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六号临近中午时,时年七十六岁的老鬼儿古贺繁一抵达港岛。
算是轻车简从吧,身边只带了一位秘书、两名助理、一位保健医和两位保镖……
甭管老鬼儿小鬼儿的,身为三菱重工社长,金耀会三巨头之一,以及未来“摸”东西的重要宝藏,曲某人还是最大程度的表现出了尊重,亲自去机场接机。
从机场出来奔康乐大厦的路上,曲卓在车内抱歉的解释:“前段时间我在高卢,遭到了不明势力的绑架。现在正处于被特别保护的阶段……”
“哦咦~” 古贺繁一口中轻呼,神情表现出了极大的震惊。
老鬼儿戏不错,三菱已经通过小日子外务省国际情报局,了解了曲卓在高卢被绑架的大体过程。
曲卓没理会老鬼儿夸张的模样,继续说:“即将要谈的合作,又太过重要。所以,只能劳烦长者了。”
“不要在意。曲先生是三菱的朋友,你的安全无比重要。” 古贺繁一嘴上说的相当好听。
心里合计的是:原来你表现出的客气,是因为我是长者,而不是三菱重工的社长。果然,如情报中介绍的那样,是个极度强势且高傲的年轻人。
心念一闪而过,脸上现出忽然发现似的的惊喜:“你的日语说的很好。”
“哈哈~”曲卓脸上流露出看似发自内心的笑:“其实以前只能说一点点,后来认识了夏普的中村君。
他会说一点点中文,我会说一点点日文,我们二人在英语和手语的帮助下沟通的多了,我的日文就有了一些进步。”
“哦~~~果然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只是通过日常交流就学会一门语言,斯国一~”
“谈不上厉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势,我在很多方面,表现的都像个白痴……”
路上说了一通废话,到了康乐大厦后,曲卓将老鬼儿请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将他让到窗边茶位,从保险柜里拿出一沓十来页的打印资料。在老鬼儿对面坐下后递过去,随后又开始嘚瑟他那点茶艺……
古贺繁一不紧不慢的翻看着手中的资料,面上表情自始至终的淡然,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呼吸平稳,同样几乎没有变化,手也很稳……但是,他看的非常认真。
看的认真就罢了,曲卓还能听到他的心率变快了。
很明显,老鬼儿的内心,并不想表现出的这么淡然。
不得不承认,人老奸马老滑,装的很像……
等曲卓嘚瑟了一番,将茶汤分成两个半碗,古贺繁一将从头至尾仔细看过一遍的十来页打印纸,整齐的放到茶台左侧。
在曲卓做出请茶的手势后,点头致谢。捏起茶盏抿了一小口,囤在舌下,微眯着眼仔细的品味。
还是装的!
老鬼儿哪还有心思品茗呀,脑子里一直在回放刚看到的那十来页纸。
愿意装就装吧,曲卓抿了口茶,视线转向窗外的维多利亚港。
空气大概沉默了两三分钟,古贺繁一轻轻放下茶盏,开口:“LNG?”
“是的。”曲卓收回视线:“挪威?moss Rosenberg造船公司的球罐体和高卢Gaz transport公司的薄膜体。
超低温材料?、?精密焊接?、?防爆安全?和?能效优化四个方面的全套技术。”
“斯国~一~~~” 古贺繁一发出了长长的,由衷的感叹:“曲桑的能力,实在让人惊叹。”
“哈哈,我可没那本事。”曲卓笑着摆了摆手,解释道:“是阿美莉卡。他们在七三年代初启动了自己的LNG船建造计划,并持续收集戴英、瑞典、挪威和高卢工七家造船厂的所有关键技术。
经过一系列比评估后,意识到本土建造成本,比挪威和高卢至少高出百分之二十三到二十八,几乎没有任何市场竞争力。
所以,选择了放弃。
船厂选择了放弃,掌握这些资料的人……决定谋求一些残余价值。至于我,不过是中间人罢了。”
曲卓一番话九分真一分假。
前面绝大部分都是真的,只有最后……掌握这些资料的人把所有东西都打包卖给了克格勃,成为了“x线计划”海量收获之一。
“原来是这样……” 古贺繁一颔首。
略微思考了一下,缓缓开口:“我对LNG船,只有一些粗浅的了解。在我的所知内,挪威和高卢已经铸起了完整的专利墙。即便拿到他们的核心机密,也无法绕过专利壁垒。”
“呵呵~”曲卓笑了,拿起茶盏抿了一口,心里念叨:死老鬼儿,跟小爷装犊子是吧?
心里骂归骂,面上没必要表露出来,语气淡淡的提醒:“同意商业秘密法案……净室逆向工程。”
“哦~~”
古贺繁一用明悟的语气,掩饰稍稍有那么一点点的尴尬……
他对LNG真的非常感兴趣。
没看到刚那些资料还好,看到之后心中生出了 “希望”的小火苗,继而引发了丝丝缕缕的焦急。
因为,三菱重工的老对手川崎重工?,77年年中就立项了液化天然气运输船项目。78年初三菱重工紧随其后,也开始了项目论证。
差了半年才开始论证,还紧随其后?
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是船舶工业中技术复杂度最高的领域之一,立项就意味着高投入和高风险,谨慎是没有错的。
更何况小日子企业一贯的保守。
如今两年多过去了,川崎重工那边进展很快,通过购买和整合,已经至少突破了六成关键技术。
而三菱重工因为投入较小,已经基本放弃了整船建造的预期,准备拿下部分关键技术做预研积累。
之所以放弃,是因为小日子正府一贯优先补贴强者。
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建造领域,在亚洲范围内还处于空白状态。而且,亚洲的综合成本必然比欧美低。
只要获得成功,就一定具有市场竞争力。
谁能先攻克,谁就能得到正府最大力度的支持。
三菱意识到在与川崎的竞争中,已经没有了取胜的希望,果断选择放弃。
只希望拿下几项关键的优势技术,等川崎开始建造时能够分一杯羹。
但如果眼前的东大年轻人,说的都是真的,情况就不一样了。
意味着三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投入完成逆转。大概率可以抢在川崎重工之前得到正府的支持。
甚至,即便得不到正府的支持都无所谓。
自行研发和“逆向工程”的投入是完全不成正比的,造出同样的船,走捷径的三菱比搞自研的川崎,综合成本低太多了。
对古贺繁一来说,此刻摆在面前的只有两个问题:
首先,要确定眼前这位东大的年轻人,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
其次,如果是真的,他想要多少。
或者说,他所代表的“资料”持有者,想要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