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承乾本来对自己的成绩很有信心,直到李世民叫他过去吃饭的时候,递给他一份报纸。

《帝国时报》,这是一份新创办的报纸,与五日一刊行的半月谈不同,这份新创刊不久的时报,更突出的是一个即时的核心。虽然如今大唐的报纸并不只有半月谈一家,但帝国时报却是头一家每日发行刊印的报纸。

帝国时报也是利用帝国的水陆驿站系统,采用在长安、洛阳、太原、襄阳、扬州、成都、金陵、广州、凉州、幽州、洪州十一座大城同时刊印,然后四方配送的办法。

这是半月谈办刊到现在的成熟发行方法,他们采用的是多个编辑部组稿,然后一确定稿子,就利用飞鸽系统,把样刊传到十一个分社。十一个分社,利用活字印刷组版然后印刷,再用那套成熟的水陆驿站系统,把这些印刷好的报纸第一时间的分发到各州。

大唐现在十八个道,三百余州,他们已经能做到当天刊印当天发行,就能覆盖到全国近一百个州,然后第二天,基本上所有的州都能收到报纸,最迟第三天,差不多九成以上的县,都能收到报纸了。

虽然对有些地方来说,他们拿到的报纸,已经是昨天前天的了,但这个速度,依然让天下人惊讶不已。

相比起五天一刊的半月谈,一天一期的时报,哪怕有的地方落后一两天才看的到,可依然还非常受欢迎。

至于处于总社所在的襄阳城的人来说,他们更是天天都能看到最新鲜出炉的报纸。昨天发生的消息,基本上第二天的下午就能看到了。

其实帝国时报不是早报,应当是份晚报,因为这报纸最快也是午后才能拿到手,但昨天的事情今天就能足不出户的在报纸上看到,依然是让人惊讶和欣喜的。

就连皇帝李世民,现在都雷打不动的订阅着多份报纸,基本上现在市场上有的报纸杂志周刊这些,他全都订了。当然,他更喜欢看半月谈和时报,这两份都是由李记掌握的。

李记办的报纸,消息准确,时效性强,而且比较客观,虽然广告比较多些,但李世民也挺喜欢看上面的广告,这些广告都打的比较有特点,而且看这些广告,有时也能从中看到不少奏章里看不到的东西。

他还有一个比较喜欢的版块,就是民生经济版,特别喜欢看上面各种物价啊,招商出租招聘等广告,这才是真正的民生反应。

襄阳城的房租几何,商铺卖价多少,今日的肉多少钱一斤,米多少钱一斗,蔬菜又是什么价格,百姓做工又多少钱,一目了然。

当然,报纸上会刊登不少新闻消息,比如朝廷刚公布的中枢人事调整,新的十一个宰相名单,这报纸上就都刊登了。

时报今日头版头条,就是这个消息。后面有大量篇幅,就是介绍这十一位宰相的履历的,评论还都十分客观。哪怕这报纸其实东家是李超,可也没有对李超过份吹嘘美化。

当然,百姓肯定比较喜欢看这些,但李世民对这个则没什么兴趣,宰相们是他选的,每个人的履历他更清楚,甚至许多隐秘的信息他都掌握了许多。

今天的时报上,有一个消息比较让李世民感兴趣。

那就是李家在报上刊登了他们家招募读书人,最终考试的结果,上面有一个录取名单。

李家录取的人并不多,总共一千一百多人参加他们的考试,最终只录取了一百人,甚至都没有达到事先说的十比一。

承乾接过报纸。

映入眼帘的第一个名字,并不是他。

那个名字不是李承乾,也不是李承宗。

他有些惊讶,记得当时考试出来时,可是有许多人都称考试很难的,而且他自己也觉得,这次考试内容,很杂,甚至比朝廷的进士科都严了。

但他自己考的还是不错的。

再往下看,第二名,也没有他。

第三名,还是没有他。

一直往下看,结果在第十三名,承乾才看到了李承宗这个名字。

看完后,他有些惊讶。

自己居然才考了十三名?

李世民打量着太子的反应,看到他只是惊讶而已,但是有点放心了。他听说太子对这次考试很有自信,还担心他成绩不是太好,而心情不好呢。

“朕派人打探过了,李家这次考虑的录取名单,很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什么猫腻,包括你的成绩,他们也没有动过。李家知道你参加考试的人不超过五个,但他们都没有调整最终的这个录取名单。第十三名,这是你真正的实力。”

“才第十三名。”承乾撇了撇嘴。

“十三名已经很不错了,跟你一同考试的可是一千多人,你今年才多大年纪?”

承乾摇了摇头,“可我三岁开始读书,教我的都是当世大儒,我还是李相的亲传弟子呢。再说,这次李家考试中的一千多人,可并不是天下最优秀的士子。其中有多半都只是寒门士子,许多人只是粗通文墨罢了。我只考了个十三名,看来我的文才并不如我自己想的那么好。”

李世民笑着安慰儿子,太子能考出这个成绩,已经出乎他的预料了。李家的那个试卷,他是看过的,难度很高。比起朝廷这两年的科举内容都难,真正的是进士科、秀才科的难度了,明经科都没这么难。

换句话说,这次李家录取的这一本人,其实都是大浪淘沙,有着新科进士的水平的。

这是一个非常让人惊讶的结果。

朝廷一年一考,每年各种各样的科目上百科,最终录取数百上千人,但其中真正的进士、明经这样的人才,其实只有十几个而已。

而李家却一下子选拔到了一百人。

这一百人,李世民也已经派人打探过了身份。

大部份都是寒门子弟,甚至以前都没有什么名气的。这些人有的是参加过朝廷科举的,有的人还已经参加过两届了,但都落举了。

不是这些人不优秀,而是朝廷的录取条件不同。这些寒门子弟参加朝廷乘兴,虽然本事很好很优秀,可却没有达官贵人举荐,也没有什么流传的文名才名,更加没有优秀高贵的出身,在考试后,当然难以被选取录中。

还有一些被李家录取的人,则是无法参加朝廷科举的读书人。这些人有些是犯官之后,有些是贱民之子,还有商贾工匠子弟等,甚至有胡人。

这些人虽然也饱读圣贤之书,胸有才华,但却连参加朝廷科举的资格都没有,可李家却不限制,向他们敞开了大门。

一切不问,只看才华。

这次李家录取的一百人中,真正士族出身,官僚子弟的,很少很少。

“父皇,儿臣听说李家以后每三年要举行一次这样的读书人招募,选拔优秀士人去赵国公领地,充任书吏账房管事等职。这次参加考试者已经这么多人,而且他们的考试又是如此公开公平公正,儿臣以为等下一次再开考,肯定会有更多的人来参加。”

“父皇,这些士人中不乏大才,他们更应当为朝廷所选拔录用,为朝廷效力啊。我们的科举考试,说实话,与李家的一比,真的是相差太大了。儿臣建议,朝廷也改革科举方法,由过去的一年一考,改为三年一考,也实行糊名制等。另外,把那些科目改一下,那些专科另设时间考试,而进士科单独出来,就和李家的考试一样,提高考试难度,但那些优秀者,也要录取更多。一科只取几人几十人太少了,至少要取百人甚至更多,这样朝廷才能有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补充。”

太子一席话,说的李世民很欣慰,太子已经能看的这么远了。

不过这个事情,李世民不打算马上就回答太子。

科举设立之初,本意是取士。但大唐是由那些新旧贵族还有士族们支持才建立起来的,朝中上下,关陇门阀,军功新贵,还有关东士族等,这些都是朝廷中最主要的力量,他也在选用寒门和普通小地主出身的士人官吏,但他们的实力还太弱。

朝廷科举选士不多,就是因为现在朝廷的这些勋贵官僚们,并不愿意看到科举取士太多。他们的家族子弟可以门荫入仕,那为什么还要去考科举?限制科举取士,他们的权益才更有保障。

不是李世民看不到现在科举的问题,也不是他不想改,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科举改制,对于寒门和小士族小地主阶层来说,这是他们入仕,是他们进入政治的一个金光大道。但对于大士族来说,这只是可有可无。

而对于那些老门阀和军功新贵来说,则是坚持反对。他们都是凭军功凭门荫的,练武打仗就好了,反正当武官也能转文官。可一旦以后科举取士多了,那他们的子弟难道以后也得要拿起书本改学文,跟那些泥腿子们争科举名额?

李超当过科举主考官,可他却不把他在家里弄的这套弄到朝廷科举中来,自然是因为他已经看透了这一切的,李超不想跟满朝的勋贵和官僚还有那些士族做对,因为他自己也是这些人中的一个。

让李世民不太高兴的是,李超不厚道。

他不在朝廷推行这套,却在自己家里搞起来了,还搞的这么彻底,不问出身,只论才取士。

朝廷做不到的事情,李超毫无顾忌的先做了。

看着李超一下子录取百名优秀士人,李世民真的有点妒忌。

“太子,欲速而不达,有的时候,并不是好的目的就有好的结果,还得有好的手段。科举改制这件事情,还得需要些时间,现在条件还不足!”

趣趣阁推荐阅读: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玄武裂天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逍遥小憨婿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大乾憨婿大唐秦公子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奋斗在沙俄唐朝好地主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贞观俗人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从李元芳开始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明:家妻上将军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赘婿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朕真的不务正业大文豪公子凶猛丛林战神隋唐大猛士不明不清最强之军火商人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大召荣耀曹操的痞军师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逍遥暴君隋末绝品兵王篮坛大流氓武炼巅峰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吃货唐朝锦衣黑明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帝业从捡垃圾开始五世同堂记叩星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水浒宋江,开局我现在火气很大啊大唐:开局暴打宇文化及开局救下必死之人,老朱你别追了重生1949海外争霸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再造山河三十年诗剑双绝,先揽芳心后揽江山大明博弈靖康逆转:易枫传梦主:从拾荒开始苏维埃之巅:保尔元帅的逆袭朕的大学时代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大殷王朝之墨香剑影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大明第一权术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朱棣的麒麟逆子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隋未:我穿越皇孙,携系统复隋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美利坚望族画启乾坤宫闱明君路外卖侠闯大周玷污公主被问罪?我掏出AK开局发老婆,我靠妻妾成银河主宰红楼:开局融合项羽模板红楼第一宗师躺平失败,被迫在曹营当大佬活捉宋徽宗父子俘虏皇后汉末立志传让你当山匪,你抢天下美人建神朝高铭远传奇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魂穿大唐我娶了异父异母的亲姐妹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反击皇宫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蟠龙谜局大明神医北洋钢铁军魂放羊娃捡到金凤钗天下大乱我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