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已经和蒙古人深度捆绑到了一起,哪怕就是蒙古军队撤离了,他们也要顶上去。
毕竟无论是南方朝廷的哪股势力接手了这些地盘,都会对他们进行清算。
这样做既能够从他们手中将好处抢夺过来,又能够收获民心,换成是他们自己也会这么干。
再加上由于消息的不对称,他们对于蒙古人和冷锋之前的那场战役的最终结果,并没有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具体的情况。
就算他们知道蒙古人已经败了,但是却并不清楚蒙古人的失败到了何种程度。
毕竟在这之前,蒙古人和冷锋的军队交手,也不是没有失败过,但是蒙古人的实力依然还是存在的。
所以他们对于蒙古人还是抱有幻想,认为最不济的情况之下,也能够守得住在南方所占据的这些地盘。
还有幻想着,只要他们老老实实的跟着蒙古人继续混下去,总有一天会飞黄腾达。
毕竟跟着蒙古人的这些时间,他们也看到了蒙古人对于治理地方根本就不放在心上,他们只是热衷于马上争夺天下。在刚刚占领一个城池之后,会对这个城池进行一番掠夺,至于剩下的事情,就会全部交给他们这些代理人。
典型的就是蒙古人吃肉,他们跟着喝汤。而且这个汤喝的还相当香,一喝就是很长的时间。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发展,那些投靠蒙古人的汉奸走狗,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类似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伪军和皇协军一样,在地方上已经颇具特色了。
而且这些人的规模还不小,有了上一次的教训之后,其他地方的汉奸走狗,都最大限度的扩充了自己的实力。
毕竟上一次蒙古人收缩兵力的时候,让南方朝廷的势力钻了一个大空子,在短时间之内,拿下了不少城池。
当时由于蒙古人做的这个决定太过突然,而且之前投靠蒙古人的那些势力,也没有想到,会有人能够将蒙古军队逼迫到这种程度。
这些人当初之所以选择投靠蒙古人,就是因为在他们的认知当中,认为蒙古军队是天下无敌的。
南方朝廷迟早会全部落入蒙古人的手中,他们的投靠了蒙古人之后,也没有想到,有一天会面临此种境地。
大多数人都做着跟蒙古人走下去,可以飞黄腾达的美梦。
蒙古人看中的,也是这些人能够为他们解决地方上的一些问题。也给了这群人不小的权利,让他们可以在地方上自由招兵买马。
但是这个招兵买马的限度,必须由蒙古人来掌控。而且还会时不时的,从他们的手中抽调走一些人员。
蒙古军队当中的杂牌军团就是这样来的,都是蒙古人在各地采用养狗计划,取得的效果。
内蒙古人并不担心这些投靠他们的人,在地方上将势力做大做强。毕竟这些人组织的武装力量并不是正规军队,根本没有多大的战斗力。
而且这些人之间,都是各自为政,也都想着在蒙古人面前讨好。自然也不可能会出现团结一致的情况,对于蒙古人来说,他们也从来没有将这些南方走狗们看在眼里。
在管理城池的时候,每个地方都有蒙古人留下来监督。正常情况下,一小队只有几十人的蒙古士兵,就能够管理一个拥有几千兵马的汉奸队伍。
即使是现在,蒙古人面临着全面撤退的风险,而且那些地方上负责监督的蒙古人,基本上都看不见了,此前投靠蒙古人的汉奸走狗们,依然还在执行着蒙古人制定的那套方案。
这些人手中所掌握的力量,也比之前大幅增加了许多。
有前车之鉴可以参考,在蒙古人收缩军事力量的时候,连南方朝廷那些地方势力都能够轻易的攻破这些城池。
这绝对是一个危机信号,一旦再次遇到那种情况,指望他们手中原先掌握的那些人马,欺负一下地方上的百姓还可以,要让他们真正的上战场,那还真是难为了他们。
正常情况下,那些为蒙古人办事的南方朝廷汉奸走狗们,也就是手中掌握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
而且这些人还都是原先的家丁护院一类的,就算是有少数的武者,但是战斗力也强不到哪里去。
在面对外来军队的进攻时,就算是占据了守城的地利之势,也无法守住城池。
南方朝廷的那些地方势力,和那些投靠蒙古人的汉奸,原来都是属于同一个阵营,甚至双方之间彼此还是非常了解。
现在成了敌对的关系,一旦交上手都是往死里打。
南方朝廷的那些地方势力,在这些年也是拼命的扩展自己手中的军队。
特别是从蒙古人南下前后的这段时间,地方上的那些豪门贵族,手中所掌握的力量出现了极大的膨胀。
这主要是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因为朝廷对于地方上的管控越来越松。
再加上朝廷的精力和储存的物资,使得官方无法继续大规模的扩充军队。而这些地方上的豪门贵族,手中有钱有粮,与其让他们在私下里偷偷摸摸的搞私人武装。不如给予一定的政策,让他们将武装力量放到明面上来。
这样朝廷既可以对地方上的武装势力,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也能够在关键时,刻抽掉这些地方上的武装力量。
之前在扩充新军的时候,朝廷不就是狠狠的从地方上薅了一波羊毛。
另一方面就是来自于民间的原因,在蒙古人南下入侵之前,北方大地上就爆发出好几波的流民潮。甚至是在南方,也有少数地区同样出现了流民。
这些流民无家可归,对南方的冲击很大。
当时冷锋可是收容了不少的流民,在临江城周围树立了巨大的影响和良好的口碑。
杨家为了针对冷锋,还特意上书朝廷。表面上是为朝廷出言献策排忧解难,实际上是想要坑冷锋一把。
但是却没有想到,冷锋将计就计,抓住这波机会打造出来了第一支军团,而且也将临江城的人口扩展到了一个极其夸张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