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中内容令两人颇为意外,应州主帅荒七与他们结盟,只为了抓住燕国的贤王和贤王妃,且除此之外,两城保持和平,并能帮助使团与古里族联系,促成和亲一事。
谢勇将信放在桌案上,面上若有所思。
一旁的王副将却是震惊的,毕竟先前长公主便提议带使臣团去往应州,而今应州主帅不仅与他们结盟,还知道他们此行的目的,更是提到抓住贤王和贤王妃。
王副将一想到京都而来的贤王夫妻二人,便心生警惕,试探的问道:“大公子认为,贤王和贤王妃当真来了边城?”
谢勇冷眸看他,有些事不便与此人明说,毕竟这批火药便是贤王和贤王妃运送而来,但此人想必是在边城没有见到过贤王夫妻了,故才有此一问。
“应州主帅竟然知道这么多的内情,大公子可要与之结盟?”
王副将一腔的疑问无人解答,还不敢向谢勇问太多,瞧着他谨慎的样子,谢勇冷笑一声:“不过是他们的一厢情愿,一旦燕北兵权落于我谢家军之手,燕云十六州我必收复,到那时结盟书便不作数了。”
王副将是亲眼见证过那批火药的威力,如今已经从河道上运走,算着时日该从水道转陆运,便要落谢家军手上了。
谢勇看向王副将接着说道:“谢家军驻扎在三日路程外的营地,你即刻给应州主帅送去消息,信中所提及在这十日内设伏活捉贤王夫妻一事,我等一一配合。”
不然即使得到了那些火药,有了贤王夫妻二人在此,恐怕也会生变。
王副将本还想多问两句,奈何谢大公子不愿意再答复,只好作罢。
王副将立即退下给应州送回信去了。
此时正是晌午时分,远在两日路程外的官道上,有从京城赶来的商队正聚集在码头边守候,直到一艘商船靠岸,商队里的掌事才露出一脸欣慰,立即带着人靠近。
商船靠岸后,有边城军兵下船询问情况,就见那掌事拿出谢家令牌亮了亮又收走,而后指使后方的“苦力”快快搬运。
这这城军兵头领也是聪明,他不动声色的打量着那些搬运工,发现他们步伐沉稳,身姿稳健,搬运时更是小心翼翼,瞧着是谢家军练家伙的底子,且也知道船上的东西是什么。
军兵头领没有再说什么,而是拿出一份清单来,要求掌事签字,那掌事看了一眼,竟然也没有怎么核对就签了名,倒上让军兵头领放下心防。
掌事催促着底下的人快些搬,军兵头领还忍不住说道:“急什么,这方圆数十里,都是我们的耳目,不会有人怀疑,而且出了城池地界,便是你们谢家军的地盘了。”
那掌事看了军兵头领一眼,说道:“恐事有变化,还是小心为妙。”
军兵头领见他行事谨慎,想着以后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了,于是也招呼着船上的人赶紧帮着搬运。
很快船上的货装上了驴车,掌事朝那军兵头领拱了拱手,一句“后会有期”,便带着车队上了大路。
车队一上路,车夫便加急赶着车往前走。
船上的军兵们还看了一眼,有人还笑话他们:“这也太谨慎了,都不在长公主所管辖的地盘了,怕什么。”
船上的军兵一边笑着一边收拾着,准备开船离开。
就在这时,官道上又匆匆赶来了一队人马,走前头的几人骑的是战马,带着后头的驴车队匆匆赶至,见到底下的船要走,大喝一声。
船上的军兵头领看到那些壮硕的战马,立即打起精神,于是叫停了船只。
车队来到码头,为首的一人从腰间取下令牌朝前一亮,便沉声问道:“货呢?”
货?不是才装走么?
军兵头领察觉到不对,立即上前问他的腰牌,他想看过仔细,莫不是假的。
那领队人见了,脸色不好看,身为谢家军的副将是瞧不上这些边关小兵的,何况他们不过是听话照做运来货,不过是当个苦力工罢了。
那领队副将并没有将腰牌亮出,反而拔出了腰间佩刀,“你再说一遍。”
军兵头领也怒了,要交接货连多问一句都不行么?再说先前那商队已经运走了货,他们又算哪根葱,敢这么与他们说话。
于是船上的军兵抄起兵器围了过来。
谢家军也不甘落后,从驴车上跳下来的车夫全是谢家的兵,他们很快从驴车底部抄出家伙,眼瞅着就要动手了。
军兵头领越发觉得事情不对,忙说道:“刚才已经有谢家的车队运走了货,你们到底是什么人?”
那领兵副将大怒:“谢家车队才到,先前的到底是什么人?莫不是你们中间有人里应外合,将货贪墨?”
好一顶大帽子扣下来,军兵头领怒了,后头的军兵们也怒了。
好在那谢家军副将还有些头脑,很快冷静下来,想到刚才在路上遇上的商队,暗叫一个“不好”,便带走一部分人赶忙追去,余下的人却是将船上的军兵给扣下了。
谁也不会想到宋九猜测他们会走陆路的几率正好应了他们的押运路线,如此才有了今日假借谢家车队而明目张胆的将货运走。
而且这时间上的相差,也是宋九故意为之,先派一队人故意阻拦谢家车队的进度,而后又在河道上设阻,不让商船靠岸休息,以至于比原计划早到了一个时辰。
而宋九便借着这时间差,将货接走,半路还遇上了谢家车队,他们也当什么都没有发生,就这么擦肩而过。
此时谢家军再追来了时,商队早已经分散成小队,从小道上离开,有部分已经藏于山中未动,就是借着这时间差。
而宋九夫妻二人带着一队小分支一路将谢家军引去寰州边境再反过来下的手,谢家军副将带着的亲信兵全部被活捉,此事告了一段落。
火药和武器被人劫走一事传到了谢大公子的耳中,王副将是通过被谢家军扣下的军兵中,有人半夜跳水回来报信,王副将才知道实情的。
眼下王副将从军营里匆匆入城进了将军府向谢大公子禀报,没想到谢大公子也正好收到底下人的传信,这会儿再怒不可遏的歪在榻中,红着眼怒斥底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