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心情很好,至于李复把他和魏征编进故事里,这点小事,不算什么,更何况,这故事也并没有往外传扬,还是哄自家孩子的。
故事里,自己紫薇大帝转世的身份,也足够神气了。
连地府的阎王见了都要拜一拜。
李世民对这故事,也感兴趣了起来。
“高明,阿耶实在是好奇,你们王叔给你们讲的这个故事,这样,你也给为阿耶讲一讲,如何?”
“啊?”李承乾愣住了。
\"阿耶...\"李承乾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案几边缘,\"这故事...怕是有三更时长...\"
李世民闻言反而来了兴致。
“正好今夜无事,你我父子,可畅聊。”
“不管这故事内容如何,都是你我父子之间的谈话聊天。”
“王德。”李世民招呼王德过来。
“奴婢在。”王德上前,恭敬应声。
“着人将这里收拾了吧。”
说罢,李世民起身,带着李承乾离开了餐桌,往内殿去了。
李承乾心中全是无奈。
这故事,要怎么讲?
唉~~
丽质啊,你可真是给你大兄找了个好活儿。
.......
李承乾只能老老实实的开始为李世民讲故事。
别家都是阿耶讲故事哄孩子。
自家.......
不说也罢。
“只见那泾河龙王血淋淋的龙头从云端坠下...”
李世民听的入神,手掌不自觉捏紧。
唐王可是要答应保泾河龙王一命的。
如此一来,岂不是食言了。
都怪魏征那老棺材瓤子,下棋就下棋,睡什么觉。
不过,这故事,还挺有意思。
人间的帝王,也能管神的事儿。
哦,对,紫薇大帝转世,都得给个面子.......
一想到这里,李世民自己也忍不住心里得意。
故事渐入佳境,李世民的表情越发精彩。
听到自己魂游地府,也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胡须。
讲到半夜,李承乾都困了。
而李世民,依旧神采奕奕。
笑话,熬夜而已。
最终,李承乾的故事也讲到了水陆大会上,唐僧讲经,以及观世音菩萨化作老和尚出现。
听到这里,李世民和孩子们一样,也察觉出了不对劲。
“听着,真像是给唐王设了个套。”
“地府的那帮人,和西天的神佛,一块给唐王布了个圈套。”
李承乾点头。
“儿臣也是这样想的。”
“哦?”李世民兴致勃勃:“高明,可还有什么想法?”
“有,儿臣觉得,这个圈套,不仅仅套住了唐王,还套住了齐天大圣,天蓬元帅,还有卷帘大将,甚至,想要将东土大唐的百姓也套进去。”李承乾说道:“目的就是在东土大唐这一片土地上,将佛教文化,发扬光大。”
“天下四大洲,那众神佛都将目光放在了南瞻部洲。”
“灵山所处,西牛贺洲,那剩下的三个洲呢?”
“佛说,南赠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
李世民闻言,一巴掌拍在了扶手上。
“胡说八道,哼,故事里的神佛,香火之争,也敢败坏我中原百姓的名声。”
“怀仁这个故事,编的还真是有些过分。”
“后续呢?”李世民继续问道。
“后续王叔还没说,我们就到了回长安的时候了。”李承乾双手一摊。
“王叔还说,如果儿臣因为听了故事,对佛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在长安城的佛寺走一走,亲身体验体验。”李承乾说道:“儿臣还想着因为此事,找阿耶告假,出去转一转呢。”
李世民闻言,微微蹙眉。
“哦?你王叔还说了这话?”
李承乾点头。
李世民抚须,面露思索。
故事里,如果说唐王信奉了佛教,那必然带领着整个南瞻部洲的百姓信仰。
其他州,连人都没几个,信仰佛教,对他们可没太大的好处,连供奉都没有。
而南瞻部洲就不同了。
虽然是个故事,但是里面的事情,也着实引人沉思。
故事里听来,南瞻部洲,可是四大部洲最富庶有钱有人的地方。
而大唐,可是南瞻部洲的中心。
“明日早朝结束以后,阿耶和你一同出宫,咱们啊,就在长安城里转转。”李世民笑道。
“是。”李承乾拱手应声。
“好了,天色不早了,就无须回东宫了,咱们父子,就去旁边的武德殿,凑合一宿吧。”李世民笑道:“明日一并上朝。”
“王德,派人去一趟东宫,将太子明日要换的衣裳取来,连带着出宫要穿的,一并取来。”
王德躬着身子应声。
李承乾早就困的不行,白天上课大半天,处理政务小半天,对于他这个年纪的人来说,本就耗费诸多心神,尤其是处理政务,不能出一点纰漏。
因为不管是王叔还是阿耶,都说过,长安政令,牵动整个大唐,是真真正正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万万不可马虎。
有些事情发生了,不是身为皇帝,或者是太子,又或者是官员,低个头,认个错,这事儿就揭过去了。
因为诸多伤害,都是切切实实的被百姓承受了。
他们承受风险的能力,本来就不高。
去过庄子上之后,在泾阳县境内转悠了这么久之后,李承乾更是切身体会到,百姓过的有多不容易。
王叔封地内其他的地方尚且如此,更别说,远离长安的地方上了。
因此,在处理政务上,总是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
跟随自家阿耶到了武德殿,沾了枕头就着。
李世民看着熟睡的儿子,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朕的高明,真是长大了啊。”
说罢,和衣躺在了儿子身边,盖好被子,闭眼,入眠。
但是........
睡不着。
故事里的猴王,求长生........
而古今求长生者,并不算少数。
李世民躺在李承乾身边,睁着眼睛,失眠了。
不过想想明日还要和好大儿一块出宫玩耍,可不能让其他人看出自己的疲态。
因此,还是强行闭上眼睛,静下心来,不去想那些,让自己入眠。
也不知道,承乾对于长生,是如何看的呢?
清晨,李承乾迷迷糊糊间,听到床榻身边有动静。
睁开眼睛,是自己的阿耶正在更衣洗漱。
连忙翻身坐起。
李世民却是笑着摆了摆手:“还不到上朝的时候,先不用着急,尚食局的人送早膳来,还得一会儿呢。”
“歇着吧。”
即便是李世民这般说了,李承乾也不好再躺下,只是起身换了衣裳,随着阿耶一同到殿外去锻炼。
结束之后,再次擦洗干净,宫人轻手轻脚地捧来熏好的朝服,淡淡的沉香味让他心中沉静了几分。
今日早朝,李世民高坐上首,目光时不时的往魏征身上看。
人曹官,倒是有趣。
魏征此人,刚正不阿,倒也......
当听到\"泾河\"二字时,皇帝突然咳嗽一声。
站在朝堂上的朝臣,有些疑惑。
今日,陛下好像跟以往,有些不太一样啊。
“陛下,可是臣哪里说的不对了?”
\"没有。\"李世民摆了摆手:“接着说。”
李承乾则是淡然站朝中。
阿耶还是,在琢磨昨天的故事呢。
魏征也纳闷,好像今天,陛下时不时的看自己。
为什么?
魏征甚至低头检查了一遍自己的衣衫,仪表并无不妥之处。
退朝之后,李世民带着李承乾回到了两仪殿内殿。
“陛下,魏征大夫求见。”
“不见,有什么事.......”
李世民刚想要说,等下午再说,转念一想,下午也不一定回的来啊。
“朕与太子有事要做,明日,朕会召见他,有什么事情,就等明日吧。”李世民说道。
说罢,便叮嘱李承乾赶紧换衣裳。
要是晚了,说不定可就出不去了。
太子能出去,他这个陛下,可出不去了。
这怎么能行?
李承乾点头应声,宫人捧过了衣裳,是一件靛青圆领袍。
换好衣裳,看着铜镜中映照出的身影,一副寻常富家公子的打扮。
而李世民身上则是穿着一件不起眼的褐色襕衫。
父子相视而笑。
春明门的守军显然得了密令,见到这\"父子俩\"只是微微颔首。
当厚重的城门在身后缓缓闭合时,李承乾听见自家阿耶长长舒了口气,那模样竟像是逃出笼子的鹰。
“你是不知道,自从朕......自从我登基之后,想要私底下出宫,可是不容易。”
“以前喜欢打猎,但是一而再的被孙伏伽拦下,后来又多了个魏征。”
“朝臣们都想学他们俩,但是又学不到好处。”
“只是我有言在先,不好过多苛责于御史言官。”
“不然,往后想要听点真话,就不容易了。”
李承乾默默的听着。
“可是,如此一来,御史言官们说的,就一定是真话吗?有孙少卿和魏大夫在前,他们都想学这两人,其中有多少人,是为了说真话而说,有多少人是为了沽名钓誉而说。”李承乾好奇问道:“如此,要如何分辨呢?”
李世民仔细思索。
高明说的也有道理。
这也是个问题啊。
自己能够凭借着经验来判断,可是其他人呢?
高明呢?
“如果说,有一天,有御史言官觉得,攻讦的人越是位高权重,对自己就越有好处,最终,拿着造谣儿臣的话,到阿耶面前说,阿耶会相信儿臣吗?”
“或者,夸大事实,将普通的事情说的严重一些。”
“加之儿臣的身份,事情,就变得可轻可重起来了。”
李承乾说这些,也是想到了王叔跟自己说的话。
御史言官上书,是他们的职责,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怀抱着一颗大公无私的心去在朝堂上发表什么言论。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李世民声音沉稳:“我让御史言官说真话,是想要兼听,但若是只听他们说话,又是另外一种偏信了。”
“阿耶为什么会同意你出宫,会同意你去你王叔的庄子上,一住就是两个月。”
“不久居深宫,多出来走动走动,见识的多了,见多识广,被人蒙蔽的机会就小许多。”
“以往阿耶在太原的时候,那时候,你阿翁还是太原的一名官吏。”
“私底下,阿耶也经常打扮成这般模样,去市井游玩,听曲。”
“还跟你大伯扮作商贾,在突厥人的营地里溜了个来回呢。”
李承乾瞪大眼睛。
今日阿耶说这个,真是比故事里的唐王游地府还阴间。
“如果当初不起兵,阿耶与你大伯,该是多么好的兄弟啊。”
李世民脸上露出一抹苦笑。
“算了,不说这些了,走。”李世民笑着拍了拍腰间鼓鼓的荷包,里面的铜板哗哗作响。
“今日阿耶带你去尝尝,长安城里的老味道。”
“若说了解长安这一方面,你王叔,可比不上阿耶。”
李世民的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
李承乾笑着点头应声。
阿耶的骨子里,也仍旧是那个策马扬鞭的太原少年。
西市人声鼎沸,胡商叫卖声此起彼伏。
负手走在熙攘的人群中,时不时注意着身边的儿子。
李世民忽然驻足在一家书肆前,指着新到的《金刚经》问价
李承乾拽了拽自家阿耶的衣袖。
“阿耶,咱们不是说好先去看佛寺吗?”
“无妨,不耽误。”李世民笑了笑。
父子两人在西市转了一圈,找了路边的一个茶馆,坐在了长凳上。
“东市有一家茶楼,是你王叔开的,这边的摊子,总不能也是他的吧?”李世民笑道:“若是的话,咱们喝茶,就不用给钱了。”
上回早知道那茶楼是泾阳王府的产业,都多余给批那八贯的茶钱。
那可是,八贯!!
茶楼也是够挣钱的。
茶盏中,茶汤微黄,外面街道上人声鼎沸,叫卖声与孩童嬉闹声混作一团。
茶馆里也并不安静。
说是茶馆,实际上,也是个供人落脚休息喝口水的地方。
一文钱一壶水,说是茶水,也就有点茶叶味儿,还不是什么好茶叶,打开盖子一看,里面泡开的茶叶也就那么几片,都能数得过来。
怕不是一壶茶喝完,再续一壶水跟白水没什么区别了。
李世民看着外面街道上的景色,忽然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