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军们果然被刺激得越发往前冲:“杀了这些东漠畜生!”
咚咚咚!
“撤,后撤,这些东漠散兵有毒药,莫要中计!”柯百户、曲百户喊着,提醒将士们。
可惜晚了。
余下的两百五十名东漠精兵,一批放大箭阻击柯百户他们求援,一批直接冲向杀来的魏军,混战在一起。
可天芒府没打过大战的魏军,怎么可能是阿漠托这些东漠死士的对手?
咔嚓咔嚓!
弯刀专门看向骨节处,一刀把头盔打飞后,再一刀就能把将士的头颅砍下。
嘶啦嘶啦!
阿漠托继续挑衅,好几个魏军被开膛破肚。
柯百户、曲百户他们还是想带兵撤走。
可石隼奴却抛下大医与火苗后,绕到他们后方,带着三十死士,截杀他们。
山内战败的愤怒,全部倾斜在柯百户他们身上。
柯百户他们只来得及在临死前,朝天上放出几支带着红色烟雾的令箭。
嗖嗖,嘭嘭!
令箭在空中炸开,红色烟雾似血液般炸开。
石隼奴脸色阴沉,回手一刀,咔嚓,直接斩下柯百户的手臂,又扑哧一刀,刺进他的头骨里。
柯百户很快就断了气。
石隼奴是个变态,他下令:“停留半刻钟,把这些军粮开膛破肚,让魏军看看,与我们东漠做对的下场!!”
“是!”阿漠托他们应着,没觉得有任何不对,只觉得可惜,只因军粮们放了令箭,他们不能多逗留,要抛下军粮,快速赶路了。
半刻钟后,这一片已经多出一大片的红色,堪比屠宰场。
“走!护送火苗,与大军汇合!”石隼奴下令,带着一袋战利品,护送大医与火苗们,往东漠方向奔去。
路上,他还担心的问:“大医,要是魏人发现火苗培养地的不对劲,他们能否做出治愈药?”
若是能做出治愈药,那他们东漠蛰伏的这百年,算什么?!
“魏地温暖,这样温暖的地方,本该是我们的!”
所以这一次,无论如何,他们东漠都得把东北州给打下来。
他、他的子孙们,绝不会再与寒冷为伍,他们要温暖的土壤!
被裹在大罩衣里的大医,抚摸着发出唧唧叫声的‘火苗’,坚定的回道:“火苗会帮我们杀穿魏地,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带来无尽温暖……我们东漠,一定能赢,我们会是子孙后代们敬仰的英雄!”
“呼呼!”阿漠托等人兴奋的附和着:“杀穿魏地,我们能赢,我们是子孙后代的英雄!”
不是,你们侵略者,一群屠夫,别这么燃行吗?
哒哒哒,一阵马蹄奔跑声传来,姚百户不敢置信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砰砰砰!
几声倒地声声传来,是后头的将士承受不住眼前的屠戮场景,晕倒在地的声音。
“畜生,畜生!”姚百户他们骂着,急忙下马,扑向尸体前,颤抖着手,花费好一番工夫,才收殓了柯百户他们的尸体。
只是,有些耳朵、手指被拿走了,将士们的尸首注定不全。
“速速禀告驰将军、文昌侯、古大人、梁将军……东漠凶残,此战恐怕是要与咱们不死不休,请他们派兵支援,否则天芒府恐怕守不住。”姚百户看着兄弟们的残尸,虽然已经做了死战的准备。
但他、以及身后的将士们,都被柯百户他们的惨状给吓到了。
必须求援,即使是死,他们也不想死得这么惨!
……
二月十五,天芒府,关隘附近的大营内,文昌侯他们是收到了姚百户麾下兵马,送来的军情。
看着力透纸背,甚至带着血迹的信纸,文昌侯皱眉,看向驰将军:“驰将军怎么看?”
驰将军:“古往今来,两军交战的战场,皆如屠宰场,是本将没把手底下的兵给练好。”
不过……
“请求增兵天芒府关隘的事儿,确实有必要。”
驰将军是有怨言的,东漠细作案都案发多久了?陛下的援军何在?!
就不能把西北军调往天芒府,抗击东漠?!
听听你这是人话吗?
把西北军调来天芒府,西北还要不要了?让给西戎人?
“驰将军所言甚是,本侯会再次上奏章,请陛下派援军。”文昌侯又指着那信,道:“不过朗副将他们的山内一战,确实打得很漂亮……一战,不仅端掉老寨的细作窝,还为大魏收服了几十万的山民,这些都是兵力,咱们天芒府,也间接有了兵力。”
文昌侯轻抚下巴的长须,给驰将军一个建议:“驰将军可以向古大人、梁将军上书,请二位下军令,把能打的山民都调集到你的营地来,列阵迎敌。”
驰将军听罢,很是心动……要是山民们都成为他的兵马,就算还是战败,他也能带着大半兵马,退守首府。
带着几十万兵马去首府,即使是梁将军,也不敢不给他开城门!
“本将这就写信,请古大人、梁将军将山民派往天芒府关隘大营。”驰将军立刻动笔,写了求兵文书。
又把姚百户写的那封带血的军报,派人一块送往首府。
文昌侯见状,目光沉了沉……姓驰的是闲散日子过多了,贪生怕死了,这样的将领,就该剿杀!
可他现在还需要用到驰将军。
毕竟天芒府惨败的责任,得有人来担着。
驰将军不担着,还要他一个老侯爷来担着不成?
“报!有东漠国书的消息!”
门外,传来一声惊喜的报告声。
屋内,文昌侯、驰将军都惊了一把。
驰将军大喜:“总算是有狗东漠的国书消息了!”
文昌侯带人来天芒府关隘这么久,等了这个国书等得都跨年了,大魏的国脸被东漠的无视打得啪啪响。
整个大魏都以为,要等不得东漠的回复了,没成想,山内老寨一战,却把东漠国书给等来了。
“速速进来,念!”驰将军喊。
来人急忙进来,给驰将军、文昌侯行礼后,才念道:“尊上国,魏,文昌侯……”
禀告者是把信件背诵了一遍。
而这信件,并不是东漠的国书,只是告知大魏,东漠这边于何时何地,正式向大魏提交国书,解答东漠为何会有细作在大魏境内的事儿。
“文昌侯,可要赴会?”驰将军问。
怕死的老狐狸,窝囊废!
文昌侯在心里鄙夷驰将军,面上点头:“本侯此来就是为了这事儿,自然要赴会。”
“不过,这恐怕是东漠的缓兵拖延之计。”
能用处这样的计谋,此战怕是真要开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