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总起身时,椅腿在地板上划出一道刺耳的声响,他扯了扯衬衫领口,语气里带着压不住的火气:“走路过去,正好透透气。”
天爱连忙跟上,高跟鞋踩在走廊的大理石地面上,节奏都比平时快了半拍。两人穿过集团大厅,隔着玻璃门能看见隔壁时尚服装公司的Logo,阳光照在银灰色的招牌上,晃得人眼晕。
推开会议室门时,小熙正低头翻着文件,见他们进来,慌忙起身:“董事长怎么亲自过来了?我正要……”
“正要给我打电话解释为什么又拖了?”李总打断她的话,在主位坐下,指关节在桌面上敲得咚咚响,“五月底的任务,现在六月头了,人员名单还没影。你们是觉得集团的话不用听?”
小熙手捏着裙摆,指尖泛白:“不是的董事长,主要是……各部门的意见不太统一,我们还在协调……”
“协调到十五号,必须把新增的三个总监、五个经理名单放我桌上。”李总的声音冷下来,“时尚服装公司这两年业绩下滑,管理层臃肿又低效,这次改革是死命令,谁都不能拖后腿。”
小熙往后退了半步,裙摆扫过椅腿:“好的董事长,我保证……十五号之前一定交。”
李总没再多说,起身就走,天爱跟在后面,能感觉到身后小熙的目光像黏在背上,又沉又烫。
回到服装公司办公室,小熙把文件夹狠狠摔在桌上,玻璃水杯震得叮当作响。楚然推门进来时,正撞见她对着天花板深呼吸。
“董事长,”楚然把冰咖啡放在桌角,短裙随着动作轻轻摆动,“刚才前台说李总脸色不太好?”
小熙抓起咖啡灌了一大口,冰块硌得牙床生疼:“还有一个礼拜,要拿出八个职位的名单。小娜那边明里暗里不配合,说我安插自己人,她倒是推荐几个啊?除了她那几个老部下,谁都入不了眼。”
楚然在她对面坐下,从包里掏出个笔记本:“其实不一定非要外招或者从集团调。咱们公司现有的部门经理里,至少三个够格升总监。比如市场部的张经理,去年把线上销售额提了百分之四十,论能力绝对够;设计部的刘经理,手里攥着三个爆款系列的版权,升设计总监没人不服。”
小熙抬眼看她:“那经理层呢?空出来的位置总不能没人填。”
“经理可以让集团人力资源部从其他子公司调。”楚然笔尖在纸上圈了几个名字,“我前几天看了集团的人才库,美妆公司的渠道经理、运动品牌的运营主管,都是跨领域能上手的,而且跟咱们公司没什么牵扯,小娜总挑不出毛病吧?”
小熙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你的意思是……总监从内部提拔,堵住小娜说我‘任人唯亲’的嘴;经理从集团调,既符合总部的要求,又能掺点新鲜血液?”
“对。”楚然把笔记本推过去,“内部提拔的总监知根知底,能快速上手;集团调过来的经理能带来其他子公司的经验,正好打破咱们现在的固化思维。两边都不得罪,还能顺顺当当完成任务。”
小熙盯着名单看了半晌,忽然笑了,抓起笔在纸上圈了个日期:“就这么办。明天上午开部门会议,先把总监人选定了。你去跟集团人力资源部对接,让他们把那几个经理的资料发过来,越快越好。”
楚然刚站起身,就被小熙叫住:“等等,把行政部的会议纪要拿来,我得看看前几次改革讨论时,小娜到底提了哪些反对意见,免得明天开会又被她堵回来。”
夕阳透过百叶窗斜斜切进来,在两人之间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楚然转身时,听见小熙在身后轻声说:“十五号之前,必须搞定。”语气里的犹豫没了,只剩下不容置疑的笃定。
暮色漫进窗户时,小熙刚把女儿哄睡着,手机在床头柜上震动起来。屏幕上“姑妈”两个字跳得显眼,她拢了拢衣襟起身,镜子里映出产后尚未完全恢复的身形,微丰的轮廓裹在宽松的家居服里,倒比白天在公司时多了几分柔和。
“刚喂完奶?”阿梅开了门,鼻尖萦绕着炖品的香气,“我让阿姨炖了木瓜汤,给你补补。”
小熙换了鞋往客厅走,沙发上搭着几件熨烫妥帖的西装外套——阿梅刚从集团总部回来。“姑妈,我正想找你呢。”她接过汤碗,勺子搅动着里面的木瓜块,“子公司管理层改革的事,快把我愁死了。”
阿梅在她身边坐下,指尖在沙发扶手上轻轻敲着:“李总下午是不是去催了?我在电梯里碰见天爱,她那表情,就知道你们进度又拖了。”
“何止是催。”小熙叹了口气,汤勺在碗沿磕出轻响,“十五号必须交名单,就剩一个礼拜。我原本想提拔几个自己带出来的人,可小娜那边总挑刺,说我搞小圈子。”
阿梅端起茶杯抿了口,目光落在她微蹙的眉头上:“你忘了?当年我在服装公司当董事长时,怎么稳住局面的?”她放下杯子,语气沉了沉,“你们子公司那几个部门经理里,三个是李总亲自点的人,两个跟张副总沾亲带故。光提拔自己人,不等于是把他们往对立面推?”
小熙握着汤碗的手紧了紧:“你的意思是……”
“市场部的老周,去年帮李总侄子的公司牵过线,这个情分得记着。”阿梅屈起手指数着,“设计部的小赵,他爱人是集团行政部的骨干,李总面上总得给几分面子。把这两个人提起来当总监,既堵住了小娜的嘴,也等于跟李总递了话——你心里有他的人。”
汤碗里的热气模糊了小熙的视线,她忽然想起前阵子李总在会上说的“要兼顾各方积极性”,当时只当是场面话,此刻才品出味道来。“那我们自己的人呢?”她轻声问。
“采购部的莉莉,是你堂哥的小姨子,这个位置必须给她。”阿梅笑了笑,指尖点了点她的手背,“还有销售部的强子,当年跟着你爸跑过业务,算咱们家族的老人,提个副总监总没问题。”
小熙舀了块木瓜放进嘴里,甜香混着暖意往下咽:“我明白了。提拔李总的人表姿态,安插自己人抓实权,剩下的位置给中间派,谁都不得罪。”
“就是这个理。”阿梅端起她的汤碗看了看,“快喝完,别凉了。对了,你二舅家的儿子刚从国外回来,学的是供应链管理,正好能补个经理的缺,这事你得记着。”
“放心吧姑妈。”小熙放下碗,纸巾擦了擦嘴角,“明天一上班我就重新拟名单,先让人力资源部把那几个‘关键人物’的业绩表调出来,做得漂亮点,谁都挑不出错。”
阿梅起身往厨房走,声音从飘过来:“晚上把名单发我看看,我在集团待了这么多年,哪些名字能写,哪些得藏着,比你清楚。”
小熙应着,目光落在窗外的夜色里。小区的路灯亮了,昏黄的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像铺了层碎金。她摸出手机给楚然发消息:“明早九点开部门会,把市场部老周、设计部小赵的资料整理好。”
按下发送键时,心里那块堵了好几天的石头忽然落了地。原来管理不止是看能力,更得算清人情账——这道理,还是姑妈教得透彻。
小熙对着电脑屏幕上的人员名单揉了揉太阳穴,晨光透过百叶窗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把那些密密麻麻的名字照得有些刺眼。真丝包臀裙的裙摆随着她前倾的动作微微绷紧,勾勒出柔和的曲线。
“董事长,刚煮的蓝山。”宝玉端着咖啡杯走进来,瓷杯与杯垫碰撞发出轻响。他把杯子放在桌边,视线不经意扫过屏幕,见小熙眉头紧锁,便顺势站到她身后,“又在为名单的事烦心?”
小熙侧过头,发丝扫过脸颊:“可不是嘛,越看越乱。”她拍了拍自己的肩膀,“快来帮我按按,这几天脖子都快僵了。”
宝玉的手指搭上她的肩颈,力道不轻不重刚好能缓解酸痛。“您这是熬了几个晚上?”他指尖触到她紧绷的肌肉,“硬得跟石头似的。”
“能不硬吗?”小熙舒了口气,靠向椅背,“李总那边催得紧,小娜又在旁边盯着,姑妈还特意交代了要兼顾各方,真是……”她话没说完,被颈后传来的一阵轻柔按揉打断,忍不住眯起了眼。
宝玉的手法确实见长,指尖沿着脊椎两侧缓缓下移,带着恰到好处的暖意。“其实这事未必得一步到位。”他忽然开口,声音低低的落在耳边,“您看啊,副总经理小探负责市场这块,小妙管着设计,小巧跟着您跑了三年,熟悉全公司的业务——让她们仨先兼职总监,既不用空降新人引发不满,又能立刻把担子挑起来。”
小熙指尖在桌面上点了点:“那经理层呢?总不能一直拖着。”
“经理层先不动,”宝玉的手停在她的肩胛处,语气听起来很认真,“咱们先提拔一批副经理,让他们分担实际工作。等过两三个月,大家适应了新的分工,再慢慢把副经理扶正,到时候阻力也小得多。”
这个思路像道微光,忽然照亮了小熙心里的迷雾。她正要开口,却感觉宝玉的手不知何时移到了手臂上,轻轻摩挲着真丝面料。“你这坏小子,”她笑着拍开他的手,“正经出主意的时候倒挺清醒。”
宝玉缩回手,挠了挠头:“这不是看您太辛苦了嘛。”他拿起桌上的名单,“您想啊,小探她们仨兼职总监,等于告诉所有人‘咱们是内部提拔,不是外面空降’,小娜那边说不出什么;副经理多是基层起来的老员工,提拔他们能稳住人心;等过段时间再调整经理层,李总和姑妈那边也有了交代,岂不是一举三得?”
小熙重新坐直身体,拿起笔在名单上圈出小探、小妙、小巧的名字:“你这话倒是提醒我了。兼职总监不用走复杂的任命流程,下周就能上任,先把架子搭起来。副经理的名单我下午就让人力资源部拟,挑那些业绩突出的……”
她越说越顺,笔尖在纸上飞快地写着,忽然察觉到宝玉还站在旁边,便抬头看了他一眼:“怎么了?还有别的想法?”
“没了没了,”宝玉连忙摆手,“就是觉得董事长您这么一梳理,这事一下子就清楚了。”他拿起咖啡杯递过去,“您快喝点咖啡,一会儿还要开部门会呢。”
小熙接过咖啡,抿了一口,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心里那点焦灼渐渐散去。阳光恰好移到名单上那几个被圈住的名字上,像是镀上了层金边。她忽然觉得,或许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有时候绕个弯,反而能走得更稳。
部门会议的余温还没散去,小熙回到办公室就把人员名单推到一边。百叶窗缝隙里漏进的阳光落在文件上,晃得她眼睛发花——刚才会上各部门的争执还在耳边回响,提拔谁似乎都能挑出一堆反对理由。
“楚然,去请小娜总裁过来一趟。”她按下内线电话,指尖在桌面上无意识地划着圈。
没几分钟,办公室门被推开,小娜踩着细高跟走进来,黑色包臀裙衬得身形利落。“刚散会就找我,是名单有眉目了?”她拉过椅子坐下,嘴角带着点似笑非笑的弧度。
小熙往椅背上靠了靠,叹了口气:“正想跟你商量这事。琢磨了半天,觉得不管提拔谁,都难免有人觉得不公平。”她顿了顿,目光落在小娜身上,“你是李总女儿,以后……总归是要挑更重担子的。这事要是交给你牵头,既显得咱们子公司团结,也能让总部看到你的能力。”
小娜闻言挑了挑眉,指尖在膝盖上轻轻点着:“你倒是会给我找事。”她忽然话锋一转,“不过你忘了个关键——咱们子公司所有经理及以上人员的任命,最终都得集团总部拍板。你以为李总真指望咱们自己定名单?”
小熙愣住了:“你的意思是……”
“集团让咱们提方案,未必是真要听咱们的。”小娜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些,“上个月董事会讨论子公司改革时,我爸就提过‘要通过人事调整摸清各子公司的实际情况’。说不定总部早就有了心仪的人选,让咱们先折腾,是想看看咱们会不会拉帮结派,会不会顾全大局。”
这话像盆冷水,瞬间浇醒了小熙。她想起姑妈昨天说的“兼顾各方”,忽然明白过来:“所以……咱们怎么提都不对?”
“也不是不对。”小娜笑了,“你让楚然起草一份文件,就说‘鉴于子公司管理层改革的重要性,为严格遵循集团人事管理制度,特申请由总部统筹决定经理层及以上人员任命’,把皮球踢回去。”
小熙眼睛亮了:“这样一来,既显得咱们遵守规矩,又能看看总部的真实意图?”
“对。”小娜点头,“如果总部把名单发下来,咱们照办就是,省得担责任;如果总部让咱们再细化方案,那就说明他们还在观察,到时候再把之前拟的名单掺着李总那边的人报上去,进退都有余地。”
小熙拿起笔在便签上飞快地写着要点:“我这就让楚然办。文件里要不要提咱们初步的想法?比如让小探她们兼职总监的事?”
“可以提,但要写得委婉。”小娜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裙摆,“就说‘为保证改革期间业务平稳过渡,建议由现有管理层临时兼任相关职务’,给总部留足修改的空间。”
办公室门关上时,小熙立刻拨通了楚然的分机:“立刻来我办公室,起草一份给集团总部的请示文件,内容是关于管理层人员任命的……”
窗外的阳光渐渐移到墙上的挂历上,六月十五号那个日期被红笔圈着,像个醒目的提醒。小熙望着窗外集团总部的大楼,忽然觉得肩上的担子轻了不少——有时候,把问题交给更有话语权的人,反而是最聪明的选择。
楚然很快拿着笔记本走进来,小熙看着她认真记录的样子,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这场看似棘手的人事调整,或许从一开始就不是考较她们的能力,而是考较她们的分寸。
晨光透过百叶窗,在李总办公桌上投下几道明亮的光斑。天爱端着文件走进来,脸上带着几分了然的笑意:“董事长,子公司时尚服装公司的请示文件送来了。”
李总接过文件,指尖刚碰到纸页就笑了,目光快速扫过几行字,抬眼看向天爱:“这手笔,一看就是小娜的主意。”他指尖在“申请由总部统筹决定”那行字上敲了敲,“知道把皮球踢回来,倒比以前沉稳了。”
天爱给咖啡杯续了点热水,氤氲的热气模糊了她的睫毛:“小娜这是摸准了您的心思。知道您既想看看子公司的协调能力,又不想真让她们在人事上栽跟头。”
李总放下文件,靠向椅背,指尖在桌面上轻轻画着圈:“小熙是内斗家族出来的,当年她在集团里拉帮结派,闹得鸡犬不宁。现在把服装公司交给她,就是想看看这代人能不能跳出那些弯弯绕绕。”他拿起文件又看了看,“还好,她没固执己见,肯听小娜的建议,说明还有救。”
“那您打算怎么回复?”天爱拿出记事本,笔尖悬在纸上。
“不为难她们了。”李总沉吟片刻,语速放缓了些,“让子公司的副总经理小妙兼任行政部总监,她管后勤多年,细致周到;小探兼财务总监,他是老会计出身,手里过账从没出过岔子;还有董事长助理小巧,升为副总经理,兼品质部总监——这姑娘跟着小熙跑市场,对产品质量抓得紧,该给她个机会。”
天爱飞快地记录着,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那各部门经理呢?还是维持现状?”
“暂时不动。”李总点头,“经理层牵扯太多,贸然调整容易引发动荡。让他们先在现有位置上继续干着,看看后续表现再说。”他顿了顿,补充道,“各部门副经理的人选,交给人力资源部的小露去定。她眼光毒,又熟悉各子公司的人才库,挑出来的人错不了。”
天爱写完最后一个字,合上记事本:“这么一来,既稳住了子公司的基本盘,又提拔了有能力的老人,还把副经理的任命权收归总部,算是面面俱到了。”
李总端起咖啡杯,杯沿碰到嘴唇时笑了笑:“小露定副经理,也是想往基层掺点新鲜血液。那些老油条在一个位置待久了,容易抱团,得时不时搅一搅,才能让水活起来。”他看向窗外,集团大楼的玻璃幕墙反射着晨光,“小熙要是能明白,人事调整不是拉帮结派的工具,而是为了让公司跑得更快,那她才算真正合格。”
天爱起身时,高跟鞋在地板上敲出清脆的声响:“我这就去起草文件,让行政部尽快发下去。对了,要不要给小娜透个信?让她心里有个数。”
“不用。”李总摆摆手,“让她们等着正式文件就行。做管理,该有的程序不能少。”
天爱走出办公室时,听见李总拿起内线电话,似乎在跟小露交代副经理选拔的标准。走廊里的风带着空调的凉意,她低头看了眼记事本上的名单,忽然觉得这场看似简单的人事调整,藏着的全是对人心的考量——既要看能力,也要看格局,更要为公司的长远打算。
而那些被选中的人,或许还不知道,自己即将踏上的,是一条既能施展才华,也能证明自己的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