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穗岁新任务,是个‘旧新人’。
清世宗雍正皇帝的历史盖棺定论的‘真爱’——敦肃皇贵妃年氏。
只不过她是另一个小说世界里的。
她的愿望,让于穗岁有一瞬间的失语。
总结出来就是一句话:重生改嫁给公公。
要知道康熙比年贵妃大三十多岁啊!是三十,不是三岁!
只是年氏怯生生地看着于穗岁,一双秋水翦瞳,湿漉漉地带着祈求……
于穗岁到的时候康熙三十九年,她那个历史上着名的哥哥年羹尧,刚刚考中进士,意气风发,去嫖妓被逮了。
原主年旻月今年十五岁,刚刚到了要选秀的年纪,且等到五月,还要参加三年一度的选秀。
康熙今年四十七岁。
年夫人愁眉苦脸,年羹尧有出息,得皇上看重,年纪轻轻就是翰林院庶吉士,她本来是高兴的,做梦都会笑醒。
可在京城不久,他就染上了一身恶习,狎妓嫖娼,恨不得一下值就住到那青楼里去。
若不是她要送女儿入京城选秀,刚巧年羹尧又来信说他的上司明珠大人看重他,要将孙女嫁给他,她也不会陪着女儿上京来这一趟。
还不如不来。
他这样的浪荡,那家父母会有病将女儿嫁给这样一个花花公子。
年夫人一愁,就找到了刚刚来不久的于穗岁诉苦。
“你这二哥,实在不是个好东西,小小年纪,便学了些恶习,日后还不知怎么张狂。”二儿子以前在家挺好的,就去年入京后,这才几个月,他就一身的毛病。
于穗岁拿了一块蜜饯给年夫人,没参与讨伐评论年羹尧。在年旻月的记忆里,年羹尧是个很好的哥哥。至少比大哥年羹尧好。
“哎,纳兰氏一族,家里又是名门望族,我们年家,虽说世代为官,可到底比不上这样的簪缨之家。”年夫人也发愁啊,年羹尧要是真娶来这样的大族贵女,她是高兴的。
可这样的大族贵女,要是入了年家,知道年羹尧是这样的德行,只怕夫妻感情不好。
于穗岁脑中回忆年旻月的记忆,年羹尧确实花心滥情,第一回是跟明珠的的孙女,也就是纳兰容若的女儿结婚,没几年,纳兰氏就去世了。
又过了几年,年羹尧娶了宗室辅国公苏燕的女儿,摇身一变,跟宗室又搭上了关系。
不过不说其他的,年羹尧确实是个人才,21岁中举人,22岁中进士,说句少年英才不过分。
要知道今年他的同年可是有张廷玉,也就是那个清朝唯一入太庙的汉臣。
优秀是优秀,就是这男女之事上,大概是通病。
年夫人接过蜜饯放嘴里,咽下后又叹气,“你也是,年岁还小,等到三年后再来参选也不迟,你爹也不知到底在想什么,非要你今年来。”说实话,年夫人还真就是担心,要是女儿真选上了,那才麻烦了。
前边大女儿已经嫁人,后头她就剩这一个亲女儿,才十五岁,也不着急,再过三年也不迟。
老爷不同意,非说今年年份好,催着她来京城,要送女儿去选秀。
皇上年纪倒是不担心女儿留在宫里,老爷是一方大员,皇上说什么也不可能会留一方大员的小女儿在宫中。
只怕宫里那个娘娘瞧中了,一顶小轿就送到皇子府里去。
年夫人是不愿意的,皇子阿哥的府邸,她才回京城多久,就听说了不少的事。她不想小女儿裹进那些脏污的事里。
倒不如选个干净的人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一辈子。
又想起小女儿的容貌来,比起大女儿来说要精致秀雅得多,说不得……‘呸!’年夫人又赶紧的将这个话给呸掉,不可能的,她们是汉军旗,皇上轻易不会将汉军旗的赐婚给皇子阿哥做侧福晋。
“旻月,明个你二哥休沐,叫上他,我们去一趟云居寺,听说那边香火灵验。”年夫人想来想去,还是得拜拜才能安心。
于穗岁从年旻月的记忆里将这个云居寺给找出来,算了算距离,她们现在在内城,那云居寺可是在房山区,也就是现在的房山县,距离京城可是有好几十公里的地方。
除非骑马,要不然坐马车是不可能一天往返的。
“娘,二哥休沐只得一天。”于穗岁说的是实话,年羹尧若是要陪着去,那必定是早上跟着一起坐马车去,晚上自己一人骑马回来,回来之前还要保证城门没有关,不然第二天上朝肯定是要迟到的。
谁让清朝上朝的时间大多数是集中在卯时,也就是5-7点之间,这是朝会时间,不是起床时间,起床的话,大概远一点的,要凌晨3点起来,晚一点也就4点起来。
年夫人神色忧愁,“云居寺香火灵验,他要是不去,我去求了也怕灵力大减。”之前会试、春闱都去了这云居寺,求得也都灵验了。她这一回就想,给儿子女儿都求一求这个姻缘。
于穗岁:“……”其实就年羹尧现在这个劲,温柔贤良的女子是压不住他的,年少得志,又是康熙看好的新起之秀,年少气盛是怎么也压不下去的。毕竟到了后来,年羹尧可是直接在给康熙的折子里敢张口要官职的人,且康熙还非常大方的给了。
想到年旻月的记忆扒拉,于穗岁知道她为何那样的排斥嫁给雍正了。因为年旻月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小说’里,她是这本小说里早逝的白月光。
她不想死,也不想被雍正拿来当深情的工具人,还找个替身缅怀她,又爱上替身后将年家赶尽杀绝,也不想生孩子死孩子。当然还有就是也不想她自己二哥这样能力卓绝的人,最后被贴上一个靠裙带关系。
说实话,四爷在康熙死之前,跟年羹尧的关系都很一般,一般到什么程度,大概就是四爷自己亲自写信骂年羹尧,说他的额娘过寿、儿子娶媳妇,这年羹尧都不送礼的。
四爷四十八年成了汉军镶白旗的旗主,作为汉军镶白旗的人,年羹尧甩都不甩四爷。见面也不自称自己是奴才,一直拿自己的官职说话。
所以四爷跟年羹尧这两个人,在康熙死之前,那时关系不仅是冷淡,更是一点都不好。
「备注:年羹尧跟纳兰氏成亲要更早,这里做了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