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招,正是王晨当年在战场上用以斩杀敌酋、扭转战局的绝技之一——“雷霆万钧”!
讲究的就是将全身精气神与力量凝聚于一剑之上,以绝对的力量和速度,摧垮一切防御!
子受只觉得眼前一花,一道耀眼寒光已充斥了整个视野,强烈的危机感瞬间席卷全身。
他根本来不及思考任何精妙变化,完全是千锤百炼的本能反应,气沉丹田,双足牢牢钉在地上,双手紧握剑柄,将全身力量灌注于长剑之中,由下至上,奋力向上格挡!
“镗——!”
一声震耳欲聋的剧烈金属撞击声轰然爆响,远超之前所有的交击声!
火星如烟花般四溅!
子受只觉得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巨力沿着剑身狂涌而来,双臂剧震,酸麻感瞬间传遍半边身子,虎口更是传来一阵撕裂般的疼痛,脚下再也无法站稳,“蹬蹬蹬”连续向后倒退七八步,每一步都在青石板上留下一个清晰的脚印,最后才勉强稳住身形,体内气血翻涌不止,满脸尽是骇然之色。
他手中的长剑仍在嗡嗡作响,久久不停。
而王晨,已借力轻轻落地,持剑而立,气息平稳,仿佛刚才那石破天惊的一击只是信手而为。
高下立判!
子受深吸几口气,压下翻腾的气血,脸上非但没有挫败,反而充满了由衷的敬佩与激动。
他收剑入鞘,上前一步,深深一揖:“太上皇神威!末将拜服!这一招‘雷霆万钧’,当真有名副其实,有开山裂石之威!末将受益匪浅!”
他心知,太上皇方才已然是手下留情,否则单是那反震之力,就足以让他受伤。
王晨脸上恢复了温和的笑容,将长剑随手抛给旁边的侍从,走上前扶起子受:“子受不必妄自菲薄。你能在仓促间硬接老夫这一剑而仅退不败,根基之扎实,反应之迅捷,已远超同侪。你这套新剑法,虚实相生,奇正相合,颇具匠心,尤其是临敌应变之能,已得剑法三昧。假以时日,前途不可限量。”
得到太上皇如此具体的肯定和鼓励,子受心中热流涌动,再次躬身:“太上皇谬赞,末将愧不敢当。今日得见真正的高深剑术,方知天地广阔。末将往日些许自得,实在是坐井观天矣。”
切磋既毕,之前那剑拔弩张的气氛顿时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融洽的、师徒般的温情。
阳光斜照,将两人的影子拉得更长,融合在一起。
“子受啊,”王晨捋了捋颌下短须,目光温和地看着眼前这位英气勃勃的将领,“你可知,方才你我所使剑法,最大的区别在何处?”
子受沉思片刻,谨慎答道:“末将愚钝,但觉太上皇的剑招,大巧若拙,每每后发先至,直指要害,仿佛……仿佛能预知末将的下一步。而末将的剑法,虽力求变化,却总觉浮于表面,缺乏一种……一种定鼎乾坤的力量。”
“说得好!”王晨眼中赞赏之色更浓,“能看到这一层,说明你已登堂入室。但还未触及根本。”
他走到场地中央,随手拿起自己的那把剑,并未摆出任何架势,只是随意站着。
“剑,百兵之君。其法,首重‘意’与‘势’,而后才是‘招’与‘式’。”
王晨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你的剑法,‘招’与‘式’已颇具火候,变化灵动,可见是下了苦功的。但在‘意’与‘势’上,尚有欠缺。”
他顿了顿,继续道:“所谓‘意’,便是剑心,是使剑者的精神、意志、决心。你的剑意,有锐气,有灵性,这是好的。
但还不够纯粹,不够坚定。当你使出虚招时,心中是否真的‘无’?当你转为实招时,杀意是否真的‘决’?些许的犹豫、算计,在真正的高手眼中,便是破绽。”
子受闻言,如遭雷击,怔在当场。
他回想自己刚才的招式,确实,为了迷惑太上皇,他在虚招上倾注的心力甚至有时超过实招,转换之间,难免有细微的滞涩。
而太上皇的每一剑,无论攻防,都带着一种不容置疑、一往无前的坚定意志,仿佛剑之所向,便是真理所在。
王晨将子受的反应看在眼里,知道他已经有所领悟,便接着说道:“至于‘势’,则更为玄妙。它是‘意’的外显,是精气神与周围环境、与对手气机交融后形成的一种‘场’。你的剑势,灵动有余,而厚重不足。如同山间溪流,虽湍急清澈,却易被巨石所阻。”
说着,王晨缓缓举起手中剑,并未运力,但整个人的气息却陡然一变。
他依旧站在那里,但在子受和所有观者眼中,他却仿佛瞬间高大了起来,与周围的天地融为一体,一股沉浑厚重、浩瀚如海的气势自然散发开来,笼罩了整个练武场。
在这股“势”的压迫下,众人只觉得呼吸都变得有些困难,心生敬畏,仿佛面对的是一座无法撼动的巍峨山岳。
“这便是‘势’。”王晨缓缓收势,场中那令人窒息的压力顿时消失,“以你如今的修为,当力求在剑法中养出一股‘不动如山’的势。
任敌千变万化,我自岿然不动。如此,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子受听得心驰神往,只觉一扇全新的大门在眼前打开。
他以往练剑,多专注于招式的熟练、速度的提升、力量的增强,何曾深思过这“意”与“势”的玄奥境界?
今日得太上皇一席话,真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多谢太上皇指点迷津!”子受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末将以往只知练剑,却不知剑道如此深奥!今日方知何为登高望远!”
王晨微笑着点点头:“能明白这一点,你今日便没有白费这番切磋。来,我们再来细细拆解一番。”
接下来的时间,王晨竟毫不藏私,如同一位耐心的老师,开始为子受详细讲解、示范剑法的各项精要。
他不仅评论子受的剑法,更亲自演练,从最基础的握剑姿势、步伐移动、呼吸配合,讲到发力技巧、角度选择、时机把握,再到更高层次的剑意凝聚、气势培养。
他讲得深入浅出,往往能用最朴实的语言,揭示最深刻的道理。
比如讲到发力,他会说“力起于足,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节节贯通,方能汇聚全身之力于一点”;讲到时机,他会说“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已动。
制人而不制于人”;讲到虚实,他会说“虚非全虚,实非全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方为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