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在朱允炆的构想中,京师初等学院便等同于后世六年制小学。

古代的教育系统,主要分为两个内容,一为官学,二为私学。

官学便是中央或地方朝廷直接创办与管理的学校,可以理解为国立学校,在中央称之为太学或国子监,地方则为府州县学。

《周礼》记载:“乡有庠(xiang),州有序,党有校,闾有塾。”

庠、序、校、塾是古代地方各级学校称呼,很多人都知道“校”与“塾”,却不了解“庠”、“序”,但在一些历史古学院名迹中,往往刻有“荫泽庠序”四个字,指的便是荫泽学校。

早在西周时期便出现了官学,一直延续不绝。

官学不收取学费的,管吃管住,毕业了,还包分配工作。不像是你拜师孔子,还得送腊肉作为束修。

需要说一点的是,最初的官学实质上是权贵官学,如果你是平头百姓,也想去官学学习,那是没机会的。

这个时候想要学习,最好的办法还是养一头猪,杀了做成腊肉,给孔先生、孟先生送过去……

官学面向平民开放,是随着科举制逐渐发展起来的,存于唐宋之间。

朱元璋虽然出身草根,却深知教育之重,在开明初,他便直言:

“治国之要教化为先,教化之道学校为本,今京师虽有太学而天下学校未兴,宜令郡县皆立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

加上元末战乱,元朝“学校之设,名存实亡”,“学校废弛,人纪荡然”,朱元璋便狠抓了一把教育。

最初设置国子学(国子监的前身),紧接着便下令:“天下郡县并建学校”,在全国各府、州、县设置学校,府学设教授、州学设学正、县学设教谕等教官。

在洪武八年,朱元璋下旨,“诏天下立社学”,社学的出现,可以说是朱元璋的伟大之处,因为他将教育普及到了民间,让民间百姓有书读、有书看。

朱元璋规定府州县每五十户人家设置一个社学,二十岁以下孩子入学。

朱元璋的行为是好的,却没办成好事。

原因也很简单,社学的主课就两样:《大诰》与《大明律》。

你让小伙子们天天听你讲这个法律,那个法规,砍头剥皮之类的惩罚,谁也不愿意听啊,时间长了,不留下心理阴影才怪。

也不问问人家孩子是不是要去放羊,家里的白菜卖出去没有,就拉着去听课,这就很扰民了。

朱元璋听说孩子们还有家务,一抬手,把社学给废了。

好了,大明的官方小学无疾而终。

可过了几年,朱元璋又觉得,孩子有家务也不能耽误学习啊,于是一挥手,在洪武十六年,社学又给恢复了。

不过朱元璋还是知错就改的,既然官方小学扰民,那就改民办小学吧,至于学费,那是你们自己的事,想学就交,不想学,那就继续喂猪卖白菜去。

在州府县学与社学之外,朱元璋还关注到了少数民族教育问题,在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设置了宣慰司儒学和安抚司儒学。

除了这些“本科类”学校外,大明还存在有医学、阴阳学等专科学校。

明代市民文化的普及,学风之盛,都与朱元璋的教育体系有关。

《明史》在这方面,给了朱元璋高度的评价:

“盖无地而不设之学,无人而不纳之教库声序音,重规叠矩,无间于下邑荒徽,山派海涯此明代学风之盛,唐、宋以来所不及也。”

虽然史官说的话,难免有逢迎、溢美之嫌,但朱元璋重视教育,是不争的事实。

后来的圣人王阳明,他便推崇朱元璋的平民教育,并将其融汇在自己的教育理念之中。

朱允炆设置京师初等学院,一是为了弥补官办小学的空白,配合后续国子监革新;二是为了解决白莲教。

在内阁与翰林院提出的解决白莲教方略中,除了主张严惩、监控之外,还提出了一点,那便是启发民智。

这个观点是姚广孝提出的,他认为,人没文化不服管,不信你看,北面鞑靼、瓦剌,南面各土司,山里经常闹腾的,大部分都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

反观历史,有文化的人很少造反。

不信你去找历史书,把自古以来的造反者列个表,文盲、半文盲占据绝大多数……

朱元璋一开始也是文盲,但人家是在造反过程中自学成才了,就建国之初,圣旨都写不好。

比如鬼子来了,朱元璋写了一封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告诉百姓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

就如此霸气的白话……

姚广孝的建议为翰林院所采纳,被朱允炆认可,加之灾民入京师已成定局,拖家带口的,总需要给他们安顿好。

百官对女子入学有警惕,不舒服,会反对,那咱就换一条路走。

灾民来京师打工干活,人家孩子丢家里不合适吧?

一起拉到学院里读书去,即可以解决了孩子学习问题,也免去了灾民后顾之忧,能全身心干活不是?

人家都成灾民了,你还计较男童、女童?

他们现在的身份,就一个,那就是大明受灾的百姓。

徐妙锦吃惊地看着朱允炆,又低头看了看是手中的建筑图,沉思稍许,才问道:“皇上哥哥没有说笑吧?”

“朕不会在这种事上开玩笑,京师初等学院的选址,便安排在国子监周围吧,一应花销,可用皇后名义支出。”

朱允炆认真地说道。

马恩慧转头看了一眼朱允炆,没有反对。

皇后体恤百姓,自己花钱给百姓照顾下孩子,百官再怎么蹦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徐妙锦看着把自己摘得一干二净的朱允炆,不由佩服道:“皇上运筹帷幄,果是不凡。那微臣便去寻址,然后再入宫找皇后姐姐要银子。”

“本后是第一次不待见你啊……”

马恩慧含笑道。

徐妙锦嬉笑一番,也没逗留多久,便出了宫。

数日后,长江北岸。

李老三看着眼前壮阔的长江,不由心生畏惧,相对涡河而言,眼前的长江之宽广,实属难见。

“老班头,你说咱们去哪个门?”

李九拉着自己的儿子走了过来,张望着长江水问道。

李老三懒得理会李九,这个家伙就是个没主见的,一开始不想去京师,后来想去了,但见大伙都没动静,便怂了。

等到后来人越多越多,他才去报备。

“我打听过了,金川门外是大粮仓,听说要储备几百万石粮食呢,我们要不要去那里做工,起码饿不着肚子啊。”

李九认为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力劝李老三一起。

李老三瞥了一眼李九,道:“你怎么打听的?”

李九愣了下,道:“还能咋打听,不就是问京师三个门,哪个门粮食最多吗?咱老百姓,就怕饿着,粮食在哪里,就往哪里钻。”

“你属耗子的吧?”

“是啊。”

“我……”

李老三恨不得一脚将李九踢到长江里去,看了看周围,低声说道:“我告诉你,不要去金川门,去东水关,那里才是宝地,相信我。”

“切,东水关,听这名字就知道挨着水,能有什么好处?”

李九不愿意。

李老三颇有几分自信地笑了笑,道:“金川门不挨着水了?你可知道进了东水关,是哪里?”

“哪里?”

李九问道。

李老三低声道:“进了东水关,走不远便是西长安街啊,从西长安街向东,便是东长安街,那里可是朝廷府衙所在,皇宫就在那里,咱们都来京师了,自然要挨皇上近点。”

李九瞪大眼睛,激动起来,道:“那我们去东水关,挨着皇宫,总不至于被打死。若是得空去一趟城里,呵呵,咱也算是进过京城的人了。”

“看你说得,官家让我们来是干活的,只要认真干活,没人会打咱。跟着老哥哥走,到了对岸,就说去东水关,可不要跑金川门去,听说那地方到皇宫,十里地呢。”

“这么远?”

李九难以置信。

李老三呵呵笑了笑,憧憬地说道:“东水关商人多啊,商人虽然名声不好,但在官家门口,他们总不会刻薄了我们,走吧,船来了。”

朝会之上,工部尚书郑赐汇报道:“自三门外居所开建以来,共征调民工三万余人,营造简易居所合计一万间,正在营造之中仍有五千间,耗费国孥八万余两。”

所谓的简易居所,便是最初始的四合院,围造一个院子,院子里搭建有数十个房屋,房屋构建以能住人、不倒塌为标准,弄几个柱子,打几个木板,围挡起来,院子里放一大水缸,基本也就成了。

太过简易,所以速度很快。

这种建筑并不适合长期居住,但多少是可以防雨、防雪、防风。

没时间去定制个人床具,为了赶进度,工部直接便弄出土堆,堆成炕,铺上稻草,那,这就是睡觉的地方了。

朱允炆也清楚简易居所的问题,但时间不等人,若是用心营造,等到灾民到了京师,也只能在外面打地铺了。

“各地灾民入京师有多少,可将报备结果统算出来了?”

朱允炆询问道。

户部左侍郎卓敬出班,看了一眼笏板之上的数字,道:“回皇上,凤阳诸地水灾,致使十八万人受灾,各地报备入京灾民,合计有四万六千余人,已入京师灾民为五千三百余人,在长江对岸,等待接运灾民,大致一万八千余人,剩余灾民,将陆续抵达京师。”

“户部尚书黄子澄不在,那便由你来负责京师灾安置吧,不可欺辱百姓,徇私舞弊,出了问题,朕唯你是问。”

朱允炆肃然道。

“臣必用心,以安百姓。”

卓敬领旨退回。

朱允炆见再无本奏,便道:“郑赐入武英殿候着,退朝。”

武英殿。

郑赐给换了常服的朱允炆行礼,朱允炆直接询问道:“郑爱卿为我大明工部尚书,应知山石矿产分布吧,可知京师附近哪里有石灰石矿?”



趣趣阁推荐阅读: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玄武裂天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逍遥小憨婿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大乾憨婿大唐秦公子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奋斗在沙俄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唐朝好地主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明左贞观俗人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从李元芳开始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明:家妻上将军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赘婿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朕真的不务正业大文豪公子凶猛丛林战神隋唐大猛士不明不清最强之军火商人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大召荣耀曹操的痞军师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逍遥暴君隋末绝品兵王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篮坛大流氓武炼巅峰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神幻宇宙梦王橹窗着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大秦:开局人屠,杀敌就变强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时空基石我竟然穿越到了sprunki不是哥们,你收集古人啊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逃荒是不可能的大明太监秘史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三国:开局结拜关羽,专刀天选者祖宗们,时代变了穿越大唐,全靠小公主!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三国争霸之再造大汉金沟枭雄:从伙计到东三省巡阅使我的99位大佬夫人不当官了,逃荒保命要紧!开局乱世成流民,我携妹打天下靖康逆旅:系统携我定乾坤三国群美传红楼:燕王开局,截胡和亲探春原始霸主:天启之力伴我行大明:老娘,别拦着!妹子快救咱魂穿李承乾,李世民被整麻了全族扶我青云志,我赠族人朱紫袍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世态炎凉,天生我才撞南墙魅力太高也是错?曹操都成迷弟了我的AI我来养大唐:投资武则天我成了万古一帝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流放路上,从征服女帝开始称霸双经问渡风起赣南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闲话清史当兵就发十八个老婆,不要就坐牢挽天倾之南明复兴穿越我有招兵系统