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清依靠枕头,慢慢缓过神来,她睁开眼睛,看着眼前展羽呼呼大睡的样子——面如红枣一般,呼吸声粗重,伴随规律性打鼾,音量可达60分贝以上,类似拖拉机的轰鸣。身体平躺着,左手揪着右袖口,嘴中呓语着:“快去挂灯笼吧……这个牡丹花真漂亮啊……韵清,你的手怎么长的啊,能把萝卜变成这么美的花……厉害……太厉害……”
“妈妈,爸爸从心里还很佩服你的,你听他做梦都是在夸赞你呢——这叫酒后吐真言啊。他清醒是就是嘴硬,不恳服软吧了。”
展梦妍说话时,用毛巾把展羽脖颈、发际线处渗出的汗水擦干。
“梦妍你休听你爸的梦里说的话,没一句是真的。你爸爸佩服的人啊,现在还出生呢,在这世界能得到你爸爸认可那比登天还难啊。刚才让你爸爸闹得都没吃好饭,迎迎你把饭菜再热一下,你们继续吃吧。”
韵清说话时,感觉有些疲惫,但她还强撑着,微笑着看着自己的孩子们。
“迎迎姐,你别热菜饭了,我吃得也差不多了,健康的饮食是吃七八分饱,何况等到午夜还在包饺子呢,现在吃得太饱,午夜该吃不下去了,留点肚子,好吃饺子。妈妈饺子我们早点包,早点吃不行吗?等到午夜我怕太困了,这是谁发明的饺子,而且非得午夜才能吃啊?”
展梦妍说话时,靠着韵清坐下。
“这饺子要是追述历史渊源啊,好像是东汉医圣张仲景曾用‘祛寒娇耳汤’(羊肉药材馅的饺子)治疗百姓冻伤,演变为冬至和除夕的食俗。饺子的‘娇耳’原名也由此而来。‘交子时’指除夕午夜(23:00—1:00),此时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交’与’饺’谐音,象征新旧年交替。饺子作为节日食品在除夕食用,开始于明朝,盛行于清朝。肉加菜的饺子馅,谐音‘有财’,剁馅声要响且长,美其名曰‘长久有余财’。剁菜的时间越长,说明包的饺子多,象征着日子红火富有。除夕夜包饺子的形状也有讲究,大多数地区习惯保持传统的弯月形。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沿圆形边缘捏细捏匀,谓之‘捏福”。把捏成弯月的饺子两角对拉,捏在一起,呈‘元宝’形,摆在盖帘上,象征着财富遍地,金银满屋,将饺子捏上麦穗形花纹,像一棵棵饱满,硕果累累无比的麦穗,象征着新的一年会五谷丰登,但更多的饺子包成几种形状,预示着来年能财满屋、粮满仓,生活蒸蒸日上。除夕夜的饺子不仅形状上有讲究,就连摆放也有一定要求的。首先是不能乱放的。俗话说:‘千忙万忙,不让饺子乱行’。日常包饺子,横排竖排,可随其意,除夕夜的饺子则不行,盖帘要圆形的,先在中间摆放几只元宝形饺子,然后绕着元宝一圈一圈地向外逐层摆放整齐,民间俗云‘圈福’。有的人家甚至规定,盖帘不能空地 ,每只盖帘上只能摆放九十九个,且可布满盖帘。这只能靠调整饺子的间距来现实,谓之‘久久福不尽’。……
韵清话还没说完,展迎迎递给韵清一杯温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