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妃疯狂地涌动着口水,眼神中满是绝望与不甘,她此刻终于深刻体会到,长孙皇后之前所言竟是一语中的,那个男人,她的夫君,一向便是那般冷酷无情,丝毫不念及旧情。
她颤抖着声音,问道:“你之前是在陪他演戏,对吗?”
长孙皇后轻轻一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嘲讽与怜悯,“你还不算太傻,只可惜,你终究是不懂帝王的心思。在他们眼中,你我不过是这宫廷斗争中的一枚棋子,又算得了什么?”
阴妃听后,如遭雷击,瘫坐在地上,脸色苍白如纸。长孙皇后仅仅是几句话,便如同一把锋利的刀,狠狠地剖开了她心中的幻想,让她清晰地看到了自己与权力巅峰之间的巨大差距。
阴妃望着长孙皇后,眼中闪过一丝乞求,“能否饶我一命?”
长孙皇后微微摇头,声音冷冽如寒风,“饶你,怕是不太可能。但我可以给你最后的体面,让你不至于死得太难看。”
说完,她轻轻摆了摆手,身后的无舌太监便无声无息地走上前来,手中捧着一缕洁白的白绫。阴妃望着那白绫,心中五味杂陈,最终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缓缓地站起身来,走向那早已准备好的死亡之路。
而在这场权力斗争的余波中,宫中所有参与此事的宫女太监,无论是否知情,都在短短的半日之内被尽数击杀,没有一个能够幸免。鲜血染红了宫墙,生命如同草芥般被践踏,宫廷的残酷与无情在这一刻暴露无遗。
李二得知这一消息时,面容上并未流露出一丝一毫的意外之色。他深知长孙皇后的行事风格便是如此干脆利落,从不拖泥带水,也正因如此,才让他这位帝王都不得不心生几分忌惮。
若论起长孙家中最厉害的人物是谁,或许在许多人眼中,那必定是智谋超群的长孙无忌。然而,实际上,真正深藏不露、手腕高明的却是长孙无垢。
这位女子自从嫁入皇室之后,便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智慧。她不仅在生育方面表现出色,勤勉地为皇室延续香火,还在稳定朝局、拉拢人心方面展现出了高超的技巧。
她善于治理内政,采取的手段温和而有效,使得宫廷内部秩序井然。然而,当局势需要时,她所展现出的杀人决断却让人不寒而栗。
长孙皇后一旦决定动手,绝对不会有丝毫的犹豫和心软,其狠辣程度实在令人瞠目结舌。
面对这样的情况,李二虽然心中有些无奈,但在此时此刻,他也别无选择。他深知,如果让外界知道长孙皇后竟然也有如此杀伐果断的一面,恐怕朝中上下将很难再找到几个真正忠心耿耿的人了。
于是,李二下定决心说道:“来福,宫中之事,就由朕来一力承担吧。”他的语气坚定,似乎已经做好了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的准备。
毕竟,没有谁能够不畏惧这样一个手段强硬、心思深沉的皇室。
“是,陛下……”来福恭恭敬敬地应承着,随即,一道皇命便迅速自宫中传出。
那些被指认为叛逆之人,竟敢协助那神秘的骷髅殿企图毁灭皇族,更是驸马房俊被刺杀的幕后黑手。此消息一经传出,整个长安城都为之震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
而更为令人震惊的是,秦琼大将军竟已率军出发,目标直指南阳,而他所要对付的,竟是阴家。
虽然不少人对阴家的结局已有所预感,但谁也没有料到,事情会进展得如此迅速,秦琼的大军竟如此雷厉风行地向着南阳进发。
一时间,长安城内人心惶惶,都在猜测着这场风暴的最终走向。
阴家,尽管未曾跻身于那显赫一时的五姓七望之列,却无疑是华夏大地上的一流世家,其影响力不容小觑。
尤其是他们牢牢掌控着南阳这一战略要地,此地不仅是兵家必争之地,更是天下的粮仓所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想当年,光武帝刘秀正是凭借南阳之地为根基,一步步横扫六合,问鼎中原,足见南阳对于成就霸业的关键作用。而今,若是谁能赢得阴家的鼎力支持,那其在乱世中谋反的成功几率,无疑会凭空增添三分胜算。
然而,当今圣上李二,却似乎有意与这些世家大族划清界限,甚至不惜以阴家为突破口,展现出要与世家彻底决裂的姿态。
这一举动,无疑在各大世家之间掀起了轩然大波。他们怒不可遏,眼中闪烁着的不是正义与非议,而是赤裸裸的利益纠葛。
在这些世家的眼中,阴家是否真有谋反之心,其行为是否有违道义,皆非他们所真正关心的。
他们所真正在意的,是李二的举动无疑触动了他们的奶酪,损害了他们的既得利益,这怎能不让他们心生怨怼?
对于阴家的命运,这些世家并未给予过多的关注。
在他们看来,阴家是否遭殃,并非他们所应操心之事。
他们真正所担忧的,是李二此举所释放出的危险信号——这只是一个开始,一个皇室意图逐步打压、削弱世家实力的开端。
一旦这个口子被撕开,那么未来皇室便可借此机会,不断找茬滋事,一步步蚕食世家的势力范围,直至将他们彻底边缘化。
“此事已然超出了我们的掌控范围,除非我们不惜一切代价,发动一场旨在颠覆李唐王朝的战争,否则我们将无力改变这一趋势。”
许多世家之主在私下里如此议论,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无奈与不甘。然而,他们也清楚地意识到,这样的举动无异于痴人说梦。
自隋朝完成大一统以来,世家的地位与实力便已大不如前。尤其是在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导致隋朝精锐尽失之后,世家的地位更是岌岌可危。
若非隋炀帝暴政导致民怨沸腾,加之其英年早逝,恐怕世家们连喘息的机会都不会有。
如今,面对李二的强势崛起与皇室的步步紧逼,这些世家虽然心有不甘,却也只能徒呼奈何。
他们深知,自己已无力再掀起一场足以颠覆王朝的风暴。在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下,世家的辉煌已然成为了过去式,他们所能做的,也只有默默承受这份无奈与悲哀了。
民心所向,无一不向往着和平安宁的生活,这乃是天下大势所趋。数百年的连绵战乱,早已让黎民百姓深深厌倦了烽火连天的日子,他们渴望安定,期盼着能够过上平静无忧的生活。
若非隋炀帝杨广急功近利,行事过于仓促激进,那些世家大族又怎会有丝毫可乘之机。
尽管舆论的风向始终被世家紧紧把控在手中,他们也确实拥有着不容小觑的力量,但说到底,与世代累积深厚根基的皇朝相比,世家终究还是显得太过势单力薄。
李世民与隋炀帝杨广截然不同,他勤勉政务,心怀苍生,虽不能说对百姓关怀备至、体贴入微,但至少从未有过任何激进鲁莽的举措。
加之此时府兵制初露端倪,尽管在推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些许糜烂不堪的状况,但好在一切尚且在李世民的掌控范围之内。
在这样一个敏感而微妙的时刻,倘若有谁胆敢贸然跳出来兴风作浪,那么此人定会成为下一个如阴家般凄惨落败的例子。
“事情似乎有些不对劲,”有人低声嘀咕道,“秦琼明面上说是出兵三千,但实际上只有他一人悄然南下。”就在世家大族们因秦琼此举而愤怒不已、议论纷纷之时,又有新的消息如晴天霹雳般传来,这消息之震撼,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秦琼竟然独自南下,难道他是要……”世家的家主们哪一个不是精明强干之人,他们又怎会猜不透这其中的玄机与深意?
“不错,李二早已暗中布局,迫不及待地让秦琼启程南下,此举显然是出于多重考虑,以防任何可能的变数打乱他的全盘计划。”众人在听到这一消息后,不禁纷纷倒吸一口冷气,脸上写满了惊愕与无奈。
他们中有人原本还打算紧急给阴家传递消息,希望阴家能有所准备,但现在看来,这一切都已经为时太晚了。
秦琼南下的消息如同一阵疾风,迅速传遍了四方。
考虑到他是孤身一人轻装上阵,行进的速度自然会快上许多,恐怕此时的他,早已跨越了重重关隘,抵达了繁华的雒阳城,甚至有可能已经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南阳境内,展开了他的秘密行动。
大唐的驿站体系极为发达,遍布全国各地,为朝廷的政令传达和军事调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秦琼作为军中赫赫有名的大将,他使用驿站自然是不会有人敢有丝毫的怠慢和拖延。
更何况,为了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他所能调用的,也必定是最为上乘、脚力最好的马匹。
“看来这一次,李二是铁了心要将阴家连根拔起,不留任何余地了。”世家之中的人们只能无奈地唉声叹气,他们深知,面对李二这样的枭雄,阴家所做的那些事情实在是太过惊世骇俗,触犯了他的逆鳞。
即便是以前那些世家们都不敢轻易尝试的事情,阴家却毫不犹豫地做了出来,这无疑是在挑战李二的底线。
回顾历史,唐朝之前的帝王众多,但要论开疆拓土最为厉害的,恐怕非汉武帝莫属;而要说一统天下、开创盛世的,则可能是始皇帝。
但要是论及军事才能和战斗力,最能打的皇帝,恐怕就要数眼前的这位李二了。他先是造了隋炀帝杨广的反,成功推翻暴政;接着又造了他老爹李渊的反,登上帝位,这绝对是造反的行家里手。
阴家竟然胆敢谋反李二,这不是自寻死路又是什么呢?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阴家的命运似乎已经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李二恐怕早就笑得合不拢嘴了,这无疑是给了他一个千载难逢的出手机会。
只要给李二一丝机会,别说是区区一个阴家了,就是那权势滔天的五姓七望,他也敢毫不犹豫地动手。
我们也确实需要收敛一番了,毕竟李二可不是那肆意妄为的隋炀帝。此人能屈能伸,极善隐忍,而且更懂得如何审时度势,把握大局。
李二其实早就知道有人在背后蠢蠢欲动,想要搞事情,但他却一直按兵不动,引而不发,其目的就是为了引出背后的阴家。
一旦阴妃的那些腌臜事情暴露出来,他就可以借此机会拿阴家开刀,立威于朝野。
同时,他还可以顺势掌控南阳这个天下粮仓,只有掌握了这个重要的物资命脉,才能真正稳住朝局,确保自己的皇位坐得稳稳当当。
这话可真是一点不假,李二确实比那隋炀帝更加厉害几分。
他不仅智谋过人,而且还牢牢掌握着军队,即便是当初颉利可汗兵临城下,长安城差点就被攻破,他也依旧没有选择死战到底。
这就足以说明他很清楚自己当前的处境,知道何时该进何时该退。
想当年颉利南下,趁火打劫,而那时的李二刚刚继位,可谓是内忧外患、焦头烂额。但即便如此艰难,李二也没有选择硬碰硬,而是选择了保存实力、韬光养晦。
那可是那些敌人眼中的最佳机会啊,只可惜李二硬是忍住了。他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恢复了元气,然后找到了机会一雪前耻,大败颉利。
世家大族们从那时候起就知道,李二这个人绝不简单,而且是极其不简单。他非常懂得审时度势、把握大局,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他宁愿选择受辱,也会忍辱负重、静待时机。这样的城府和谋略,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现在的李二,应当已无需再行那隐忍之事了。他在此之前,便已累积了不少的威望,在将那颉利可汗擒获归来,令其跳舞示众之后,他的声望与威望更是攀升至了前所未有的极致。
那些世家之人纷纷感叹道:“是啊!往昔之时,我们尚能以食盐为筹码,对他施加几分压力,使其不得不稍作妥协,可如今,这一招却已是全然无用。在教育领域,从前他只能仰仗我们,而今,他却已有了道门的支持,势力愈发壮大。”
“不仅如此,还有那纸张之事。以往,纸张是我们掌控他的一大手段,我们甚至可以轻而易举地利用纸张的供应,迫使他做出让步,可现如今,纸张也不再是对他的制约了。”
世家的人们听闻此言,皆是瞠目结舌,似乎他们手中所握的筹码与底牌,真的已经不多了。想要再如以往那般逼迫李二,已然是绝无可能之事了。
“真真是未曾料到,才仅仅过去短短的一年时光而已,李二竟已拥有了如此滔天的威势,我们当初可真是失算了啊。”世家口中的失算,自然是指的房俊之事。
回想当初,世家对于房俊的崛起反应过激,房俊原本只是出于自保的目的,行事低调谨慎,可世家却屡屡挑衅,步步紧逼,终于彻底激怒了房俊。
这才有了后来的一系列变故,而时至今日,他们已是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骑虎难下。
“我们必须尽快与房俊取得联系,最好是能与他做成一笔大生意,借此机会,减少我们对土地的过度扩张,否则的话,下一个遭殃的,就会是我们了。”
土地,乃是世家的根基所在,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但同时也是皇朝稳固统治的基石,掌握土地,乃是皇族最大的权利,李二自是绝不会轻易放弃的。
世家若是贪得无厌,继续肆意妄为,迟早会惹来皇室的雷霆之怒,被彻底灭杀。
这是关乎根本利益的激烈冲突,绝非三言两语的劝解就能轻易让高高在上的皇室成员们动摇决心,更遑论让他们主动放弃既定的立场和利益。
皇室成员们心中的固执与坚持,就如同磐石一般坚硬,难以撼动。
“只怕我们如今已经悄然登上了那份必杀的名单之上,成为了皇室眼中不得不除去的钉子。”
世家之中的高层们其实也在暗自忧虑,他们深知,一旦那位被称作李二的帝王铁了心要将他们除去,那么他们的处境无疑将变得极其危险,如同风中残烛,摇曳欲灭。
毕竟,在贞观初年那场轰动一时的罪己诏事件中,世家们也是推波助澜的重要力量之一。
李二此人,性情刚烈,睚眦必报,对于曾经的对手和敌人,他向来是不会轻易放过的。若是有朝一日他找到了合适的机会,只怕是不会手下留情,定会将这些世家一一铲除。
然而,也有人持有不同的看法:“不会的,皇朝的稳定与发展离不开世家的支持,至少在接下来的数百年之内,皇室都离不开世家的力量。李二并非愚蠢之人,他心中自有权衡。他所谓的诛杀,无非也就是杀鸡儆猴,震慑那些敢于挑战他权威的人罢了。”
确实,世家们掌握着几乎所有的教育资源,就连那些出身寒微的读书人也往往与世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不用说那些普通的平民百姓了。
而任何一个王朝,如果想要实现长治久安,都是离不开读书人的支持与贡献的。这也正是司马家所倡导的“世家公天下”的理念,以及宋朝所奉行的“天下士人公天下”的原则。
说起来,其实都是一样的道理,教育的垄断地位是不可能轻易被打破的。
历史上,隋炀帝也算得上是一位拥有经天纬地之才华的君主了,他曾经创造性地弄出了科举制这一选拔人才的制度,还大胆地将道家与释门的思想引入其中,试图以此来打破世家对教育资源的垄断。
然而,遗憾的是,尽管他做出了如此多的努力,却依旧没有办法彻底打破教育被世家所垄断的局面。
说起来,历朝历代都深知一个不言而喻的真理,那便是皇族与世家士族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互为犄角的关系。皇朝如日中天,却离不开世家文人的智谋与才情来稳固江山;
而世家虽然显赫一方,却也离不开皇朝这一强大后盾的保护与荫庇。
说起来,双方确实是相互需要,犹如鱼水之情,然而往往就是这样的相互依赖,反而像一把双刃剑,经常性地在暗处滋生出种种问题与矛盾。究其原因,乃是他们的根本利益时常发生冲突,难以调和。
此时,秦琼已打马南下,远离了这是非之地,而长安城中却是静若寒蝉,人人自危。骷髅殿的人马已如雨后春笋般大部分浮出水面,蠢蠢欲动。
此时,李二这位心思深沉的帝王自然不会错过这等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接连出手,布局谋篇,意图一举荡平这股潜藏的暗流。
就在这时,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人物出现了——正在修缮皇陵的尉迟敬德忽然率领近万禁军杀回长安,开始了一场惨烈的杀戮。整个长安城笼罩在一片腥风血雨之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无辜丧命,冤魂遍野。
“阿耶,你看,李二已经彻底撕破了脸皮,不再隐忍。好在我们之前已经与房家握手言和,想必李二也不会太过为难我们王家。”王家的某位长辈对着身旁的年轻人语重心长地说道。
然而,他们心中都清楚,王家虽然暂时安稳,但曾经的背叛行为如同一根刺,深深地扎在了李二的心中。
王家出卖了太子李承乾,这一点李二肯定是记恨的,但只要王家不谋反,不触及他的底线,李二也只好隐忍不发,不会对五姓七望这样的庞然大物轻易动手。
要知道,五姓七望与寻常的世家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不仅势力庞大,根深蒂固,而且拥有自己的私军,数量不少,战斗力惊人。
在没有绝对的理由和确凿的证据之前,就算是得罪了皇族,李二也断然不敢轻易出手。毕竟,一旦激怒了这头沉睡的猛虎,后果将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