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县,石头咀镇。
这古代地名中带有一个“咀”字,就表明这地方是一个靠近河边或者是大路边上的大面积突起高地。
这石头咀镇的西边就是长江支流蕲水(稀水)河的一条大型支流西河,后世因上游修建水库的原因导致这西河的水流量减少河道变窄仅百米左右,有的地方甚至不到五十米。
而在明代这个时候这西水河的河道两岸平均宽度在一百五十米以上,有的地方甚至有两百多米宽,而在石头咀镇这个地方则是这西河河道两岸最宽的一处河段。
也正因为如此这地方有一个货运和客运码头,这从庐州霍山县、河南商城县以及安庆潜山县那边过来的行商游人,都会选择在这石头咀镇的码头坐船前往英山县。
且这石头咀镇又是在英山县通往霍山县的官道上,大量东来西往行商游人都会在此地歇脚休息,附近的山民们也都在这里购买生活物品交易自家的山货,所以这也就造就了这处水陆津要之地的繁华。
这石头咀镇在过去驻有巡检司衙门,并且在镇子外面还修建了一圈带有一定防御功能的城郭,镇子还有烧炭、炒茶、织布等各自作坊,以及大型的商铺和交易市场。
但随着天启、崇祯年间山中盗匪蜂起战乱频繁,东来西往的行商游人处于安全考虑便也就没有冒险进山,所以这往日繁华的石头咀镇也变的衰败下去。
镇中的巡检司衙门被内迁到了孔家纺,镇子外面过去修建的城郭也被官府和土匪共同有意拆除,防止对方据城而守。
城中的那些作坊也都不是干不下去倒闭就是作坊主出于安全考虑迁到了县城,剩下的作坊那也是十不存一随时可能倒闭。
而那过去人来人往成交量惊人的商铺和交易市场现在也变的是萎靡不振,一年到头也没几单大生意只是惨淡经营勉强维持。
过去那些依靠镇子里的各种生意讨生活的老百姓,大多也因为经济衰退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工作,这些百姓那不是迁往他处谋生,就是在本地改行做其他的买卖。
...
石头咀镇,原巡检司衙门。
由于这石头咀镇的在过去远超一般集镇的繁华,所以这过去的巡检司衙门的规模也比一般的巡检司衙门大。
这石头咀镇原巡检司衙门是一个面阔五间的三进院落,大概占地面积有个三亩地左右,加上左右两边的厢房总共有将近三十间房子。
这衙门里面议事堂、会客厅、公房、仓库、兵舍、吏舍、牢房等等一应俱全,简直就是一个小一号的县衙门。
不过这石头咀镇的巡检司在过去也确实承担了相当一部分英山县衙的职责。
由于这崇祯七年石头咀镇巡检司内迁到孔家纺,所以这巡检司衙门也跟山中的很多巡检司衙门一样,都遭到了附近老百姓的“毒手”。
这巡检司衙门内迁之时带不走的家具全部都被老百姓顺走,瓦片、房门、窗户、砖头、梁柱这些建材那就更不用说了,全部扒的是一干二净。
周兵领着左营的弟兄抵达这石头咀镇之时,四处寻找这巡检司的驻地做中军大帐,可找了一半天都没有找到。
最后还是一个老人领着左营的弟兄在镇子的北部区域,找到了一处长满杂草小动物在里面四处乱跑,没有房顶的夯土建筑群,指着这地方说是过去石头咀镇的巡检司。
左营的弟兄们见状那也是极为的感叹,心想这山里的老百姓看来不比他们山外的流寇差多少。
于是左营的工兵便将这巡检司衙门简单的清理了一番,在原来巡检司一进院五间厅房的基础上稍加修缮,作为左营的中军帐以及周兵的住处。
毕竟这地方日后是那前协右营的地盘,到时候自然有白旺、郝摇旗手下的弟兄过来修缮。
...
此时的时间是中午的十一二点钟,这冬季吃饭吃的时间早且多数人没有午休的习惯,所以这周兵吃饭完之后便在这原巡检司的议事厅内与左营的几个军官还有文员喝茶聊天。
此时只见那屋内周兵坐在一张板凳上靠着墙边,嘴里叼着一根烟斗,手里拿着一份由铁营总部那边发过来的札文看着。
铁营目前的各项军政业务的规模不是很大,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发行邸报和塘抄,日常的军政要闻也就以这札文的形式下发给各协各协的文武官员。
这屋内的另外几人也都跟周兵一样,不是在看着上面发的文件就是看下面送过来的报告。
由于目前铁营的公文制度刚刚出台,王铁他们考虑到各级军政官员的文化水平比较低,所以这公文的书写形式一律不用文言文全部都用大白话,且能简短就简短,一句话能够说完就尽量不绕圈子。
所以这以周兵的文化程度也是可以看的懂铁营发行的公文的,此时这周兵手上这份札付上就是一份总部最近的军政要闻。
其中提到了王大帅秘密的接见了来自罗田县还有英山县以及麻城县的商会行首或其代表。
双方就大别山中的茶叶、木材、药材、皮货等各种生意的合作事项展开了讨论,并充分的交换了意见,就部分问题达成了基本共识。
王大帅之所以秘密接见这些人,主要是在这些人都是白道上的正经人,一旦这些人要是被官府发现和反贼有勾结,被官府办一个通贼的罪名,轻则人头落地重则全家死光。
不过这些人以及他们背后的人,为了挣钱也就不顾什么王法不王法杀头不杀头了。
这周兵看完这份札付后将其放在了身旁小茶几上,一脸不高兴的将嘴里的烟斗拿开,然后对在屋内的几人吐槽道:“他娘的!不要老子们做生意,他们自己做的风生水起!”
虽然周兵在这里很不高兴的吐槽,但是大伙们却不敢跟着帮腔,毕竟这周兵有那个底气在背后骂,他们要是跟着一块骂可能就要摊上事了。
那在周兵身旁看着文牍的左营监军胡明德听到周兵这话后,喝了口茶对那周兵笑着说道:“周兄,这上面虽然禁了你们的生意自己做了起来,可终究这钱是进了公帑没有进私库,最后还不是充作粮饷发给咱们?!”
“您何必因为这点小事去置气呢?!”
那周兵听到胡明德这话后翻着眼睛没好气的看着他说道:“我说老胡,你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啊?!”
“到时候这些生意赚的钱能有几个进营库里面?!还不是大头被亲军部那几个卵子,还有王经纬身边的一群杂种给揣兜里!”
那胡明德听到周兵这话后笑着摇了摇头没有继续说下去,毕竟这再说下去可就有些不利于团结了,那周兵见胡明德不搭他的腔也就没有继续往下说了。
随后那在一旁桌子上与几个文员书办看着文牍的张良善,突然之间拿着一份英山县那边的移文来到周兵的面前对他说道。
“协统,这白旺白营统移文来报,前协右营已经在英山县已经完成了钱粮筹集工作和文员招募任务,在明天将会从英山县水陆并进往石头咀镇开拔。”
“白营统请求我部能够在沿途做好接应工作,避免前协右营辎重船和辎重车被附近的山贼村匪盗窃袭击,最好是还能让咱们派弟兄和牲畜帮他们一块拉车拉船。”
说到这里,这张良善看向这如同危房一般的巡检司衙门笑着说道:“白营统还希望咱们把这衙门修缮一番,让他们舒舒服服的住进来。”
那周兵一听张良善通报的内容气的那是火冒三丈,于是直接对那张良善叫骂道:“给白旺回文,告诉这小子让他有多远滚多远,滚到他老婆的怀里吃奶去!”
哈哈哈!~
周兵这话一出这一屋子的弟兄们立刻便间便哄堂大笑,这大伙们笑过之后,那张良善便对那周兵补了一句道:“这白营统在移文中还提到,给咱们送来了一千五百两银子、六百石粮食、三千束草料、三百匹棉布。”
“哼!算这小子有良心!”周兵听后冷哼了一声接过张良善手上的移文瞧了一瞧。
随后这周兵便对这张良善吩咐道:“命令辎工部将能派出去的辅兵和骡马全部派出去,前往英山县协助白旺部拉运辎重,沿途的护卫任务由左部右司把总曹金龙负责。”
“至于这破衙门就别管了,就这样,反正到时候咱们也不住!”
那张良善听到这话后面露难色的对周兵说道:“协统,这衙门要是不修缮一番,到时候营里开英雄大会上哪里去啊!”
周兵听到这话后立刻便对那张良善破口大骂道:“我说二狗子,你他娘的脑子有坑是吧?!这英雄大会在那里开关你什么事?!显得你个狗日的能耐没事找事是吧?!”
这张良善被周兵骂了一顿之后也就不再提这茬了,赶紧去办公桌上与文员书办一块起草对白旺部的回文。
而就在此时,那厅堂门口进来了一个蓝衣白帽身材高大长相干练的青年人,此人进门之后便对那周兵抱拳行礼道:“启禀协统,咱们在山上的弟兄回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