,在纸上将能对继位之事说的上话的重臣都列在了上面。
随后又按性格以及平日里行事的风格,分别归到相互对立的两方当中。
当看到以李斯与赵高为首的那一方,名单列的甚至都要书写不下,蒙恬的额头瞬间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顾不得擦拭汗珠,又一次拿起两封传信看了一遍,蒙恬惊愕的瞪大了眼睛。
按他自己所列的名单来看,接下来的事态居然十有八九会按着黄品所料的走下去。
大口喘息了片刻,抹了抹额头上的汗珠,蒙恬提笔在两方的中间将自己蒙毅的名字列了上去。
盯着自己的名字看了半晌,蒙恬的神色变得更为颓然。
蒙氏今后如何并不重要,甚至是遗诏有没有被篡改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蒙氏不管如何选择,大秦的内乱都无法避免。
这已经不是老秦人与关东士卿相争那么简单,而是一场关系极为错综复杂的争权碰撞。
黄品与李信早就开始布局,谁劝都不会有用。
以李斯为首的相府一众重臣,又绝对不会甘心让黄品入主相府。
不管是谁继位,都无法压制住这两股力量的相互碰撞。
而蒙氏不管站在哪边,又势必会让碰撞变得更为激烈。
站在扶苏那边,北军会分裂,进而让曾经的袍泽相互举剑厮杀。
站在李斯那边,北军与河西和南军又会相争。
大秦必将血流成河。
而一想到面对这样的态势他居然无能为力,蒙恬的心就如同被狠狠踹了一下,痛彻心扉。
握紧拳头用力挥舞着发泄了几下,蒙恬扶着案几缓缓站起。
如今的大秦,是始皇帝一生的心血,更何况涌动的暗流一直都未彻底解决。
如果他不站出来对两方进行斡旋,只会让大秦毁得更为干脆。
而且除了他,也没有旁人有对两方进行斡旋。
另外,他不相信李斯看不清相争的厉害,看不到最终的后果。
先去行营,再去河西,必须要将两方按压下来。
不过蒙恬刚刚站起,贴身的短兵突然拿着一封信件走了进来。
看到蒙恬的脸色苍白,且嘴角挂着血迹,短兵猛得大惊失色道:“将军,您这是怎么了。”
“无需担心我。”
强压心中的焦急安抚一句短兵,蒙恬伸手接过信件。
打开信件飞快地扫了一遍,蒙恬的身子摇晃了几下瘫坐在地上。
行营已经入了上郡,并且行至了阳周,但却并未继续北上九原而是掉头南下。
而且这还不是最主要的,行营给上郡的传令的是沿途没有任何召见,甚至连这个决定都不需要上报九原的大将军府。
这与先前的传诏并不相符。
且不管始皇帝是不是崩殂,行营或是继续北上九原,或是传令他前往行营。
毕竟始皇帝北上就是为了见他。
此时绕开他不说,居然还不想让他知晓行营的动向。
这无异于更坐实了李信信中所写。
他连斡旋的机会都变得极为渺茫。
越想越是惊骇,蒙恬心口再次一闷,又吐了一口血出来。
不过蒙恬知道这个时候无论如何都不能倒下。
用袍袖随意的擦了擦嘴巴,又挥挥手对惊慌失措的短兵示意无事,蒙恬再次陷入沉思。
过了好半晌,蒙恬支撑着身体回到案几旁,提笔给王离写了封传信。
派王离前往行营。
打算看看王离回来是如何复命。
若是声称见到了始皇帝,那意味着王离将彻底无可救药。
为了避免北军分裂,只能狠心将其杀之。
若是提出疑义,北军分裂的可能便小上许多,他也可以安心追上行营斡旋。
而为了更为稳妥,蒙恬又下了一道军令。
从云中郡抽调五千骑士极速南下暂驻于肤施。
待可斡旋时,以便与他的短兵汇合,施压于行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