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宫已经修葺完了,今年避暑,便去九成宫。”李世民说道:“在那里多待一阵子,等入秋了,再回长安。”
“一切听陛下安排。”长孙皇后微微颔首。
傍晚时分,李承乾到立政殿里,陪着长孙皇后用晚膳,说起了要去庄子上避暑的事宜。
“今年青雀不在长安,儿臣想着,如今雉奴也长大了,何不带着雉奴一同到庄子上去,如此,母亲在行宫休养,也能少些操劳,二来,雉奴与狸奴年岁相差不大,眼下正是能玩闹到一起的时候。”
“王叔家中,照顾孩子的仆从也不少,完全无须担心雉奴在那里的生活问题。”
“母亲觉得如何?”李承乾期待地看着长孙皇后。
“承乾有心了。”长孙皇后微微颔首,笑容欣慰。
“你能够想到雉奴,阿娘很高兴,他如今确实不再是需要时刻抱在怀里的稚儿了,出去走走,见见田野风光,与你们兄弟多亲近近亲,也有益处。”
说起来,长孙皇后也有些感慨。
“还记得,当初你见你王叔的时候,也是这般年岁,次年就被你王叔带到庄子上去玩闹了。”
“而现在,雉奴也到了你当年的年纪了,真是让人感慨啊,日子过的真快。”
“好像一眨眼的功夫,你跟青雀,就长这么大了。”
李泰不在宫中,提起来的时候,总会多几分思念和回忆。
李承乾连忙笑着为母亲布菜。
“不管儿长多大,都是母亲的儿,长大了,就能更好的孝敬母亲了。”李承乾笑道:“母亲不也希望看到孩子们能够平安长大,成家立业吗?”
长孙皇后闻言,脸上带着几分笑意。
“你倒是懂阿娘的心思,等到明年,你可就要成婚了。”长孙皇后说道。
明年李承乾成婚,这也是让长孙皇后有颇多感慨的原因。
以前还护在怀里的孩子,也要成家了。
太子妃选定的是武功苏氏,岐州刺史苏亶的长女。
太子良娣则是侯君集的女儿。
两口子在立政殿合计来合计去,与侯家的这门亲事,还是做了这般决定。
太子妃的位置,不适合给侯家女。
李承乾听到母亲提起自己的婚事,耳根微微泛红。
“儿晓得,成家立业是人生大事,阿耶和母亲为儿择定的,自然都是极好的。苏氏温婉,侯氏……听闻也颇有将门英气。”
太子的婚事,不仅仅是家事,更是国事。
仅仅在这件事上的思量考虑,就颇耗心神。
与侯家之间的亲事,去年年初的时候就考虑了,一直到侯君集平定高昌之后,又过了两个月,才定下来。
这当中阿耶与母亲的思虑,自己又如何不懂?
便是东宫太子,也要遵循平衡之术。
“你能明白就好。”长孙皇后轻轻拍了拍李承乾的手。
“苏亶家教严谨,其女必是贤良淑德,能为你打理好内苑。至于侯家……你日后待侯氏,也需有分寸,既不失了恩宠,也不可过于纵容。”
“儿臣谨记母亲教诲。”李承乾郑重应下。
“至于你要带雉奴去庄子上,雉奴毕竟年纪尚小,随行的乳母、侍从务必安排妥当,一应饮食起居的规矩,也要提前与庄子上的人交代清楚,莫要给你王叔添太多麻烦。”长孙皇后叮嘱着:“你阿翁今年也去庄子上的行宫避暑,到时候,你们多去行宫,陪陪你们阿翁。”
“母亲放心。”李承乾应声:“儿明白了。”
“母亲就和阿耶在九成宫好生休养,无须挂念我们,儿会照看好雉奴,也会照看好丽质。”
提起李丽质,长孙皇后笑着摇头。
“如今丽质这孩子,心思也变野了,我看再往后,宫中怕是要关不住她咯,等到了庄子上,想必又是要跟着她师父,四处行医。”
“不过孙道长说的倒也不错,丽质这孩子,的确是有些天赋在身上的,能发挥长处,为百姓做点实事,也是好的。”长孙皇后说道:“等她长大了,也要将一些重担,交到她手里。”
李承乾微微颔首。
他知道母亲说的是什么。
母亲虽然久居宫中,但是与长安城外的达官显贵家的夫人们还有一个“慈善会”呢,这里头还有一笔巨大的账目,是为了能够将各家行善能确切的落到实处。
偶遇灾荒,慈善会便会出动,捐钱捐物捐粮。
以前是各家开设粥棚,但也只是主家吩咐一句,由下人们去办,至于事情办成什么样子,全看中间汇报的人怎么说。
但是有了慈善会,行为便有了规范。
各家内宅要博名声,要为自家主君从旁辅助,钱粮是实打实的落到了有需要的人的手里。
这些高门大宅里办事的仆从,也就不敢糊弄了。
毕竟,谁家的仆从敢糊弄事,旁人家的人手,那都是能看到的。
用王叔的话说,叫什么.......卷起来。
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要“卷”起来。
慈善会现如今是母亲在管着,等到将来,长乐公主学有所成,从母亲手中接管,毫无疑问。
嫡长公主,孙神仙关门弟子,四方游医闯出来的名声。
如此,李承乾真的想不到将来还有谁会比长乐公主更适合接管这件事。
“丽质心性纯善,又跟着孙道长在外行走一番,见过了民间疾苦,儿臣也希望,将来丽质莫要被高墙困住。”
李承乾微微一笑。
自己的将来,如同阿耶一样,基本上都是待在宫中。
甚至,或许自己还比不得阿耶。
毕竟阿耶少年征战,战功赫赫,自己拿什么比?
“你与青雀、丽质、雉奴,皆是骨肉至亲,各有长处。将来你身负江山社稷,若能兄弟同心,兄妹携手,这才是咱们李家的福气。”长孙皇后感慨一句:“只是天家之事,今日如此,明日谁又说的准呢?”
作为母亲,作为皇后,也不能将事情想的太过于圆满,什么都往好处想,让孩子觉得,什么都会往好的地方发展,只会害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