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岩和高梵很少聊工作,但她讲话时听得格外认真,不错过每次学习的机会。作为领导干部,不懂经济是不称职的,有些领导干部在实施项目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利益的多少,头脑一热,桌子一拍,十万火急上马,压根不遵循经济规律和市场法则,到头来,烂尾搁置,破铜烂铁,损失极其惨重。他拍拍屁股走人了,倒霉的还是老百姓。
王青峰眉头紧蹙道:“你是说未来的宏观经济不容乐观?”
高梵点头道:“产能过剩,已经席卷全球。人们手里没钱,消费欲望下降,产品卖不出去,工厂自然要减产,意味着能源的需求要降低,而且国家大基建时代即将结束,过于依赖能源结构的南江省将是致命的打击。”
“最近几个月,股市持续动荡,美联储采取了收紧货币政策,但照样阻挡不了通货膨胀加速。在这样大环境下,南江省至少有一两个可以抵御风险的大企业,以免波及到根本。”
“当然,我觉得您布局科技产业这条路非常明智正确,这是在提前规避风险,也是融入国家发展大战略的最好时期。这条路,要不断深化加强,投入多少都不为过,说不定能培育成战略支柱性产业。”
“回到华同集团,省里踩刹车是对的,既然停下了就得进行大检修,该换的换,该修的修,该减的减,这时候不能瞻前顾后,如果考虑的太多,这次改革很有可能会失败。”
高梵通过专业的视角剖析南江经济现状,王青峰深思了许久,道:“我看方案里提到有两家上市公司要退市,有必要吗?”
高梵坚定地道:“非常有,证监会已经发出预警,并警告过两次,即便不主动退出也要强制终止。国企的上市公司毛病很多,财务很乱,随意性很大,很多账目不清晰,资金去向也不明朗,到底是投资了还是挪用了,不得而知。说不好听的,这是在股市套取资金,严重违法。”
“退市后进行系统梳理,不良资产全部清理消化,整合成一家公司重新上市。这里,我的建议是进行混改。”
王青峰在快速思考,沉默了许久后又转向另一个话题,道:“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已经促成蓝海数科和深科技的深度合作,接下来,深科技将以云谷湾为核心,全面展开资金技术投入。除了深科技,还有迈弛、高盛、宏达等十几家企业,也在云谷湾布局大数据中心建设。”
“今年,省里计划云谷湾投入百亿扶持,到年底,能帮助蓝海数科上市吗?”
高梵问道:“您计划是去科创板还是创业板?”
“科创板最好。”
高梵微微摇头道:“比较困难,上市的条件非常苛刻,营收达到多少亿,专利发明不少于多少项,核心团队人数不少于多少人,而且要持有国家级资质认证,比如说小巨人。这还没算复合增长率,市场占有率,投资持续性等等。如果非要上市,只有一条路,借壳上市。”
“我倒觉得没必要走得这么快,毕竟刚成立,后年上市是最好,明年也行。”
高梵从商业角度分析,坐在旁边的乔岩通过王青峰的表情听到了另一种声音。领导考虑问题不光考虑经济因素,还夹杂着政治社会等复杂情感。
说直白一点,王青峰想赶在林成森调离之前冲一波业绩。科技企业上市,再加上承办全国科技论坛峰会,光这两项足以让政绩耀眼。
果不其然,王青峰道:“小梵,今年十月要在南江省召开全国科技论坛峰会,在这个会上,得有成果。专利和人才的事,蔡晓宁可以和他老东家借,资金杠杆让季功民副省长想办法撬动,蓝海数科得不惜一切代价上市,这么说,你能听懂吗?”
正说着,高梵突然来了反应,捂着嘴巴去了卫生间。王青峰一脸疑惑转向乔岩,道:“这是……”
乔岩面露赧色道:“王省长,小梵她……”
王青峰瞬间明白,本来要说什么,还是咽了下去。
乔岩心疼地扭头张望,起身来到卫生间门口。不一会儿,高梵走了出来,与其对视一眼回到座位上坐下道:“对不起,王省长,我的情况有些特殊。现在负责华同和海丰两个项目,已经明显感觉吃力,如果再铺开蓝海数科项目,恐怕力不从心。要不这样,回头我和马总汇报一下,让总部直接接管这个项目吧。或者,您重新再找一家公司负责。”
王青峰对高梵还是信任的,道:“不管谁接管,我还是希望你来牵头,别人,我不太放心,而且沟通起来比较费劲。毕竟,你是了解省委意图的,也对该项目很了解。”
高梵不经意地摸了摸肚子,笑着道:“感谢王省长信任,我考虑一下。”
“不必考虑,就你负责。钱,我不会差你,有困难想办法克服一下。”
高梵抬头看看乔岩,道:“好吧,我回总部沟通之后再向您汇报。王省长,钱有时候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有些问题确实解决不了。我尽可能地帮助您,乔岩的成长也需要多多关照。”
高梵顺势把乔岩推到前面,王青峰镇定自若道:“乔岩的事,你不必操心,我也操不了心,如果我能干涉,也不至于将其调到景阳市。不过你放心,他的成长和进步都能看在眼里。”
高梵端起水道:“王省长,本来今晚应该和您好好喝一杯的,但身体不允许,就以水代酒,我和乔岩共同敬您一杯。”
说着,俩人站了起来,王青峰也端着酒起身,道:“我平时很少出来吃饭,你俩发出邀请,我得参加。都是聪明人,多余话就不说了,小梵在帮我们推进改革,乔岩也投身于改革事业当中,看似毫不相干,但相互勾连。事业重要,家庭亦重要,都要妥善处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