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线?凯诺那,你熟悉那个地方吗?”
张捡说完,翻译进行了翻译,凯诺那回复道:
“是的,我知道那个地方,景线是缅甸人的叫法,暹罗人称其为‘清盛’,大概十年前便被缅军占据。
它位于澜沧江南岸,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但是此地位于原本的缅、暹、澜、明四国交界处,自景线到勃朗拉邦有通航的便利,便于人、货的聚集。江北面便是云南的孟艮府,我猜测是为了与云南方面勾结,为了或许更多的援助,莽白才来到此地的。”
凯诺那的分析很有道理。
三日后,便又有夜不收返回报告了最新侦查情况,声称看到了打着“吴”字旗的数十艘船顺流而下,大量的物资被运进景线城,而且刚刚反叛投降吴三桂的祖泽清,带着已经换装成吴军的部下,来到了景线城外,进行协防,更加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吴军的船只上贴着大红喜字,好似有喜事要办,正在进一步观察之中。
张捡和张胆得报后,一致认为近期肯定会有大事发生,张捡更是直接猜测吴、缅合流已成定局,他们必须尽快组织突击队,袭占莽白所据的景线城,斩断吴三桂的臂助。
果然如二人的猜测相一致,王忠很快从景线传来最新消息,确认吴三桂实际是在腊月初八于昆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大周”,册封缅甸东吁王莽白为大周东吁亲王,并派自己的亲侄子吴应期带人为自己的长孙吴世璠求取莽白的幼女。
在这个时空,吴三桂的长子吴应熊在塞上草原战死,吴三桂按照封建嫡长子继承制,属意吴应熊之子吴世璠继承自己的位置,莽白认为这是巴结吴三桂的大好机会,加上缅军在澜沧进军顺利,让莽白更加轻视“中汉国”,便一门心思投入“吴周国”的怀抱。
双方一拍即合,决定由吴应期前来景线迎娶缅甸小公主,双方就此在景线正式结盟。
如果中汉大军能够对景线突袭成功,消灭莽白,就会大大地削弱吴周的实力。
按照这个战略思路,张胆于是命令部下悍将杨衍组织一支五千人的精兵力量,携带着大量的火铳火药、二十门新式火炮以及十日的粮草,经过张捡派人与暹罗国协商后,借道暹罗国北境,直扑景线城。
中汉参将杨衍是一位极具想法之人,他认为缅甸既然有统一半岛的意向,肯定会在暹罗国内广布细作,他们根本做不到神不知鬼不觉赶到景线一带的地步,便一面率领主力四千人从暹罗大路北上,一面派遣部下游击周之国率领千余精挑细选的火铳兵,沿着王忠开辟出来的原始森林通道,走近道先行与王忠汇合。
中汉卫国军游击周之国带兵历经磨难终于在向导的带领下抵达景线南面的某处,顺利与潜藏在某处山洞之中的王忠汇合。
王忠听闻周之国所部在准备十分充分的情况下,通过原始森林时仍然损失了三百余人,心中也是心疼不已。
“这笔账要算在莽白的头上!”
王忠恨恨地说道。
王忠带着周之国一起对缅甸军在景线外围的布防进行了观察,一致认为以现有的兵力肯定无法取得战而胜之的效果。
而如果等待后续的杨衍率领的主力兵赶到,恐怕吴应期已经带着缅甸小公主回昆明了,到时候缅甸和吴周已经有了一层血脉关系,就算是把莽白给杀了,莽白的继承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合法性,也必定会更加偏向于吴周政权。
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在敌人正在办喜事的时候,突然发动进攻,最好能够一鼓作气将莽白和吴应期全部杀死,断绝吴周与缅甸结盟的可能。
“可是我们哪里去找兵马呢?”
面对周之国的疑问,王忠经过短暂思考后,决定留下周之国带人继续监视缅甸军,他则是带着少量的卫兵向南前往尚处于暹罗军控制下的清莱府,找到清莱府守将颂猜刀(暹罗人名在前,姓在后,刀姓为暹罗贵族姓氏),要求清莱出兵助战。
暹罗守将颂猜刀不敢擅专,急忙派人前往暹罗国都大城府禀报。
此时的暹罗处于阿瑜陀耶王朝的统治之下,国王为那莱王,早就对缅甸的不时入侵感到厌恶的那莱王,自从允许中汉军过境的那一刻就明白,自己算是已经让暹罗与缅甸彻底决裂,他经过一番思索后,认为彻底击败缅军、杀死缅甸东吁国王莽白后,缅甸必将大乱,到时候或许能让暹罗从中得利。
那莱王于是命令颂猜刀分出七成兵力约两万人,以贵族将领颂帕刀率领,协助王忠作战。
得到允许后,颂猜刀当即抽调了精兵两万人,协助王忠北进。
由于中汉卫国军前期侦查的较为充分,得知王忠叫来援军后,周之国组织兵力提前横插到景线与黎王之间的山间,并将道路封锁。
等到王忠、颂帕刀率领的大军赶到,经过一番拼杀,始终无法与后方取得联系的缅甸军,被迫先后放弃清荣和黎王两地,翻越大山撤回缅甸本土。
王忠趁机率领大军继进,于腊月二十九日,来到了景线城下,王忠当即请求颂帕刀组织暹罗精兵抢占山头、封锁三面山道,再让周之国组织精兵百余人砍伐树木,制造舟船,集合暹罗军中的猛火油,从上游点火后顺流而下,趁夜一举将缅甸和吴军的水师船只给点燃。
看着突然着起来的大火,莽白一度惊慌失措,他对自己忽视细作传来的暹罗即将用兵的情报是后悔不已,他低估了暹罗军的动员能力,更是低估了中汉国的影响力,如今的情况之下,只得命令大军拼死作战,等待本土运粮大军的支援。
时间整体来说是对莽白有利,中汉将领王忠却不敢等下去,他通过译者让颂帕刀率兵封锁缅军外围道路,他本人则是率领剩余的精兵六百余人,穿着早就准备好的缅军军服,趁着缅军各部接到命令后撤入城,一片混乱之际,在大年三十黎明时分,混进了景线城。
勇猛的王忠在初步了解清楚莽白的大概位置后,当即命令部下脱下伪装,采用虎口掏心的战术,迅猛地朝着莽白的住处杀去。
缅甸东吁国王莽白也不是善茬,他是通过武装政变上台,有一定的武力值,自然不会选择坐以待毙,竟然穿着一身拉风的国王行头,亲自勇敢地率领部下精兵反过来向着王忠所部杀来。
王忠见状差点笑出声来,部署了数十名射术较好的士兵,悄悄地从街道两侧的房屋登顶提前埋伏,他则率领部下向前进攻一会后装作不敌向后“败退”。
缅甸国王莽白不明所以,带兵继进,被埋伏的中汉军士兵乱铳射中,从马上摔倒在地,顿时不省人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